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康熙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一


  康熙打破了南方水稻双季以糯和粳连作的传统,实现了同种粳稻双季连作。御稻种深受欢迎,两年以后传播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康熙还摸索了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经验。四十二年(1703),康熙在承德建避暑山庄,把御稻种移去,在庄内设大片水田,所收稻米“每岁避暑用之尚有赢余”。四十五年春(1706),直隶巡抚赵弘懈、天津总兵官蓝理再次奏请,并提出具体方案,康熙令蓝理先在天津试种水田,并对直隶开河引水诸事提出了具体意见。蓝理在天津开水田150顷,民称“蓝田”。此后,在北京西郊玉泉山种植水稻成功,后逐步推行,成为有名的“京西稻”。北方试种水稻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于长城内外,此为康熙朝农业的创举。

  害虫是农作物的大敌。康熙帝为防治虫灾,查阅文献,学习古人治蝗虫的办法,出巡时观察蝗蝻滋生情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他反对不扑打,听其自去的宿命论观点,强调依靠人力战胜虫灾。因此,令地方各级官员要防患于未然,消灭幼虫,冬天预掘蝗种,冬春之交及早耕耨田亩,用土压住蝗种,主张“去恶务绝其本”;一旦蝗虫出现,立即令地方官组织百姓扑打,直到消灭为止。康熙的重农思想和采取的有力措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康熙帝还努力改进地丁银征收办法,尽一切可能地使赋役平均,以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

  过去人民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索取太多;二是贪官污吏舞弊营私。对于前者,康熙主要以蠲免钱粮的方式来解决;后者,除澄清吏治外,还通过改进地丁银征收办法来均平赋役负担,防止不法官吏舞弊。

  由于清代土地、人丁数字极为混乱,不便用降低每亩、每丁单位税额的办法来减轻赋役剥削,于是,蠲免钱粮成为康熙帝推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措施。

  据记载,康熙在位61年,先后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蠲免税粮、丁银、逋赋达545次。这些蠲免措施大致可分为灾荒蠲免、逋欠蠲免及大规模普遍蠲免三类。

  灾蠲是清朝赈灾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凡地方遭遇风、火、水、旱、虫、雹、霜、雪、地震等自然灾害,除赈济外,还根据受灾程度分等蠲免田赋。顺治年间一般受灾“八分至十分者,免十之三;五分至七分者,免十之二;四分者,免十之一”。康熙年间进一步放宽。康熙四年(1665)三月,朝廷为防止地方官报灾迟误,或者先征后蠲,使蠲免有名无实,因而决定:“以后被灾州县,将本年钱粮,先暂行停征十分之三,候题明分数照例蠲免,庶小民得沾实惠”。这说明最低蠲免分数是十分之三,遇到重灾则全部蠲免。

  蠲免逋欠是蠲免多年积欠的赋税。大规模普遍蠲免是在平定“三藩”之后着手进行的,其时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刚刚好转,康熙帝便立即想到大规模普免钱粮。

  康熙帝的蠲免政策得到普遍的赞美,但是他清楚地知道,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丁银一项矛盾就很突出。到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的制度,这样把全国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都不得随意增加,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减少逃亡,有利于生产。

  康熙帝是体察民情的皇帝,他对灾荒向来重视,把救灾视为“养民”之举。他牢记明朝末年官员匿灾不救,以致农民饥饿而造反的历史教训。他要求及时报告灾情,最痛恨地方官员匿灾不报,认为“自古弊端,匿灾为甚”。因此规定,凡报灾迟延者都要受到处罚。康熙三年,山西省太原、大同二府所属的五十州县等发生严重旱灾,督抚隐瞒灾情不报,照常迫逼。

  如数征收钱粮,直到三十城居民“饥馑至极”,再也无法隐饰,才于四年二月奏请蠲免钱粮。康熙帝十分气愤,除派人采取紧急措施,用地方存贮的一切钱粮米谷赈济外,令吏部将该督抚“议处具奏”。此后因为隐瞒灾情不报而受罚的督抚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因此降五级调用。

  每当发生灾荒,康熙帝都想方设法赈济。康熙三十年(1691)陕西西安、凤翔等地旱灾,地方官员未呈报,救不及时,致使大批灾民流离他乡。康熙深感忧虑,决定“大沛恩施”,蠲免其三十一年分额应征银米,并从山西拨银20万两,派人前去赈济。

  接着,他又决定调拨宁夏仓粮15万石、襄阳仓粮10万石,送到潼关;从山西再拨银10万两,接济陕西军需民食。流落四方的饥民,均就地赈济,“令各得所”,然后将赈济过的流民人口数目造册题报。对于在这次灾荒中隐瞒灾情、防救不力的官员尽行革职。

  次年四月,康熙为吸引流民回原籍,再次下令动支户部库银100万两,送到陕西供应军需和赈济饥民。

  如此大力赈济,情况还未根本好转,康熙帝倍感焦虑,决定停止元旦筵宴,以表轸念陕西灾民至意。三十二年(1693)正月,应四川、陕西总督佛伦之请,将西安、凤翔二府额销盐引“暂减一半”。

  康熙朝的战费等负担极其沉重,而赈灾和蠲免钱粮又是大规模、一贯的。其之所以能够这样,主要是因为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国库逐渐丰足。其次还由于康熙帝对财政管理方面有独到之处。开源与节流相辅相成,开源为主,但节流也不可忽视。康熙不惜花钱兴修水利、赈济灾荒,宁肯减少财政收入而大量蠲免钱粮。其经费用于事业如此慷慨,但在纯消费开支方面则提倡节俭,不尚浮华。

  康熙一生亲自过问财政,凡是管理不善之处,立即谕令改进。康熙帝对宫中用费三令五申注意节俭。出巡时,不许为之修路;不得擅建行宫,滥建者令拆毁;不用华贵的车船;不许随从人员借机苛敛百姓;反对讲排场隆重迎送;不许官吏互赠礼品。中、后期,康熙功德昭著,上下大小官员多次要求上尊号,举行皇帝御极六十年庆贺大典,康熙一概断然拒绝。他首先考虑到这种活动将带来巨大浪费,而且他毫无兴趣,“素性不喜行庆贺礼”;登极六十年,仍惦念着西藏问题:“西陲用兵”事尚未竣,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遇灾,“民多饥馁”,“正当君臣忧勤求治之时,何喜之有?”他对以个人享受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之举不感兴趣。八年,康熙只有十六岁,太皇太后以乾清宫交泰殿栋梁朽坏,提出拆掉重建,作康熙宫。康熙不敢违背祖母之意,但指示工部,不求华丽,只重质朴坚固。中后期,受蠲免、赈济恩惠之地官民申请为他建亭立碑,他一概不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