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煜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 | |
|
|
§一、我生帝王家——家世溯源 公元907年,即唐昭帝天祐四年,作盗贼起家的朱全忠把大唐李氏从王位上赶了下来,自己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称帝,史称后梁。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史学家所称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南北朝,十六国以来的又一次大混乱,大分裂时期。 但后梁仅仅存在了16年便告结束了,接下来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也都是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它们总共才存在了53年。这五个王朝都自称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可在这53年中,他们各拥兵力,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到处烧杀抢掠,横征暴敛,弄得整个中国北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这种杀伐之声,一直要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渐告歇息。 与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国的同时,围绕在中原地区,扬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也前前后后建立了9个国家,它们是吴国、南唐、南越、前蜀、后蜀、闽国、楚国、荆南国、南汉,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汉,共是10个国家,史称“十国”。这10个国家,由于没有受到西北各部族的侵扰,彼此间的征战也少,人民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加上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较为富庶;而且民风温软,素有享乐的传统,历代才子佳人大多出自江南,诗曲歌舞,十分柔媚。民间如此,宫廷更不消说。在封建社会中,往往是上行下效,宫廷里崇尚什么,民间便流行什么。 在这样的相对安定富庶的环境中,宫廷王族自然过着歌舞升平,倚红偎翠的太平生活,于是很快便推广了在唐朝中后期就已产生的抒情文体:长短句,即现在称作的词。比如当时的后蜀国,上自君王,下至臣庶,无不沉淫在歌舞声乐中,所以词坛最盛,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就是一部以蜀词为中心的词集。但更受后人关注的却是南唐,因为这儿相继出现了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词人,那就是史称“南唐二主”的李中主李亶和李后主李煜,而父子二人中,儿子李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享有词坛之帝的称号。 李煜(公元937-978),初名从嘉,即位后更名为煜,字重光,世称李后主。他出生于帝王之家,为他创立帝业的是他的祖父李昪。他是在唐朝末年四海纷崩,干戈连年的混乱局面中趁势崛起的。 大唐帝国曾经是中古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曾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几个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可自唐玄宗后期始,统治者沉迷于安逸享乐,且好大喜功,不恤民情,不但过分地消耗了国力和民力,还使政治腐败,军队腐化,四邻失和,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界线,这场战乱漫延了8年,把国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力物力消耗殆尽,使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变成废墟。 更为严重的是,自此后,中央政权日渐架空,地方将领各自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同中央抗衡。西北和西边的回纥和吐蕃也动辄兴兵侵扰内地,大唐帝国已成奄奄待毙之势。此时兴起的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势如破竹,相继攻克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唐僖宗皇帝便像被扫地出门的落叶一样,带着少数随从逃往蜀中,文武百官或死于乱军之中,或成为起义军的俘虏。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代帝国就这样在起义农民的呐喊欢呼声中寿终正寝了。 起义军把李唐的中央政权击得粉碎,各地军阀借口勤王,趁机抢占地盘,混乱征伐,造成更加残酷的破坏。所谓“千间仓兮万条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自从洛下屯师表,日夜巡兵入村坞。”说的就是这种军阀混战的局面。 但在此四海鼎沸之时,江南却很少受到战火的摧残。这一方面缘于地理上的原因,因为江南离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两京(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较远,又有长江作为天堑阻碍战火向南漫延。另一方面得归功于此时在江南崛起的杨行密的强有力的统治。杨行密先后参加过农民起义军、州兵,后因不堪官军将吏的虐待,杀掉军吏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后又迫使朝廷封他为卢州刺史和吴王,实际上成为独立于五代中原王朝之外的一个地方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较为英明的政治、军事策略,击退了北方军阀的南侵,为江南赢得了难能可贵的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李煜的祖父李昪就是在他的慧眼下被发现的。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