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清照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〇 | |
|
|
她呼吁最高统治者以在敌人蹂躏下的广大沦陷区人民为念,鼓起勇气,顺应民心,着手收复失地,而不要寄希望于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向侵略者摇尾乞怜:“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她蘸着血泪,喊出了自己心中喊过千百遍的心声:“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她用催人泪下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 这两首诗,是诗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的真诚抒写。老病交加、讥谤缠身的清照,却这样投入地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样热切地参与政治大事,其赤子之心,何等炽热!虽然后来的史实证明韩肖胄、胡松年并未能如清照所愿,成为收复失地的民族栋梁,但对于一个无权过问、更不可能参与政事的老弱寡妇,在满朝文武皆无指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韩、胡二公,并借此机会倾吐自己的爱国之情,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无论如何都是不该苛责的。后世有人责备李清照热情颂扬韩肖胄、胡松年,言过其实,难逃谄媚之咎,实在没有什么道理。 热情的期待之后,又是深深的失望。山河破碎依旧,故园依然邈邈,梦境仍是凄苦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情感动荡中,李清照写下了她的石破天惊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上下求索的焦灼,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这一切,都在记梦中表露无遗。这无疑来源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源于自己虽才华盖世却因是一女流被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的苦闷,源于腐败、怯懦的南宋朝廷带给全国人民的窝囊气,源于作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源于她对自由的热望。 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51岁(52虚岁)的清照在经受诸多磨难和煎熬后,终于有了一段短暂的安定日子,能够坐下来,潜心整理凝聚着她和赵明诚诸多心血的《金石录》。整理、校刊的工作,常常令她回忆起逝去的丈夫。有时,好像明诚就坐在对面,默默地关注着自己工作的进展;有时,遇上考校的疑点,她甚至于张口要同夫君探讨。四顾空寂的居室,又不由得心内长叹:明诚倒是“机捷”,早早就离开了这纷乱的世界,留下我一人,这孤苦寂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归来堂”呵,你的遗踪还在吗? 明诚坟头的青草,绿了多少回,又枯了多少次了。什么时候,才能去亡夫坟前洒上一些水酒,摆上一些果菜,痛痛快快地哭诉一场。心中的泪已经积存得太多太多了! 这年八月,《金石录》终于整理完毕,丈夫未竟的事业,清照算是完成了。对九泉之下的人,这也是一点安慰。清照舒了一口气。在《金石录》后面,她附了一篇后序(即跋)。这篇《金石录后序》后来便成为她传世极有限的散文中很有名的一篇。这篇后序实际上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散文,在介绍了该书的作者、卷数、内容及其价值之后,详细叙写了作者夫妇酷爱古代文物、节衣缩食收集金石古籍和战乱中所藏古物屡遭厄运、几乎散佚殆尽的过程。明代萧良有读此文后,慨然叹曰:“叙次详曲,光景可观。存亡之感,更凄然言外。”(《古今女史》卷三引《金石录后序》评语)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