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王猛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四


  苻坚听报十分惊奇,对王猛和苻融说:“宫禁之中,绝对不可能有奸细,这个消息是怎样传出去的呢?”于是下令追查。

  追查的结果更加奇怪,都说有一个小人穿着黑衣服在街上大喊:“官今大赦!”须臾之间便无影无踪了。

  苻坚听了追查结果后长叹一声,感触良多,说:“这就是那个苍蝇吧!它的叫声不一样,我十分讨厌它。谚语讲,‘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话声音再小也有人听见,事情还没做成便有人知道,就是这个道理。”苻融听了点头赞成,王猛却陷入沉思。苍蝇真的可以变成黑衣小人吗?儒家、法学的学说中没有根据,只有佛教中才有此类附会。他不无担心,这位氏族的天王到底会不会蹈其他胡人统治者的后辙而大兴佛教呢?在他任辅佐时,绝不可让佛教、道教猖撅起来!现在,他当然不会去与苻坚、苻融兄弟争论,但心中的确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其实,官将大赦的消息也许谈不上走漏不走漏。按照封建统治的惯例,在国有喜事时一般都实行大赦,何况出了凤凰来仪的胜景?稍有历史经验的人都可以猜到,何劳苍蝇变的黑衣小人来通报?所谓黑衣小人,肯定是负责追查的官员被骗了,或者是因追查不出风源而自己瞎编出来交差罢了。用这种迷信来处理政事和国务,岂有不出乱子的?王猛对苻坚的高论大不以为然。

  从此之后,王猛对佛道之流的妄说采取了严厉打击措施,不惜用杀头的严刑以绝谬种。所以,当时前秦的几个邻国包括东晋佛教盛行,但一些所谓高僧道士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到前秦去传教。前秦乃是一片儒学的净土。

  【第六章 趁虚伐荆州】

  秦辅国将军工猛、前将军扬安、杨武将军姚苌等率众二万寇荆州,攻南乡郡;荆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军于新野。秦兵掠安阳(为汉阳误,汉阳郡汉水以北也,胡三省从《栽记》改)民万余户而还。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

  苻坚亲平匈奴叛,王猛留守镇长安;
  天生一对威猛挡,斩杀苻幼绝一患;
  趁虚杀向荆州去,一路高唱凯歌还;
  留得赫赫军威在,从此东晋不敢犯。

  自苻坚公元357 年政变登极,至366 年的9 年间,前秦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王猛抓住了这一相对和平的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让前秦出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未曾出现的太平盛世。

  这9 年的形势正合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从关外兴起的鲜卑族慕容氏政权前燕,入关后忙于扩张版图,平息叛变,与东晋几乎连年不断地对抗,战争频频。在消灭了后赵和冉魏之后,前燕的版图超过了东晋,从地盘上讲成了第一大国,但像一个虚胖的巨人,并不巩固。东晋自桓温北伐长安折羽而归之后,眼看前燕在北方兴起,咄咄逼人,成为建康(南京)的正面之敌,于是将主要矛头对准新兴的前燕,一时无力与前秦交手。此时的中国大致三足鼎立,东晋与前燕两大国的战争打得如拉锯一般,正好让相对弱小的前秦当了“渔翁”。

  在这9 年中,前秦只有平息张平叛乱和荷腾叛乱两次小战,如举手之劳,不足道耳。值得一提的倒是一次没有打起来的战争。

  公元365 年3 月,前燕帝国的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率领数万大军,一举攻克了一度为桓温所收复的故都洛阳。东晋守将沈劲战败被俘牺牲。整个中原尽归前燕。

  洛阳失陷不仅让东晋朝廷震惊不已,而且让苻坚吓了一跳。自洛阳陷落,苻坚不断得到快马报来的紧急军情。

  “燕军深入崤谷(崤山东方谷日,是通往关中的门户)!”

  “燕军到达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苻坚召集心腹大臣研究对策。

  苻坚说:“燕军此次西迸势如破竹,东晋望风披靡,洛阳守将沈劲明知城池难保而以死效国。燕国主帅慕容恪一贯用兵谨慎,但此次西征一反常态,大胆攻城掠地,毫不犹豫。现在,燕军深入崤谷,到达渑池,大有一鼓作气吞并三秦之势,如之奈何?”

  众将纷纷请战,要求率兵迎敌。

  王猛听众臣议论纷纷,一直低头沉思,默不作声。苻坚问道:“在景略看来,诸将中谁可破敌?”

  王猛答曰:“燕军势盛,无一将可破。”

  苻坚一时没弄明白,反问道:“我秦国猛将如云,邓羌、张蚝天下无敌,爱卿竟说无一将可破敌,我秦国岂无人耶?”

  王猛叩首答道:“陛下误会臣意矣。欲燕国退兵,非陛下亲征不可,非大将所能胜任也。”

  苻坚问:“多年无战,吾正欲亲征,一试弓刀,不知须带多少人马?”王猛没有正面回答苻坚,奏道:“兵者,诡道也。朝堂非言兵之所,愿与陛下密计。”

  于是,苻坚屏退左右,与王猛谋于密室。王猛说道:“依臣所见,慕容恪此次西伐,无意图秦也。所以纵兵犯境,乃是一种试探和威慑,目的是牵制我国,防我东出。若我出关,便与晋军形成犄角之势,燕军便会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那么,”苻坚问道,“既然燕军不足为虑,为何让吾亲征?”

  王猛道:“燕军人关虽为试探,但我若毫无反应,势必顺手牵羊,趁虚而入,夺我城池,掠我人口。我若只作一般反应,派一将率兵应战,燕军胜则长志气,败则无伤大旨,不足以对其造成威慑。陛下亲征,表示我国作出了最强烈最高级别的反应,燕军认为我已作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决不敢轻举妄动。陛下只须率一万人马,驻防陕城(河南三门峡市西),多张旌旗号角,号称十万大军,部队多作佯动,让敌军看到尘土飞扬、旌旗蔽日,听到号角连天,喊杀不绝。不出一月,燕军自然退矣。此乃以威慑对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苻坚连连称善,但仍有一点疑虑:“燕军主帅慕容恪一贯谨慎,此次出人意外地果敢坚决,他能上当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