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韩信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五 | |
|
|
刘邦听了也觉得不是滋味,只好红着脸说:“不是我无情无义,实在是有人告你谋反呀。” 于是,将韩信手铐脚镣,带到了洛阳。然后刘邦又假惺惺地赦了韩信的罪。但并没有让韩信回楚地继续去当楚王,而是把韩信降为了淮阴侯。 韩信由王降为侯,而且他这个侯还与别的侯不一样,别的侯有自己的封地,哪怕比王的封地小得多。 而韩信这个侯却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实际上就等于被软禁于刘邦的都城之中。 韩信清楚地看清了刘邦的丑恶嘴脸。他知道,刘邦实际上是忌恶他的才能。对刘邦,他再也不能用一个义字去衡量了。他也知道,只要自己还活着,刘邦绝不会对他稍有放心的。而自己,只要言行上稍有不慎,立刻就能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韩信开始时不时地装病不上朝,以减少与刘邦的正面接触。他也不敢和其他的将军、大臣们过往太密,怕又引起刘邦的疑忌。因此,韩信的生活又陷入郁闷之中,对于他现有所得到的结果他是不能满意的,也是难以接受的。可是,他已没有了任何办法,他像一只被拔了牙的猛虎,对刘邦虽有怨言,但又不敢有所表露。 韩信对现在只和周勃、灌婴等同等地位心里不满意,他觉得不仅是不公平,也是耻辱,那些人一直是他的手下,现在,甚至比他韩信日子好过多了。 但是,除了刘邦和那几个看出韩信是受重点打击的对象的谋臣(如陈平)外,其他的文臣武将对韩信还是很敬重的。他们欣赏韩信的才能,也同情韩信的失意。 有一次,韩信路过樊哙的府第,顺便进去坐了一坐,樊哙对韩信的到来深以为荣,对待韩信也非常恭敬,虽然这时韩信早已由王徙为侯了,而且樊哙也同样位居侯位,在政治实力等方面这时也比韩信强得多,——韩信是受软禁的重点打击对象,樊哙是汉王朝这时的实权人物吕后的妹丈。但是,樊哙仍对韩信迎送行跪拜大礼,尊称韩信为“大王”。自己谦称为“臣”。由此可见韩信在短短几年中在将士们心中树起的威望有多高。 对于樊哙的恭敬,韩信并没有太高兴。他知道,这对他并非好事。他更希望人们忘掉他,尤其希望刘邦忘掉他,在离开樊哙府后,他苦笑着说了一句话: “想不到我这一生竟要和樊哙等人为伍了,可悲呀!” 刘邦当然是不会忘掉他的,除非,他死了,或者刘邦死了。刘邦当然一天比一天活得精神,皇帝的生活,他过多少年也不会觉得够,因此,他更要韩信死,只是,时机还不到,没有借口,当然,也怕杀了韩信让别的诸侯太寒心,而激起更多人的反叛。 这时,刘邦就安排了一件工作给韩信,他也知道失意的韩信无事可做闷得慌,就叫韩信和张良一起整理古代的兵书。 虽然这件工作也很不容易,在西汉王朝初期,不仅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经济很萧条,而且因为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不久,文化的发展也很困难,收集古兵书尤其困难。但是,韩信还是很快地投入了工作之中,而且把这项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在整理古兵书的工作结束之后,韩信还感到意犹未尽,根据自己的军事才华和数年的战争经验又著了兵法3篇。只可惜后来他自己著的这3篇兵法全部失传。 对于他这3篇兵法的失传,很可能与刘邦有关。 首先,他著兵书非刘邦本意;其次,刘邦从成功地还定三秦后就开始忌妒他的军事才能,他自然不愿意韩信著的兵书流传开来,万一因此造就一个与韩信有同样军事才能的人岂不是给他汉王朝留下隐患!不过,究竟是不是因为刘邦才使得韩信的兵书失传,还得留待进一步的考证。但韩信所著这3篇兵法毕竟是我国古代军事科学中的瑰宝,失之可惜呀。 在韩信着手整理古兵法书时,刘邦也时不时亲自来看看,有意地和韩信攀谈一番,问问韩信他朝中的将领们能力大小,本领高低如何,各自的优缺点如何。 刘邦的用心很明显,不过是想从韩信口中了解到别人的弱点,以利于他驾驭别人。对此,韩信也并没太在意,后来慢慢地刘邦就把话题转到了他们两人自己身上,他先是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力?” 韩信因与刘邦谈得正高兴,一时忘情,减轻了对刘邦的提防,他直率地说:“最多不超过十万兵力。” 刘邦立刻又问:“你能指挥多少兵力呢?” 韩信又失口答道:“我嘛,是多多益善。” 刘邦这才笑着讽刺韩信说:“你多多益善,怎么还是要受制于我呢?” 韩信这才发现了刘邦的不快,惊觉自己刚才的失言,连忙回答:“陛下您虽不善统兵,但您善于统将,所以我要受制于您。而且,像陛下您这样的成功是上天的安排,人力是无法改变的。” 一句话,把刘邦说得心花怒放,大笑而回。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