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四四 | |
|
|
和谈中断了将近两年。到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太宗主动给袁崇焕写信,提出恢复和谈,他在信中就征朝鲜的事作了解释,希望不要因为朝鲜问题而误了两国大事。为表示诚意,太宗作了一个重大让步:去掉天聪年号,奉明朝为正朔,只书写“己巳年”(即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 到了四月,袁崇焕才复信,信写得极简单,不提议和的条件,只含糊地声称:和也有“道”,“非一言可定也”【《满洲秘档》,“袁崇焕复议和书”。】。太宗马上回信,说明和好之“道”的四项条件。(一)令满汉人因战乱离散的,应归于一处合居;(二)划定国界,明以大凌河为界,后金以三岔河为界;(三)明朝给铸大金国汗印;(四)明朝纳讲和礼物数目可以重新考虑。太宗派了一个叫白喇嘛和另外几个人持书前往宁远,去了很长时间,不见回来。听明朝逃来的人说,白喇嘛等已被扣留。太宗于六月间连续两次写信,要求袁崇焕迅速放人,以七月五日为限,如不见人回来,便认定袁有意扣留。果然,到限期前,白喇嘛等回到沈阳,还带来袁的两封信。其中一封谈到,原辽东人逃到辽西,其先人坟墓均在你占的一方土地上,他们能不思念吗?你的想法脱离实际,我不敢向朝廷报告。礼物事,只要修好,可以答应你的要求,至于铸印封典,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下来的。另一封信只是解释使者迟归的原因,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这两封信使太宗很气愤,他立即答复,就辽东人坟墓事,斥责袁的本意仍在图谋夺取辽东,坚决予以拒绝。更使他恼火的是,二三年来,他给袁崇焕及明朝的信件,提出的和谈条件,袁都没有向朝廷报告,使他始终不得派使臣去北京面谒明朝皇帝。他写道:你这种做法,“较大辽之欺金,殆有甚焉。”最后,他强硬地表示:事情既然如此,“我岂能强令和好乎?”【《满洲秘档》,“太宗再答袁崇焕书”。】 袁崇焕复信,答复说:“你如诚心,我岂能骗人?你如实心,我岂能虚伪?一代兴亡,都是天意所定,岂能欺骗虚伪所为?但是,十年争战(按:1619年萨尔浒战役到1629年正好是十年。),今天想一朝解决,即使能力再大,也非三四人所能决定,又非三两句话就能结束。总之,都取决于皇上明断罢了。”【《满洲秘档》,“袁崇焕再复书”。】谈了这么久的和平,结果又都推到朝廷方面去了。 这也难怪袁崇焕。起初,他主持议和并没有报告朝廷。他的本意,是以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不久,他将议和的事奏报朝廷,熹宗曾表示同意。但很多朝臣反对议和,认为是重蹈宋金议和的覆辙。因此熹宗又改变主意,屡次下达旨意,不准议和。说:“边疆以防御为正,款事不可轻议。”【《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袁则坚持议和,反复说明他的策略。当太宗进兵朝鲜,群臣纷纷弹劾袁崇焕,说后金敢于入侵朝鲜,是“和议所致”。袁不服,上书辩解:“关外四城虽延袤二百里,北负山,南阻海,广四十里尔。今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地隘人稠,安得所食?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城必不已。业移商民广开屯种,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退,是弃垂成立功也。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明史》,卷259,“袁崇焕传”。】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袁崇焕议和的真实意图。经此辩解,熹宗表示谅解。不难看出,从明朝方面来说,议和一开始,就毫无诚意可言,它对后金所提议和条件,一是敷衍,二是拖延。凡太宗的信件都被袁扣压,不上奏朝廷。因为不是真和,也就没有必要把对方的要求转报朝廷。 崇祯即位后,袁崇焕提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之说”的战略【《明史》,卷259,“袁崇焕传”。】。议和作为一种策略,崇祯并不反对。他说:“朕思讲和不过是羁縻之术,质不是长策,如须要严兵固守,不然就与他战。”【《明清史料》,甲编。】一句话,议和是明朝对后金战守的一种辅助手段。后来,崇祯连这个策略手段也不要了,指示:“逆奴罪在必歼,屡谕严拒,不许接递片字。”【《明清史料》,甲编。】极力反对议和。 从后金方面来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毫无诚意议和。经过群臣讨论,太宗认识到,和谈对后金有利,它不只是个权宜之计,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他要通过和谈,稳定局势,取得足够的时间,来巩固和积蓄自己的力量。如达成协议,从明朝获取大量物资财富,就会有助于增强后金的国力,一旦时机成熟,他便撕毁协议,兴兵伐明,一举成功。这就是以和谈的手段来达到“自固”的战略目标。因此太宗和谈的心情尤为迫切,也显得心诚意坚。为了诱使明朝上钩,他一再让步,明确表示,他可以去天聪年号,奉明朝为正朔,接受封典,讲和礼物从减,等等。他只坚持一个条件,即保留他的辽东地盘,余无他求。 但是,明朝不是北宋,它始终以宋金议和为戒,决不上太宗的当。结果,谈了三年,双方信使往来十余次,信件交换频繁,毫无点滴进展。尽管如此,太宗一直把和谈当作一面旗帜高举着,一面进行战争,一面要求明朝与他和谈。明朝越是不理睬,他越是高唱和谈,表明他伐明是不得已之举,以争取政治上主动,取得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自袁崇焕死后,崇祯下令,有敢言和者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谈论议和的事。到了崇祯末期,明朝亡在旦夕,他们才不得不找上门去,要求与清议和,但为时已晚。清朝的力量已变得空前强大,它无须在一个行将崩溃的政权身上多费唇舌。 3.4,朝鲜结盟 一、“兄弟”之盟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自古就结成了极为友好的关系。数千年间,不管两国的历代王朝如何更迭,都不曾改变彼此间的联系,加上两国山水贯通,这种天然的与历史的渊源,就使两国真正成为唇齿相依的兄弟之邦。明朝建立后,李氏朝鲜同中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万历年间,中朝联合作战,才制止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此役发生在壬辰年(1592年),故史称壬辰战争。从此这两个国家更加友好,更加亲近。可以说,在努尔哈赤起兵前后,中朝间不存在任何争端问题。 到了明中叶以后,建州女真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一方强大的割据势力,同明朝展开了频繁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处在后金与明朝两强之间的朝鲜,十分为难。由于朝鲜与明朝长期交好,同时它也受到了努尔哈赤的一些骚扰,所以朝鲜在明与后金的斗争中,坚定不移地站到明朝一边。它完全赞成和执行明对后金的一系列政策,还从军事、经济上给明朝以力所能及的支持。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三年,1619年),明朝发动四路大军进攻后金,朝鲜派兵前往助战。明朝惨败,全部朝鲜兵包括它的都元帅姜弘立等将官都投降了后金。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