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康熙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二


  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已有其特殊意义;康熙在这里接见蒙古各部上层人物。为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康熙必须定期与其上层人物接触、交谈。但蒙古各部多居于高寒地带,多数人没有出痘,到内地往往因天热突然出痘死亡,所以以“进塞为惧”。

  清政府规定了蒙古王公定期朝见的“年班”和“围班”制。凡已出痘的蒙古王公,有免疫力,每年年末轮流进京朝见皇帝,称为“年班”;没有出过痘的蒙古王公,在塞外轮流陪同皇帝打猎,称为“围班”。康熙选在高敞、凉爽的木兰围场接见他们,对此,蒙古诸部落的王公都甚为感激。

  避暑山庄坐落在承德市区,初称热河行宫,也称承德离宫。后来康熙亲笔题名为避暑山庄。康熙从四十一年(1702)开始在北京至木兰围场途中建立行宫,热河行宫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行宫有供中途休息饮水、吃饭用的茶宫、尖宫,还有住宫。热河行宫属于住宫。它包括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总面积为564万平方米。行宫外围东、北山麓分别建了外八庙。

  康熙一生崇尚节俭,尤其反对为个人享受而大兴土木,那为什么还要建行宫呢?建行宫以避暑是其用意之一,其重要意义还在政治方面。皇帝每年用差不多半年时间在口外从事政治、军训活动,这样热河行宫成为诏见官吏、接见各民族王公贵族、外国使节及处理朝政、举行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实际上成为康熙帝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康熙并不特别热衷于修庙宇,外八庙的修建完全是利用宗教团结内外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的需要。这些庙绝大多数是清朝在解决北部、西北部边疆和西藏的历史过程中,为了供来承德朝见皇帝的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观瞻及从事宗教活动而建的。外八庙很容易使人想起蒙古、新疆和西藏。各族上层人士到承德,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它们是清政府实现对边疆各民族的统治、建成统一多民族中国的象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