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小说 > 女人慈禧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一二


  卷六 遗命:女人勿干政

  1

  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皇帝亲政,慈禧太后本应移居慈宁宫。可是,这位自视甚高的狂妄女人,却偏偏选中了乾隆皇帝精心营造又一直没有居住的宁寿宫。

  宁寿宫宫区,坐落在紫禁城东北部迤南一带。

  明代的时候,这一片地区比较空旷,只建有几座供太后太妃养老的宫殿:一号殿、仁寿宫、哕鸾宫、喈凤宫。明代把这里作为太后生活的宫区,与清代不同,清代是将紫禁城西北部迤南一带,从英华殿到寿安宫、寿康宫到慈宁宫,作为太后生活的宫区。

  明代先后居住在这里的太后太妃,较著名的有:成化年间的周太后,天启年间的郑太妃(万历宠妃)、李选侍(光宗宠妃),崇祯末年的懿安皇后张氏(天启皇后)。

  清代的宁寿宫宫区,是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初建的,乾隆三十七年增建修葺,四年后的四十一年最后落成,到光绪年间时,又予以重修。

  康熙皇帝修建宁寿宫的动机,主要是为皇太后(顺治孝惠皇后)颐养天年。

  乾隆皇帝增建宁寿宫的动机,则是为自己年老归政后,辟出一个养老的地方,供自己养老之用。不过,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以后,他并没有移住到这宁寿宫来。

  光绪年间,清廷对宁寿宫进行大规模的增建、修饰,完全是为了让慈禧太后入住。慈禧太后在晚年的时候,就看上了这里,并一直居住在这里,前后达十九年之久。

  从明代到清代,皇帝、皇后和太后们,都认为这一带是一块福地,是宫中颐养天年的理想之所。

  宁寿宫宫区的面积很大,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皇极门内的皇极殿和宁寿宫;

  二是养性门内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等处;

  三是西路的宁寿宫花园;

  四是东路的畅音阁一带。

  乾隆做太上皇以后,为什么一直没有入住他自己选定的养老之所宁寿宫?

  实际上,不是他有意改变了主意,不想入住这福寿之地的宁寿宫,而是自己推迟了入住宁寿宫的计划。乾隆皇帝在八十五岁退位为太上皇以后,身体很健康,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退休,他觉得自己身体依旧很硬朗,国家还需要他继续在养心殿中主持朝政。

  他说:

  寿跻八十开五,精神康健,不至倦勤,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属国,实皆不愿朕即归政。……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理?仍当躬亲指教。

  这意思是说,归政跟不归政,都是一样的。

  廷朝的大臣们都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立即明白了太上皇的真实意图,于是乎,大臣们纷纷联名上奏请愿,请求皇帝,一定要等到百岁之时,再正式归政于新皇帝。

  乾隆皇帝想:等到自己接近一百岁的时候,再完全从政务中脱身出来,过悠闲的生活。到那个时候,再搬进养老之所的宁寿宫。

  乾隆皇帝谢世以后的一百年间,宁寿宫一直无人入住。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座修缮一新的福寿宫殿,是宫中专门为太上皇准备的。

  最为重要的是,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理所当然地认为,大清王朝会延续千百年。乾隆皇帝特地在谕旨中说:若为大清亿万斯年,我子孙仰膺天眷,亦能如朕之享图日久,寿届期颐,则宁寿宫仍作太上皇之居。

  乾隆皇帝喜爱宁寿宫,特地为将来的宁寿宫主人,设立了很高的门槛,试想想,这样的门槛,有谁敢入住?又有谁能够入住?从乾隆皇帝之后的百年间,没有哪一位皇帝能获得这种资格,也没有哪一个皇帝敢于入住这里。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光绪皇帝载湉亲政,目空一切、又目中无人的慈禧太后,本应移居慈宁宫养老,可她偏偏选中了这令皇帝们高山仰止的宁寿宫。

  在这以后的漫长时光之中,慈禧太后就生活于斯,享乐于斯。

  在同治年间和光绪初年,步入老年的慈禧太后,经常在宁寿宫中听戏,特别是在为自己庆寿和宫廷年节的美好日子里,她日以继夜地享受生活,听书听戏,乐此不疲。

  移住宁寿宫以后,慈禧为了隆重地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特地从府库之中,拨银六十万两,大规模地修饰宁寿宫。

  慈禧太后步入晚年,其在宫内的住所,就是这宁静祥和的宁寿宫内的乐寿堂,偶尔还会住在紫禁城西边的中南海和被称为皇帝夏宫的御园颐和园。

  慈禧太后居住在宁寿宫时,她最宠爱的大总管太监李莲英住在皇极殿西庑,二总管崔玉贵住在东庑。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十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

  准备数月之久的大型祝寿庆典,持续近十天。十月五日,清室在皇极殿中举行了盛大的庆寿筵宴,盛年的光绪皇帝身穿龙袍,率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前往皇极殿欢宴。

  寿筵席上,光绪皇帝亲自手捧盛满美酒的酒爵,恭恭敬敬地为慈禧太后敬酒。太后容光焕发,看着身材修长的成年皇帝拜倒在自己的脚下,心中感到无限的快慰。

  第二天,兴致勃勃的慈禧太后再摆筵宴,盛装的隆裕皇后率领五彩缤纷的嫔妃、公主、福晋、命妇们,鱼贯前往皇极殿欢宴,庆祝太后万寿。隆裕皇后也像光绪皇帝一样,毕恭毕敬地向皮肤白晰、光彩夺目的威严太后进爵上寿。

  第十日当天,在皇极殿举行隆重的寿典仪式:王公大臣们伫立在宁寿门阶下,光绪皇帝候立在宁寿门外。

  慈禧太后隆重地在皇极殿大殿升座,诚惶诚恐的光绪皇帝捧着祝寿表文,恭敬地步行进入宁寿门,将表文授给内侍。然后,光绪皇帝恭敬地退回宁寿门外,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礼。

  第十二日,皇极殿又大设宴席,光绪皇帝率近支王公,在宴席之上,为尊贵的慈禧太后献舞。

  第十三日,余兴未尽的慈禧太后再设宴席,隆裕皇后率上述女眷们,在宴席上恭敬地为太后献舞。

  走进养性门,是一座与皇宫西侧皇帝临政的养心殿形制基本相同的宫殿,这就是养性殿。这是乾隆皇帝精心建造的宫殿,目的是想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活之后,在一座大体相同的宫殿之中,继续过那种他心仪的君主生活。

  养性殿的形制与养心殿相同,它的暖阁别室的名称也略同于养心殿。

  养性殿东暖阁临窗的地方,也称作明窗,有对联一副:蜃窗日暖兰喷雾,鸡树风轻玉蔼春。东暖阁后边的一处宫室,也叫做随安室;但西暖阁的西室,并没有沿用三希堂之名,而是称之为墨云室,这里存放着珍贵的南唐李廷珪古墨。墨云室的北边一处宫室,称为长春书屋,与养心殿相同。

  慈禧太后在宁寿宫居住了近二十年时间,养性殿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

  慈禧太后的寝宫,是养性殿后面的乐寿堂,每天的两膳,却是在养性殿进御。

  慈禧太后每天两次进膳,早膳开在上午十点前后,晚膳是在下午五点。在这两餐之外,还有两次不定期的加餐,这样,她一天之中,前后吃四次饭。

  慈禧太后饮食之奢侈,花样之繁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这也是晚清宫廷之中最大的一项消费内容之一。每天数百个品类的美味,花样繁多,一一端上御桌。清室专门为她一人准备膳食的寿膳房,就多达三百余人,这些人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条不紊;一百多个热火朝天的炉灶,每天为她鼓吹燃烧,每个灶由三人分工掌炊。御膳项目上,分为五局: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百和局。

  提供御膳的寿膳房,位于宁寿门的东庑和南庑。

  慈禧太后当年在储秀宫居住时,进膳地点是储秀宫与翊坤宫之间的体和殿,而寿膳房依然设在宁寿门,原因是精于厨艺的一流厨师,并不是太监,宫廷之中又是女主当家,讲究吃、穿的太后,女官、侍女和女眷众多,如此规模盛大的膳房,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移到内廷提供御膳的。

  慈禧太后每天膳食的制作、传送、摆放、进膳以及周围女官、宫女和内侍人员的服侍,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矩和严厉的惩罚措施。

  最值得一提的是,进膳之时,有一条不成文的宫中规矩:她爱吃的每道菜,最多吃三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个人的饮食喜好,以防别有用心之人猜中她的心思,从中做手脚;二是预防菜食中有毒,以免危及其生命。

  慈禧太后还曾在她极喜欢的养性殿,接见外国使臣及他们的夫人。

  乐寿堂坐落在养性殿后面,本来是当年乾隆皇帝归政之后自己用于养老的寝宫。乾隆皇帝很喜欢这处幽静之所,曾经在寝宫内题写了这样的一幅联语:

  东间联为:亭台总是长生镜,鹤鹿皆成不老仙。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