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吴三桂大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〇 | |
|
|
明朝正遭遇“三百年来未有之饥荒,父子相食”【《明清史料》首本第1本,25页。】,民不聊生,铤而走险,纷纷揭竿而起,汇入到农民战争的洪流之中。明朝被李自成、张献忠等为领袖的农民军打得焦头烂额,难以喘息;在关外,清兵咄咄逼人的进攻使它陷入深深的困境,只有勉强挣扎,却无还击之力。庞然大物的明朝内外交困,一天天垮下去,迅速走向没落,而整个形势对清政权空前有利。清谋臣们不禁欢呼:“今四方咸归,后患已绝,既无内顾之忧……试看南朝(指明)君臣将相,谁是敌手!”【《天聪朝臣工奏仪》,卷下,“陈锦请攻北京及甄别人才奏”。这些话不无自我夸耀的成分。但总的来说,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形势的明显变化。】 皇太极正确地估量了明清双方的力量,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决心打破明清在辽西的长期僵持状态,对明的新的强大进攻就从首当其冲的锦州开始。崇德五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他采取第一个步骤,就是在义州筑城,屯田,积粮饷,作为向锦州进兵的基地,然后向锦州进逼。到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清兵严密包围了锦州,“填壕毁堑,声援断绝”【《明史·丘民仰传》,卷261,6769页。】。 清兵进居义州,筑城屯田时,锦州告急,已引起明朝统治集团严重警惕,及至逐步逼锦、围锦,他们不禁感到惊慌。这时,他们才看清对方的战略意图,不仅要夺得锦州,还要谋取战略要地松山。有人指出:“松(山)城与锦(州)相隔十八里,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锦城濠栅已成,奴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困锦,实乃伺松。”【《明清史料》乙编,296页。】兵部认为,清兵此举,“是又困大凌(河)故智也”,便紧急指令蓟辽总督洪承畴“设计解围”。【《明清史料》乙编,298~299页。】 崇祯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畴奉命出山海关,驻宁远,指挥各路兵马援锦。三桂是援锦大将之一。洪承畴首先召集三桂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议破围锦之敌。然后,洪承畴亲至锦州外围军事要地松山,相度地势,察看清军态势,感到明朝兵力尚嫌不足,请求增加兵力,应达15万。十二月,经阁臣会议,崇祯批准,同意增兵。于是,增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四员战将,各率所部援锦。加上前四总兵,共为八镇总兵,合兵力10万、马4万、骡1万。还不足15万之数,朝廷又做了番努力,最大限度续增至13万而止。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国榷》,卷97,5884页。】 吴三桂作为八大镇将之一,应召率部参加援锦解围。这八员大将,“仅白广恩、马科、吴三桂敢战”【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1481页,参见《国榷》,卷97,5898页。】。论战斗力,也以三桂的辽东兵为强悍善战。他率兵2万,按自己独特的治军办法进行组织:从中选出精锐骑兵1000,以50骑为一队,共分20队,每队设一领骑官,计20名。他把这20名领骑官姓名分别书写在20只竹签上,插在自己的靴筒上,遇到紧急情况,便信手从靴筒中取出一签,呼叫某领骑官,该领骑官即统领本骑队,跟随他冲突决阵,“无往不利”。【孙旭:《平吴录》】的确,年仅29岁的吴三桂统率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称得上明兵中一支精锐的部队。难怪统帅洪承畴认定三桂与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可独当一面,其余五将只有合力,不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除唐通,其余七镇总兵各率部分路移军至松山城附近的东西石门,皆照分定营次,分别旗色,摆开阵势:在离松山南数里的地方,自南向北布列车、步、火器营,以骑兵组成两翼:在西石门,吴三桂部居左翼之首,按顺序,以下是王廷臣与杨国柱部;在东石门,曹变蛟部居右翼之首,以下则是白广恩、马科部。而王朴部居两翼之间,与右翼相连接。 围锦的清步兵已部署在锦州与松山之间的乳峰山上,占据着有利的地势,而在东西石门屯聚精骑约两万,各埋伏于周围待战,其战略意图是,伏击前头增援的明兵。 四月二十五日,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山下,东西石门处,展开了一场激战。 明七镇各挑选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山下东西两翼向山上的清兵发起进攻,山上的清军居高下击。明“兵心甚壮”,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奋勇登山进击,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帜,大批明兵勇气倍增,喊声震天,拼命冲锋,被围在锦州城内的明兵听到枪炮与呐喊声,知道援兵已到,祖大寿即挥军出城南门外,摆列营阵,与援兵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清兵的态势。当明兵抢上山与清步兵搏战时,山下埋伏的清骑兵先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居左翼的三桂等率部迎战,“鼓锐当先”,直冲十余次,“兵气强劲”,阵斩清骑兵十人,挫败了清骑兵的攻击。它原欲以精锐骑兵将明兵阵势冲垮,不料明“马步官兵拒战甚猛”,因而没有得势。在东石门,有明炮兵营,居东山险要处轰击,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进攻。【关于此役经过,详见《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1~312页。】 清兵攻击不成,便用牛车推运红衣大炮30门,从东西两面向明兵轰击,明兵炮营不甘示弱,奋力与之对射。战斗持续到傍晚,清兵被迫退却。清方承认此次战斗“失利”。 这是松山决战前的一次接触战。明七镇出动兵员约6万。又据明方报道,清骑兵2万,加上乳峰山上的步兵,总共约3万余人,但双方实际上投入的兵力并不多。故伤亡还不算严重。来自明兵前线的报告,说在阵上斩杀清兵首级只有20人,还生擒1人。明伤亡颇重,据洪承畴统计:阵亡738人,不同程度的轻重伤员793人,被击毙的马骡达657匹。【据《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1页,“蓟辽督师洪承畴揭帖”统计。清将济尔哈朗称:斩首明兵2000级,《清太宗实录》,卷55,29页。】与事实不尽相符。但明兵处于进攻一方,又是在山下“从下仰攻,最难着力”,同时还受清炮火攻击,其伤亡肯定要大于清兵。 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称颂说:“吴三桂英略独擅,两年来,以廉勇振饬辽兵,战气倍尝,此番斩获功多。”他请求给予加升一级。三桂此次斩首清兵10级,内有头目1人,居各镇第一,获战利品也不少。部下伤亡也比起其他各镇较轻,计阵亡38人,重伤38人,轻伤48人,营马被射毙较多,达134匹。比较之下,三桂战功还是显著的。【《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2页。】 松山东西石门之战,明兵以较大的代价获取小胜,并没有达到解锦州之围的目的。洪承畴意识到恶战还在后头,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12页。】 主帅洪承畴决心如此之大,可他所信赖的吴三桂竟在即将爆发的决战中当了逃兵…… 洪承畴原主“持久之策”,即“且战且守”,稳扎稳打,拖住清兵,使其欲战不能,粮饷不继,逼它“自困”,然后明兵一鼓而击败。但主管军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以旷日持久,靡费粮饷为由,力主速战速决,竟责备他出关“用师年余,费粮饷数十万,而锦围未解,内地又困”,怎能对得起皇上的信赖与朝中文武重望!【《国榷》,卷97,5898~5899页。】不仅如此,他还极力说服崇祯皇帝支持他的战略,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同时,他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出关赞画”军事,督促洪与清兵决战。承畴无奈,被迫放弃自己的方略,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正式誓师援锦,二十八日进兵,次日,抵松山城【《国榷》,卷97,5901页。】,统八镇大军倾注于松山“孤危之地”【《国榷》,卷97,5899页、5908页。】。自八月二日,洪承畴乘明兵锐气,连连发动进攻。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替。这些进攻虽然“未能奏凯”,已给清军造成重大压力,并使它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失利。【《明清史料》乙编第4本,327页。】战场形势的发展,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迫在眉睫。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