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韩信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八 | |
|
|
§良将失意 汉王败兵 刘邦重用韩信一举夺取了关中,实现了自己一直想当关中王的梦想,使自己的领地一下子就补充了数倍,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上都得到很大的加强。 刘邦对韩信也由佩服变成了疑忌,他知道还定三秦对他的意义,他也知道韩信在还定三秦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对韩信更器重,反而把韩信有意冷落在一边。多疑的刘邦深恐韩信功劳过高权威过大,而对自己的声望和地位不利。 刘邦不再是当年受困于汉中的可怜的汉中王了,他现在已是占据了关中和汉中全部地盘的实力强大的汉王;手里的军队已不再是当初项羽只允许他带进汉中的3万,而是大军数十万。刘邦突然间觉得自己变得很强大了。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外面的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相反,汉军却连连取得胜利,刘邦越来越觉得没有韩信他也可以战胜项羽了。正当他想收回韩信的统兵大权时,张良又因为其主子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回到了刘邦的身边。刘邦得到了这个得力助手后就更下定决心把韩信的兵权给解除掉。 于是,在平定关中三秦不久,刘邦就立即对军队做了调整,他让萧何和韩信留守关中,继续消灭雍军残兵和治理关中,并做汉军主力的后援工作。自己则亲自挂帅带着张良、陈平等一班谋士率军东进。 张良,字子房,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在战国时期的韩国作丞相。后来秦始皇灭韩,张良逃出韩国,找到一个大力士,用了一只120斤重的大铁锥去刺杀秦始皇于搏浪沙,很不巧,大铁锥误砸到了副车,没有成功。他逃后秦始皇下令四处搜捕他,他改名换姓逃至下邳,在这里遇到了神秘的黄石道人,从黄石道人处学到了《太公兵法》,从此,才成为了谋略家。 张良在下邳时还遇到了项羽的另一个叔父项伯,项伯当时正因杀了人而无处藏身,张良对他的帮助使得项伯在后来的鸿门宴上不惜背叛项羽也要前去搭救张良。 不久张良又遇到了刘邦,两人很快投缘。而后又随刘邦投奔项梁,张良请求项梁立韩成为韩王,自己就离开刘邦辅佐韩成。 刘邦入关时让韩成留守阳翟,他带着张良,所以刘邦才得以在鸿门宴脱险逃生。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只给了刘邦巴、蜀之地,多亏张良又在项伯处活动,项伯又向项羽请求才使得刘邦加封得汉中之地。 但是,张良要求分封韩成为王的事项羽没有答应,并且还把韩成杀了。所以,张良又回到了刘邦这里。 张良在谋略方面确有过人之处,不少次在关键时候为刘邦定出了好计。但是,他只是一个因人成事的幕僚人物,他不可能像韩信那样独当一面。所以,后来刘邦夺取天下后剪除了许多他不放心的人,而张良却一直没有被列为打击对象。韩信是刘邦和吕后觉得最可怕的人物,他功高盖主,能力确实太强了,所以被谋害了。萧何对刘邦一向忠心耿耿,而且劳苦功高,刘邦对他也放心不下,最后虽没有杀他,也逼得他没有能够保全贤相的晚节名声。张良的平安就是在于刘邦根本不耽心他会反,知道他单独一个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 韩信的大将军职务就这样被刘邦不动声色地撤了,但他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老老实实地按刘邦的旨意先去消灭那些不值一提的雍军残余,然后在关中重新组建一支军队以接应刘邦在前面东进的主力。 这是韩信第一次没有过错就被夺去了兵权。也许,太能干也是一项过错吧,功高震主,必然会遭到无端的打击。 对于汉军还定三秦的举动,项羽也并非完全不以为意。只是他要面对的局势实在太复杂了:田荣独占了三齐之地;陈余又同张耳大战不休;彭越竟然大败了他的手下萧公角;臧荼也与韩广难舍难分。这些人都离他的领地楚国较近,尤其是田荣、彭越最令他头疼。 刘邦距他较远,但手下谋士们都认为刘邦才是他项羽最大的敌人,尤其是亚父范增更是力主先发兵击汉。这又使得项羽有些不知所从。就在项羽举棋不定时,张良不失时机地给他送来了密信,信里向他说刘邦不过是想按原来同义帝的约定当上关中王而已,现在已达到目的,刘邦就会马上安心地做他的关中王,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有东争天下的野心,刘邦对他项羽是会永远臣服的。同时,还在信里附了一份关于田荣、彭越联合反楚想争夺项羽的天下的“反书”。 很显然,张良的这封密信是一个阴谋,完全是采取缓兵之计,引开项羽的注意力,让项羽先去对付田荣、彭越等,他们好利用更多的机会作好与项羽决战的准备。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