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一页    下一页
五六


  然而,林丹汗的种种努力终归流于徒劳。一是后金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使林丹汗不得逞志于东北,而且后金竞相发展,限制或抵消了察哈尔的影响;二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生活游动不定,他们时聚时散,或分或离。各部蒙古在一切方面也不尽相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自然状况很难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蒙古各部封建主出于自身的利益都不支持林丹汗统一蒙古。因为林丹汗搞统一,必然使他们处于察哈尔的统治之下,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根本利益的丧失。特别是在武力统一过程中,林丹汗到处“兴兵攻掠”,“服从者收之,拒敌者被杀”【《皇朝开国方略》,卷11。】,大肆进行屠杀和掠夺,逼得一些部落到处奔逃。林丹汗对被征服的各部实行残暴的统治,更增加了蒙古各部同察哈尔的离心力。林丹汗“昏于酒色”【《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卷3,“西人封贡”。】,对各部索求无厌。

  科尔沁部首领土谢图额驸有一匹名马,叫“杭爱”,林丹汗只用一胄强行把马换去,土谢图敢怒不敢言。林丹汗又用一胄送到阿禄部落,向首领济农要马一千匹。济农说:“岂有一胄换一千匹马?这简直是想挑起争端来侵犯我!”为了避免战祸,济农忍气吞声白白给马五百匹。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有一只鹰,善捕飞鸟,林丹汗又派人索取。卓礼克图亲王想不给,土谢图劝他给了林丹汗【《清太宗实录》,卷30,16~17页。】。林丹汗“有宋康武乙之暴”【《圣武记》,卷3,“国朝绥服蒙古记一”。】,“如此贪横,人心安得而服耶?”【《清太宗实录》,卷30,16~17页。】因而激起各部蒙古封建主对林丹汗的极大愤恨。他们纷纷投向后金国,求得庇护。

  后金的迅速发展,和它对投向后金的蒙古封建主实行的保护政策,引起林丹汗的恐惧与嫉恨。天命四年(1619年)十月二十二日,林丹汗向后金遣使,致书努尔哈赤,公开发出军事威胁:

  蒙古国统四十万众英主青吉思汗(即元朝始祖成吉思汗之号),谕问水滨三万人英主安否?大明于吾两国乃仇雠(仇)也。吾闻自戊午年(天命三年,1618年)来大明始受兵于汝国,今夏我已亲往广宁,招抚其城,取其贡赋,倘汝兵往图之,吾将不利于汝。吾两人原无交恶,若吾所服之城为汝所得,吾名安在?设不从吾言,两人之是非,穹苍鉴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8页。】

  蒙古地方有四十万人是个传统的概念数字,泛指整个蒙古而言。林丹汗自称是“四十万众英主”,表示他是大漠南北蒙古的统治者【贾敬颜、洪俊:《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三期。】。他嘲笑只拥有“三万人”众的努尔哈赤,无所顾忌地发出军事威胁,不准他取广宁城。努尔哈赤向他的臣属公布了这封信,引起群情激愤,有的请求杀掉来使,有的请求割掉来使的鼻子放回去。努尔哈赤说:“你们发怒诚然是对的,我也很生气。但此事与来使无关,是派他来的那个人的罪过。”他决定扣留使者,过一段时间放他回去,再答复林丹汗的挑衅。

  天命五年(1621年)正月十七日,努尔哈赤致书林丹汗,书曰:

  阅来书,汝为四十万蒙古主,吾为水滨三万人主。何故恃其众以骄吾国乎?闻昔大明洪武取大都(北京)时,四十万蒙古摧折几尽,奔逃者仅有六万,不尽属汝,俄里都施一万,专拙土默特一万,阿孙特雍寿布胯喇沁一万,此三万之众据汝之右,任意纵横,于汝无与。即左三万之众果尽属于汝耶?三万且不足,乃以昔日之陈言自哆为四十万,而鄙吾国止三万人乎?天地岂不知之?然吾国虽小,不似汝之众;吾力虽绵,不似汝之强,但得天地垂佑,哈达、辉发、兀喇、夜黑、暨大明国抚顺、清河、开原、铁岭等八处俱为我有。……想大明未受吾兵时,汝初与搆兵,弃盔甲、驼马,空身败北;再与搆兵,革根歹青之蝦并十余人被斩于阵中,一无所获而回,不知二次所得者何处人畜?所尅者何处名城?所败者何处大兵?独不思大明赏汝从来未有如此之厚,今不过以我威势逼临,杀其男子,遗其妇女,大明畏我,故以利诱汝非与?大明、朝鲜,异国也,言虽殊,因衣冠相类,二国遂结为同心。尔我异国也,言虽殊,而服发亦相类。汝果有知识者,来书当云:皇兄征吾旧日之仇国,蒙天垂佑,破其城,败其众,同心协力,共图有隙之大明。如此不亦善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9~10页。】

  努尔哈赤毫不留情地狠狠奚落了林丹汗一顿,大揭其短处,从其祖宗被赶出北京,直到他几次失败,嘲笑他吹牛吓唬人,讽刺他忘记祖宗被逐的耻辱,贪财好货,受明朝利用。当时,明朝为了对抗后金,“思用东部插汗小王子(即林丹汗)欲以敌大清”【魏源:《圣武记》,卷3,“绥服蒙古记一”。】,每年送给赏金八万一千两,企图收买他为明朝效力。林丹汗则利用明朝这一政策,每每“扬言助中国,邀索无厌”【《明史》,卷327,“鞑靼传”。】,达不到目的,就动干戈,不断侵袭内地,明朝拿他也没有办法。努尔哈赤讲的是实际情况,摆清利害关系,还是希望林丹汗和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们的仇国——明朝。

  努尔哈赤这一揭露,使林丹汗恼羞成怒,他马上报复后金,逮捕使者,囚禁起来。努尔哈赤不惧怕林丹汗的威胁,于天命七年发兵攻克广宁,而林丹汗慑于后金的强大,不敢与之争锋。是时,努尔哈赤正全力巩固和经营所占领的辽东地区,避免同林丹汗交战。他采取笼络蒙古的政策,来分化瓦解林丹汗的势力。他先后同科尔沁、扎鲁特、喀尔喀等建立了友好关系,“刑白马乌牛”,举行盟誓,实际上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这使林丹汗的势力在蒙古中受到了孤立。天命十年,他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兵赶来援助,还没交战,林丹汗就连夜拔营而逃。这表明林丹汗已经由盛转衰,无力与后金抗衡。太宗即位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三次用兵察哈尔,终使林丹汗败亡。

  二、三征林丹汗

  清太宗清楚地看到,察哈尔林丹汗是他在蒙古方面遇到的一个主要劲敌,只有把林丹汗打下去,整个漠南蒙古才能俯首听命。因此他继续推行分化瓦解察哈尔的政策,利用蒙古各部封建主对林丹汗的强烈不满情绪,逐个地把他们拉到自己一边,结成针对察哈尔的军事同盟,而在军事上则采取比他父亲更大胆更果断的步骤,予以狠狠地打击。

  天聪元年正月,清太宗即位才几个月,他一听到林丹汗兴兵攻打喀尔喀诸部的消息,马上抓住这个时机,向奈曼部衮出斯巴图鲁、敖汉部琐诺木杜棱、塞臣卓礼克图等首领发出信件,要求建立友好关系,还要他们把他的信件传给克什克腾诸部,以扩大影响【《皇朝开国方略》,卷11。】。奈曼、敖汉终“因察哈尔不道,来求圣主福庇”【《皇朝开国方略》,卷11。】,于七月间,率众归附后金,太宗给予热烈欢迎,隆重接待。随着形势的发展,归附者日见增多,连林丹汗属下的重要人物也不断投向后金。这使林丹汗进一步陷入孤立。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各部封建主为反抗林丹汗的统治而联合起来进行斗争的趋势也进一步发展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