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汉高祖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八


  随后英布招集了荆军的余部向楚国进军。楚王命三路人马阻击英布。楚王手下有一名将领对楚王说:“英布勇猛无比,能征善战,百姓素来怕他。如今我军兵分三路,实力分散,未必是英布的对手。英布只要击败其中一支,其余二支必然害怕而逃。”

  果不其然,英布见楚军兵分三路而来,便命手下集中优势兵力击其一支。楚军本来就比英布的叛军弱,况且兵力分散,结果很快就被英布打败;其余两支军队见英布如此善战,都很惧怕,各自溃散而逃。英布乘胜追击,一路占领了不少地方。

  刘邦见英布来势汹汹十分着急,但自己年老多病不便率军征战,决定让太子刘盈率领将领征讨英布,太子手下四名被称为“四皓”的宾客却向刘邦进谏:“英布善于用兵,作战勇猛,非常人可敌,太子刘盈未经大战,率军出征恐怕不是英布的对手。况且汉军之中的诸位将领都是跟随陛下征战多年的,与陛下平起平坐,如今太子率领他们出征,他们未必肯服从太子的指挥,前途可忧。”

  此时吕后也在一旁劝说,认为太子年幼,难以挑起如此重担。刘邦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自己亲自出征,方可打败英布。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军亲征。

  刘邦进军神速,一路打败了不少叛军,在安徽蕲春与英布会战。刘邦见英布实力强大,锐不可当,便在宿县西边的庸城构筑壁垒,与英布相峙,以求拖垮叛军。

  英布领兵前来叫战,刘邦在阵上怒斥英布:“英布小儿,我待你不薄,封王封地,让你享受荣华富贵,你为何还要起兵反我?”

  英布笑道:“陛下的确待我不薄,可是我还想当皇帝,如果你愿意让出皇位,我便收兵。”

  刘邦听罢怒火中烧,誓杀英布小儿,两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刘邦一边正面攻击英布,一边调遣各路兵马从两翼给英布以威胁,使之分散兵力,四面迎战。

  英布的叛军原来多半是跟随刘邦的,被英布所逼才反叛刘邦,如今刘邦率军亲征,他们都不想与刘邦交战,纷纷溃逃。刘邦抓住战机,猛攻英布,英布见大势已去,只得率军退逃。刘邦一路追杀,英布惨败。后来英布逃到了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东),被当地人民所杀。

  英布的叛军也都被刘邦一一消灭。

  刘邦自称帝后,封了七个异姓王,然而在短短的几年间,七王之中除了势力最小的长沙王吴芮没有反叛之外,其余六王先后起兵叛乱。刘邦能够平定这些叛乱,除了这些诸侯王分裂割据,挑起战乱不得人心之外,还因为有中央集权的郡县作为凭借,得以源源不断地调遣兵力和粮饷。而当时叛乱的各诸侯却没有这一后勤保障。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郡县制的优越性与分封制的落后性。

  但刘邦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各诸侯王之所以叛乱是因为他们不是皇帝的宗亲,他们都想霸占刘氏江山。所以当韩信谋反事件被揭发之时,田肯提出应封“亲子弟”为王时,刘邦欣然采纳了,此后只封同姓王,凡废除的异姓王,也一律代之以同姓王。

  这样除代王刘喜(即刘邦次兄刘仲)因匈奴进攻时放弃代地而被降爵为侯,荆王刘贾(刘邦的堂兄)在英布反叛时被杀之外,刘邦去世之前共有10个王。其中除长沙王吴芮为异姓王之外,其余九王皆为刘邦的近亲,他们是弟楚王刘交,子齐王刘肥,子代王刘恒、子赵王刘如意,子梁王刘恢,子淮阳王刘友,子淮南王刘长,子燕王刘建,侄吴王刘濞(bì刘仲之子)。这10个王的封地加起来占汉王朝的一大半土地。其中吴、楚、齐、淮南四大王国就占了16个郡(当时中央直辖的仅15个郡)。刘邦以为都是同姓王了,他们都会共同维护刘氏江山,不会叛乱。刘邦在封刘濞为吴王之时,曾对刘濞说:“天下同姓为一家,绝不能反叛!”

  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刘濞,凭借千里封地,招兵买马,于公元前143年(汉景帝三年)带头发动吴楚等七个同姓王造反。历史深刻地论证了刘邦“同姓为一家,慎无反”的错误思想。

  后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杰出的政论家贾谊和晁错,根据同姓王对抗中央朝廷以至反叛的事实教训,得出了有封地的诸侯王不管同姓异姓,实力强大后同样会走向反叛的深刻结论。

  汉武帝时,武帝鉴于历史教训,规定地方诸侯王允许向封户征收一定的租赋,但撤除了他们直接管辖封地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和国家的统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