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清照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七


  守着亡夫葬地,思夫情切时,还可去坟前祭奠哀哭,如今,连亡夫的坟茔也再难见到了,怎不令人愁肠百结。逃离途中,回首遥望建康,清照写下了《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紫金峰”即南京紫金山。全词虽无“悲”、“愁”、“哀”、“伤”、“苦”、“思”、“念”等直接绘情的词,哀伤、缅怀之情却充溢全篇,其“凄艳”令人“不忍卒读”(据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春光正好时,尚且愁眉难展,春色将残,思乡的愁情就更为深长: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故国情思始终是清照心中的一个情结,因此,她对报春的梅花、北飞的雁群感觉十分敏锐: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在京都,在青州,清照常与夫君共赏花,花月辉映,花好月圆。在建康,踏雪寻诗,探访梅花,何其率意。而今却“春意看花难”,怎不叫人愁肠百结?

  待到梧桐叶落,寒日萧萧,词人的家国之思愈加难解: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唯有一醉方可解忧,令人凄神寒骨。

  怀念亡夫、思念故国的时候,李清照并没忘记关注时局和政治。当金统治者先后扶持了伪楚、伪齐两个傀儡政权,以此来对付沦陷区蓬勃发展的抗金武装和这些地区的广大人民时,清照怀着满心鄙夷和强烈的愤怒,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前两句用王莽篡汉的事来比喻张邦昌和刘豫的伪政权,“两汉”实即“两宋”。“赘疣”乃人体上多余且有害令人厌恶的肉结。把“新室”比为“赘疣”,表明清照对丧尽气节为虎作伥的伪楚、伪齐政权的厌恶与鄙视。后两句歌颂了嵇康的气节。嵇康,官中散大夫,所以世称嵇中散,是魏晋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声言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

  当时,司马氏集团当权,司马昭早有篡位之心,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嵇康“非汤武”,乃因为汤武以臣弑君,是一种叛逆行为;“薄周孔”是因之赞许过汤武。司马氏阴谋篡位,准备以“禅让”形式夺取皇权,其理论根据就源于“汤武周孔”这些历来为人们尊奉的圣君贤人。嵇康公开菲薄封建正统观念尊奉已久的汤武周孔,当然会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一般人也难以接受。司马氏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眼中钉。刚直不阿的嵇康终被司马氏集团杀害。临刑前,“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终未能使统治者手软。在刽子手明显表示“弗许”后,“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一曲悲愤异常、令人荡气回肠的《广陵散》从此成为绝响。对于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的嵇康,李清照充满了崇敬之情,她深刻地理解了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的用心。借咏史为题,赋诗歌颂一身正气的嵇康,正表达出她至死也要反对张、刘伪政权的决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