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司马迁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三 | |
|
|
我们考证司马迁此次游历的路线,大概是南出汉中,然后经巴郡、蜀郡到沈犁郡,再到越雟郡,最远到了昆明。巴郡、蜀郡这些地方在汉朝的控制下,各方面都起了变化,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汉朝先进文化的传入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很大,西南人民从汉族人民那里学到了不少工艺技术:汉人陶瓷、制绢、制玉等工艺让西南人民叹为观止。其实何止当时的西南人民呢?现代的人们不也常为汉朝文物中那精湛的工艺品,那惟妙惟肖的雕刻、绘画,那精美绝伦的绢帛等等而感叹不已吗?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的帛画、绢衣,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等等,哪一样不使得现代人眼花缭乱?当然,交流总是相互的,汉族人民自然也吸取了不少西南人民的长处。司马迁出使到这里的时候,应当感受到的是秩序井然的景象。让我们想想看吧!西南地区既然同其他地区一样是汉朝的臣民了,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往肯定是日益频繁,各种装束的人们操着不同的语言共同繁荣着整个西南地区,使得西南诸地各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这一切,司马迁应当是感到很欣慰的了,当然,这也是一个收集西南各地政治文化、风土人情的机会,司马迁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然后,司马迁往云南昆明地区进发。 还是在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的时候,大夏国的集市上就有巴蜀的布匹、邛地的竹杖等物品流通,张骞十分奇怪,要知道大夏国距汉朝有一万多里,路途那么遥远且不畅通,西南地区的物品怎么能在大夏国出现呢?于是他向大夏国的人请教,人们告诉他,大夏国的东南方向有一个身毒国,这些物品就是大夏国的人历经数千里的路程,从身毒国那里弄来的。张骞更奇怪了,忙追问身毒国的情况,大夏国的人将所知道的见闻都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身毒国在靠近大海的地方,那里的气候湿热,风俗大体上跟大夏国差不多。那里的人以大象为坐骑,连作战的时候都是坐在大象上打的。 张骞对此感到很振奋,他想,大夏国和汉朝的交往一向有道路上的阻隔,汉朝使者出使到大夏国,要经过匈奴的地带或者是羌人的国土,障碍重重,匈奴一向与汉朝为敌,羌地又十分险要,且对汉使不友好。现在既然有这么一个身毒国,联系着大夏国和蜀地,那么从蜀、邛等西南地区越过身毒国就可以到大夏国了,多便利啊!他回去以后把这一情况禀报了汉武帝,汉武帝于是派了使者从西南地区出发,前往身毒国。一行人到达云南昆明以后,遇上了当地的土匪,钱财被抢了,命也丢了,最终没能打通从西夷到达大夏国的道路。 司马迁出使蜀滇的时候,云南一带还没有归顺汉朝,对汉使依旧没什么好感,司马迁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他在云南可能并没有停留多久,历史上也只有他曾经到过昆明的记载,但沿途留下有关他的传说却不少。比如《云南通志》中就说司马迁曾经到过西洱河,“汉元封间,郎中司马迁到此观西洱河”;《滇云历年传》中记载:“司马迁立讲堂于叶榆(大理),为滇云讲学之始。”说是司马迁不仅到过大理,而且还在那里设堂讲学,开滇云讲学之风,如此等等。 公元前110年冬,司马迁完成出使任务,离开了蜀滇地区,去向汉武帝复命。 司马迁的这次出使,不仅对加强汉朝跟蜀滇地区的联系、保持彼此间的友好关系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对他补充上次漫游中收集到的资料的不足、观察蜀滇各地的民俗民风大有帮助。到现在为止,司马迁几乎已经将全国游了一个遍,尤其是中国东南、西北、中原和西南各地的风俗文化、历史传说,司马迁都已经相当熟悉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