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文天祥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六


  §第六章 出使元营遭扣押

  由于临安三面受围,形势十分危急,朝廷急令文天祥,放弃平江,坚守临安。

  文天祥一撤离平江,常州、平江、余杭相继失守。

  到这时文天祥明白要抵御住元军的进犯,就先要同朝廷中的投降派做斗争。必须抓住最后时机,与元军血战才能挽救危局。

  这些天来,文天祥一直回忆着从出仕到奉命回到临安的往事。他想:自己是大丈夫,就不能苟且偷生,要力挽狂澜,建树千古不朽的功业!

  临安危在旦夕,必须尽快找人商议对策。于是文天祥到六和塔下的军营中,找张世杰商议。张世杰也是主战派的领袖,他和文天祥同时响应勤王的诏令,组织义军在江苏和元军交了战,元军也深知张世杰的厉害。

  文天祥说:“现在形势紧张,但分析起来,北边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被元军控制,比如淮东一带仍有宋军在坚守阵地,福建、两广整个南方都在我们手里,没有后顾之忧,京城里勤王兵马就有三四万人,再加上城外的人就更多了,我们是有抵抗力量的。”

  “说得对,”张世杰表示赞成,“我们就在临安同伯颜决一死战,只要在这儿挡住元军,北边淮东的宋军切断他们的后路,福建、两广的军民再支援我们,整个战局就会转变。”

  “那我们联名上书朝廷,建议他们采纳我们的意见!”文天祥接着说。

  张世杰同意了,他们立刻写好奏折,送到宫中,然后各自返回驻地耐心等着。

  结果让他们失望,朝廷里投降派生怕这样做会惹恼元军,将来不好求和,因此不肯采纳。但又说不出拒绝的理由,于是右丞相陈宜中这个投降派头子,就让太皇太后下诏,说什么此事要慎重,以此搪塞过去。

  就在“战”与“和”两种意见争论之时,左丞相留梦炎,看到大局日坏,为保住性命,官也不要,偷偷逃跑了。

  右丞相陈宜中与太皇太后则忙着准备投降。他们派出一批批使者去见伯颜,先求伯颜退兵,不行,就表示愿意“称侄纳币”,也就是把两国的关系当成叔叔和侄子的关系一样,而且年年向那个“叔叔国”交钱献物,伯颜仍不同意,他们就要求称侄孙,伯颜还不同意总之,伯颜一心要灭亡南宋。

  德祐二年(1276年),大文天祥临危受命任“签书枢密院事”,开始进入军国大事的决策机构。

  他利用这一机会,又找陈宜中商议。

  “我建议把三宫(太皇太后、太后、皇帝)迁走,让福王、沂王分别驻在福建、广东。这样,我就可以在临安与元军决战,而且即使临安失守了,日后也能继续同元军周旋。”文天祥的主张非常有远见,可是陈宜中和太皇太后一心想着投降,当然不肯采纳。朝廷中乱作一团,太皇太后宣布吴坚为左丞相时,大殿里上朝的文官只有六人。投降派所关心的只是如何讨得伯颜的欢心,当使者回来说伯颜不肯接受称侄、称侄孙的条件时,他们不知所措了。太皇太后吓得直发抖,不等别人说话,就想派人去向伯颜“奉表称臣”,实际就是彻底投降。陈宜中也感到有些难堪,迟疑了一下。太皇太后马上痛哭流涕地说:“如果能保存宗庙社稷,就是称臣也没有什么关系。”

  接着朝廷便派人去伯颜大营“奉表称臣”,而且答应每年献纳银子25万两,绢25万匹,想借此保存住小朝廷。然而伯颜得寸进尺,坚持一定要把军队开到京城,而且一定要南宋丞相前来请降,并且要献上传国玉玺。

  “奉表称臣”的做法,文天祥不能容忍,就在太皇太后进称臣表的同时,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反对意见:“现在应该任命福王、沂王为临安知府,我担任副职,负责保卫京城。这样,军民见福王、沂王留在京师,就会有信心,有希望,誓死守卫保住京城。”

  这个意见太皇太后怎么能听得进去呢!文天祥只好又来到六和塔下找到张世杰。

  “现在京师的军队和能动员起来参战的百姓有20万人,我们以战为守,背城决一死战,或许还有希望。”文天祥提出自己的看法。

  张世杰早已看出朝廷没有作战决心,就对文天祥说:“你还是回江西据守,我到两淮活动,以后再争取机会反击吧”

  文天祥从张世杰那里回来,失望、忧虑,阴云笼罩在心头,一连几天愁眉不展。

  正月十三日早上,文天祥住处门前树上的喜鹊喳喳叫个不停。有人报告:杜浒带了4000人前来求见。

  杜浒是天台人,他叔叔曾做过丞相,他本人当过县令,很有侠义之气。一见文天祥,他便说:“文大人抗元救国的名声,早已传遍各地,我这次别人不找,专门找您,就是为了投奔真正抗元的人。

  我见临安危急,便召集了4000义兵,他们都是决心抗元的志士,现在到您这里,就听您指挥,誓死也要保卫大宋江山!”

  文天祥听了这话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高兴的不仅仅是得了一支4000人的军队,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人民的心愿,从而更加坚定了他抗元救国的决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