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小说 > 王尔烈全传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八


  这年,吴秉礼正在知州任上。

  一日,他闻知辽阳风水沟王尔烈才智过人,聪敏慧达,素有“神童”之称,便打算亲自见见。

  吴知州有一个特点,平时好易装简从,四处私访。以免惊动百姓,糜费资财。

  这是个夏秋际。

  秉礼与学政董禧,来到了辽阳中心庙塾馆。

  董禧,辽阳文官屯人,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进士,颇有学识。他逝后,葬文官屯,至今尚有墓碑记存。

  这日,董禧陪同秉礼来到塾馆,塾师崔璨自然是要相迎了。

  他们叙过话后,知州秉礼便问道:“你们学塾可有个叫王尔烈的童生吗?”

  崔璨答道:“有。他乃是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举人、雍正七年已酉科博学鸿词科征士敢中二等二十二名、后任刑部湖广司主事王天禄的孙子,雍正十二年以附生补礼部官学教习、现任直隶深州学政王缙的生子,雍正三年乙已科拔贡、雍正七年已酉科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以三甲八十六名获捷、发状元陈倓榜、现任甘肃甘州知州王组的从子,名叫王尔烈,为本塾馆的学生。”

  秉礼听了崔璨的这一番罗罗索索地介绍,心里有些不耐烦,说道:“崔先生,你真是个老夫子了,这些本官都知道了。”

  崔璨听了,急忙点头称是,说道:“是的,是的。州官大人也是科场正途出身,自是荣耀先祖,这与本师学生王尔烈的家庭出身和祖父辈功名相一,岂能不知!这些,自是不必多讲了。不过,大人此次来塾,是不是要看一看王尔烈的的平时作文、习字及相关课业?如要是那样,我马上去取来,以备大人阅视,以求指点,还望关照。”

  秉礼一听,竟然地呵呵大笑起来,但却未语。

  学政董禧,在一旁看了,说道:“崔老先生,看来你是想多了。吴大人这次来塾,本无重大事情,只是想看一看你的得意门生王尔烈。”

  崔璨一听,受宠若惊,急忙说道:“那好那好。何当如此,何当如此,岂敢有劳大驾!”

  董禧说道:“王尔烈可在塾馆?”

  崔璨说道:“很不凑巧,很不凑巧。”

  董禧说道:“他到哪里去了?”

  崔璨答道:“他借牛去了。”

  董禧问道:“为何借牛?”

  崔璨答道:“犁一犁塾馆的膏火地,以待做些谷豆瓜菜。”

  原来,塾馆有一块学田义地,俗称膏火地,置塾馆与州署衙门相接的中间地带。现在已经锄净了大草,需要再犁一犁,也好种植些萝卜、白菜等秋菜,以备学生冬季伙食之用。

  董禧听了,沉吟了一下,说道:“学塾耕耘,实在艰辛,精神可嘉。只是不知王尔烈何时能够回来。大人有公务在身,出来一次不易呵。”

  崔璨也有些着急,不觉走到门口去望。

  也真算巧,正赶上王尔烈回来,手里牵着一头牛。崔璨也未多说,便把王尔烈叫到屋来。

  州官秉礼扬脸一看,见王尔烈长得眉黑面红,体态厚重,气字轩昂,举止沉稳,心中便添了不少欢喜。随即,想到他拉牛进院的事,便出口吟哦道:“童子牵牛入户。”

  他出这联,是想试一试王尔烈的才思。但是,他又表现出很不介意的样子,看看王尔烈有所感知否。

  王尔烈是个才智敏慧的少年,哪里看不出这个。但是,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心地样子,以使大人有个平中见奇地感觉。果然,他往州官面前一站,出口吟咏道:“状元打马还乡。”

  州官秉礼一听,觉得王尔烈这个童子确实出口不凡,不可等闲。

  塾馆崔璨一看,喜上眉梢,口叼起他那常用的铜烟袋,面对着窗外的石榴树,“吧嗒吧嗒”地抽起烟来,显示出非常得意的样子。

  州官秉礼见了,心里产生了两种感觉,一是为王尔烈的颖慧而高兴,觉得甜丝丝的:一是见自己没有难住这个未出茅庐的童生而生窘样,感到酸溜溜的。他随便顺着崔璨的视线向窗外一望,见那石榴树上结出一些石榴果来。于是,他吟哦道:“掰开石榴,黄皮里无数酸籽。”

  王尔烈一听,觉得这个联很辣手,一时难以答对,不觉鼻尖有几颗汗珠点出。他的这副窘样被他的塾师崔璨看到了,但是又不好用语言提示。蓦地,他从地上拾到一枚杏核,随手丢给了王尔烈。主尔烈一看,知道这是老师有意提醒,于是灵机一动,出口答道:“咬破杏核,红袍内一个大仁。”

  大人一听,知道他这是用“大仁”谐音代表“大人”,觉得很不自在。

  塾师一看,又乐了,在一旁摇着头,不住地说道:“顽皮,顽皮,竟敢同大人取笑。”

  秉礼很想一下子难住这个小童子,想了想,说道:“天才的小童生,我还有一联,不知你可否愿意答对?”

  王尔烈道:“敬候命题。”

  州官捻了捻嘴边的稀疏胡须,说道:“二猿断木,双臂猴怎能对锯。”

  这是一个谐音联,用“对锯”谐“对句”。

  王尔烈稍加思索,出口答道:“一骏陷泥,千里马如何出蹄。”

  同是一个谐音联,以“出蹄”谐“出题”。

  二联合成一副,便形成了“对锯”与“出题”相对的绝妙对联。

  州官见未能搬倒王尔烈,便又开始用心劲。这回出个什么联好呢?他用目一看,见王尔烈身穿一条绿裤;再看,那绿裤上还有汗水滴落染湿的痕迹。于是,他借题发挥,讽喻道:“出水之蛤蟆穿绿裤。”

  这会儿,正赶上一茶童来给州官大人倒茶。那茶童手一哆嗦,茶水竟洒在州官大人的袍子上。那是件红袍。州官大人见了,便用手指去弹落上的水珠。王尔烈一看,词来了,说道:“落汤之虾米着红袍。”

  州官见王尔烈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便说道:“鹦鹉能言难似凤。”

  王尔烈见州官指鸡说鸭,意含讽刺,便答道:“蜘蛛善网不如蚕。”

  州官想到王尔烈借牛拉犁欲耕耘事,便出联道:“牛牵犁,人牵牛,小子可是牵牛花。”

  王尔烈想到外面停着的马车,知道州官是乘马车来到这里的。于是,他接联道:“马拉车,人拉马,大人确有拉马童。”

  一阵谈论,知州大人秉礼心中大喜,实为王尔烈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天资所感动。他本想与王尔烈继续合上几联,这时只听学政董禧对秉礼说道:“大人,塾馆这里还有些事情,想对知州面言。”

  秉礼说道:“崔老先生,还有何话要说?”

  崔璨欠了欠身,说道:“实不相瞒,确有些话要说。但是,本应该直接当学政大人之面讲述也就可以了,用不着有劳知州大驾。既然今天逢在一起,也就一并讲了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