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小说 > 同治皇帝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四〇 | |
|
|
肃顺急忙上前奏道:“皇上命里派人监视恭亲王在河北遵化慕陵的行踪,那人已经送密札说恭亲王对皇上有怨恨之心,言谈之中不时流露对皇上的不恭不敬。” 咸丰素知肃顺与奕䜣不和,听到肃顺的奏报,仍装作不关心的样子说:“何以见得?朕与恭王虽然为了慕东陵之事有一些小小误会,但必定是手足情,决不允许他人无中生有挑拨我兄弟关系不睦。” 肃顺知道皇上口里这么讲,心中实际想了解奕䜣对自己的态度,急忙跪下奏道:“请皇上明鉴,肃顺再大胆也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这里有一首恭亲王亲笔所写的诗,请皇上过目。” 咸丰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起程感赋 愁云浮田野,暗淡众山昏; 飒飒秋风起,潇潇暮雨繁。 凄凉悲忌日,节序近中无; 欲报如天德,终衔鞠育思。 此外,还有一些奕䜣日常行为的记载。咸丰粗粗看了一遍,对肃顺的奏报也相信几分。奕䜣怎能不对他有所积怨呢?为了奕䜣生母康慈皇太后的封号,咸丰故意为难他。在康慈皇太后死去,咸丰又不准许她与道光皇上合葬,甚至不准许康慈皇太后葬在慕陵旁边。为此,奕䜣下跪恳求,皇族中许多亲王出面调停,咸丰才勉强让康慈皇太后葬在道光皇帝的慕陵东边。谁想到去年又发生了一件令咸丰惊恐不安的事,那就是慕陵发生倾斜的事。 起初,咸丰相信肃顺的话,认为是康慈皇太后的慕东陵阻断了慕陵的风水引起的慕陵倾斜。后来,派遣了一个皇家考察团去河北遵化实地考察,同去的风水先生们众说不一,争执了许久也没有定论。恰在这里,有一个洋人考察队在河北勘探矿藏,奕䜣便请他们顺便帮助考察一下,最后认定慕陵倾斜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施工偷工减料,造成质量不过关;其二是修建慕陵时由于勘探不准确,有地下水从陵旁经过,再加上地基不牢,因而发生倾斜现象。 多方面的奏报材料放在咸丰面前,他一时也没有主意,经过属下众多大臣议定,认为洋人的说法比较合理。咸丰在这事上还算开明,也承认了洋人的意见。 尽管如此,奕䜣也是有责任的,慕陵的督导人桂良是奕折推荐的,奕䜣也曾四次亲临施工现场督察这事。如今出了这等大事,从哪个方面说也难脱干系。因此,咸丰一道御旨削去奕䜣所有职务,仅仅保留封号,带罪到河北遵化重新修造慕陵,如果再有半点差错必当削去亲王封号,并送去宗人府严议。幸亏桂良乖巧,在事发前到山东一带负责督导剿捻去了,这才勉强没有受罚。奕䜣为了整修慕陵,失去了重权不说,来到河北遵化山野田原之中,整日与木石陵寝为伴,这对于一位久居王府的亲王形同流放,偶尔发出几句埋怨的话语也在情理之中。不想这些话语全被肃顺派去监视奕䜣的人—一记录下来。 咸丰看过肃顺的奏报沉默不语。肃顺一时也摸不透皇上的心思,试探着问道:“如果皇上不信,就把这些材料全部毁掉吧,以免恭亲王回来对臣等不利?” 咸丰答非所问地说:“慕陵整修工程进展如何?” “回皇上,进展很快,慕陵快要完工了。” 咸丰点点头,“那就传下旨意,让奕䜣修筑慢一些,要保住质量,不可只图快而发生以前的事,就是慕陵修建完毕,也让恭亲王在河北多呆一些日子,观察施工后有无什么异样的变化。” 肃顺一听这话心中高兴,说明自己的这份奏报起了作用,只要奕䜣不进京,整个朝中大权就是自己一把揽,他醇亲王奕䜣大学士柏葰等人就只能干瞪眼,奈何不了他肃顺。 咸丰见与肃顺同来的还有军机大臣。怡亲王载垣和吏部尚书陈孚恩,又问道:“朕命你们议定耆英在天津和谈中所犯罪状,尔等是如何议定的?” 陈孚恩回奏道:“几位大人议定耆英所犯罪过对我朝危害太大,实在罪不可恕,理应处死。但念他是两朝重臣,又曾深人洋人舰艇冒死签订了《江宁条约》,可以减缓,以绞监候较为合适,最后还是由皇上一人裁决。” 咸丰嗯了一声,又问肃顺道:“肃中堂以为处何刑最合适呢?” “臣以为耆英罪不可饶,他虽是两朝重臣却依老卖老,明知和谈不应先泄露谈判机密,却又有意向洋人泄密。和谈关键时刻不辞而别多日造成恶劣影响,直接影响和谈内容,致使和谈于我方不利。再次——” 肃顺说着,又偷眼瞟咸丰的表情,才又慢慢说道:“耆英和柏葰恭亲王等人私交太密,拉帮结派离心朝中大臣。从这几点看,应早早将耆英斩首示众,也可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怡亲王意下如何?”咸丰转向载垣。 怡亲王载垣谨慎地说道:“耆英罪当处死,但念及他是两朝老臣,又备受先皇宠信,若处死他是对先皇不敬。以臣之见,不如赐他自裁。” 无论怎么死,都是将耆英处死,只不过赐死的名义好听一些罢了。人都死了,何必再计较太多呢?咸丰点点头,同意把耆英赐死,既达到除死他的目的,又打击了和奕䜣结交甚厚的一班老臣。 肃顺听说皇上决定赐死耆英,心中一阵轻松,又一个对手倒下了。正在高兴之际,又听咸丰问道:“耆英赐死,那么他负责签订的《天津条约》是否承认呢?” 肃顺知道皇上当然希望废除这《天津条约》,因为咸丰最害怕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他曾在先皇道光爷崩驾前执住父皇的手,答应自己决不签署任何卖国条约,曾信誓旦旦说:竭尽全力也要收回父皇签订的《江宁条约》。谁想到父皇刚刚宾天几年他又重走了父皇的老路,在了解内情的大臣面前,咸丰的情面实在过不去,因此他想废除那《天津条约》。 肃顺却逆着咸丰的心意说道:“皇上,耆英赐死是罪有应得,而这《天津条约》却不能废除。” 咸丰一怔,“何以见得?” “我大清朝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签订一系列有损我朝的条约,是因为西洋人船坚炮利,我们兵器落后打不过他们。如果皇上一怒之下废除了刚刚同洋人签订的这《天津条约》,洋人必定恼我大清朝文明国度、礼仪之邦不讲信用,出尔反尔。若再加派炮舰到来,北京可危。到那时,我们再同洋人提出谈判,他们一定变本加厉地向我朝索取更多的利益,只怕要超过《天京条约》多少倍呢?请皇上三思!” 咸丰刚才还鼓鼓的劲,一听肃顺这么一讲,气全消了,十分悲伤地看着御案上肃顺递来的有关奕䜣对自己怨愤的奏报和那《天津条约》的副本,实在觉得窝囊,身为一国之主,对自己兄弟作福作威,而对洋人怎么如此狗熊呢?他无力地向肃顺、陈孚思及载垣挥挥手,示意他们下去,自己要冷静考虑考虑这对策。 为多年来,咸丰第一次感觉到作为一个皇帝的难处。自己为皇子时看见父皇高高在上,十分仰慕,梦想有一天自己能登上那九五之尊,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谁知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才明白皇上并不是万能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知做皇帝这么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咸丰无力地歪依在龙椅上睡着了。 小太监刘海成终于来找安德海。 他刚走进储秀宫,迎面碰到安德海向外走。安德海一见是刘海成,高兴了。 “刘兄弟,来找我吧?” 刘海成点点头,“安大哥,小弟早就想来找你了,一直没有空,那边管得也紧,不允许随便外出,像你们多自在。” “今天怎么有空外出的?那些守门的将士没有拦你?” “唉,一言难尽!” 安德海一见有机可乘,一把拉住刘海成的手说:“刘兄弟,走,喝酒去,兄弟早就想和你在一起畅饮几杯了,可一直没机会,今天终于开怀畅饮了。” 刘海成迟疑了,“安大哥,我还要回去呢,如果皇上找不到我又会骂的。” “皇上不在畅音阁?” “刚刚被皇后娘娘训了一顿,到养心殿会见军机大臣了,我闲着没事,才找个借口溜出来的,等皇上会见完大臣,还要服侍皇上回畅音阁呢?” 安德海又热情地邀请说:“那我们俩就少饮几杯,就在这储秀宫膳事房,保证不耽误你的事。” 刘海成见安德海说得如此热情,只好答应了。 “今天少饮几杯,等有时间再好好喝吧。” 二人来到储秀宫膳事房,点了八道菜,每一道菜都令刘海成直咂舌:“安大哥太破费了,让小弟十分不安。” “刘兄弟不必客气,我安德海就是这个脾气,好交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更不在乎几个钱了。特别是做咱这号人的,存钱干什么,还不知活到哪一天呢?来,咱干!” 安德海的几句话打开了刘海成的话匣子:“安大哥说得对,做咱号人的,小命不如一只蚂蚁,人常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对朝中大臣,而咱们这些人,侍君如侍饿虎。”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