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小说 > 孔子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〇九 | |
|
|
〔附录〕:孔子年谱 一岁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 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四岁 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 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鲁。 六岁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 七岁 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周灵王死,其子贵立,是为周景王。 八岁 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吴公子季札赴鲁观周礼——鲁系周公封地,可用 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 九岁 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十岁 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鲁襄公死,其子裯(chó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孔子后来评价子产这些话时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均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可见孔子对子产尊重民意评价很高。 十一岁 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十二岁 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鲁昭公二年,孔子在鲁。 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二年》)此类文献大概为鲁国所专藏,这是孔子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的土壤。 十三岁 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齐国晏婴使晋,与晋卿叔向谈及齐政归陈(田)氏,因齐君加重赋税,滥取于民,而陈氏则采用施恩人民,收为己助的办法,以弱公室。叔向认为晋国公室也到了末世,人们听到国君的命令,“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可见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十四岁 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鲁昭公四年,孔子在鲁。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说明孔子少年时代曾从事过各种劳动。 冬,郑国子产制定丘赋制度。 十五岁 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鲁昭公五年,孔子在鲁。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这时孔子在童年艰苦学习的基础上,更自觉地在学业和品德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鲁国改三军为四军,叔孙、孟孙各领一军,季孙领二军。当时军、赋统一,分军即分赋,所以当时称此举为“四分公室”(《左传·昭公五年》)。 十六岁 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鲁昭公六年,孔子在鲁。 三月,郑国铸刑书。“礼治”衰替,法治渐起。 十七岁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十一月,鲁国的执政者季武子卒。 十八岁 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鲁昭公八年。传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被世人称为“长人”。 十九岁 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女亓(qī)官氏为妻。 二十岁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孔子生子,因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所以取名鲤,字伯鱼。 这一年孔子开始任委吏(管仓库的小吏)。 二十一岁 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孔子改做乘田吏(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孟子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孟子·万章下》) 二十二岁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孔子在鲁。 二十三岁 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孔子在鲁。 晋会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太叔相郑伯以会。…… 及盟,子产争承(争取使郑国少贡),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孔子认为“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二十四岁 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鲁昭公十四年,孔子在鲁。 春,季孙氏家臣南蒯(kuǎi)在费地叛,费人逐之,奔齐。 二十五岁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孔子在鲁。 二十六岁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孔子在鲁。 二十七岁 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án)子朝鲁,在宴会上,他回答叔孙昭子之问,谈起其祖先少皞(hào)氏的官制。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二十八岁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鲁昭公十八年,孔子在鲁。 宋、卫、陈、郑皆有火灾。郑国裨灶认为,如不 祭天禳灾,郑国还要再次发生火灾。子产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种观点对孔子重人道轻天道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二十九岁 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一说此为鲁昭公十七年事,今从《阙里志》)。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穆)然思焉,有所睪(怡)然高望而远眺,曰:“丘殆得其为人矣。 近黮(dán)而黑,颀然长,旷(《史记》作眼)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史记》“叶拱”作“再拜”)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孔子家语·辨乐解》) 三十岁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