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韩愈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五 | |
|
|
§第七章 云开日出才华现 偷得浮生华山游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离开了洛阳,去长安参加吏部的铨选。 所谓铨选,就是甄选人才,授以官职。它不同于吏部每年定期举行的包括博学宏辞科等的考试,而是以身、言、书、判、德、才、劳七项来衡量人才。 身,是取其身体容貌魁梧堂皇。 言,是取其言辞流利。 书,是取其楷书优美。 判,即判案文字,取其文理优美。 德,是取其德行。 才,是取其才具。 劳,是取其做事成绩。 只有这七个方面均达到标准,才可入选,并依其所愿,授与适当官职。 其中,书、判用笔试,其他当面观察或口试。应选人员必须于十一月一日会集于尚书省,由吏部主试,次年三月完。 韩愈相貌堂堂,善于言辞,再加上这几年在幕府从事,官场上的辞令也知晓不少,因此,对于主考官所提问题,反应迅速,答得颇为圆满。至于书、判,则更是他的所长。 至贞元十七年三月,铨选结束。韩愈满怀信心地回到洛阳。 这日,他正很有闲情地逗弄儿子,一家人进来,道: “老爷,门外有两人求见。” “请进来。”韩愈心不在焉地吩咐。 不一会儿,家人领着两个女子进来。走在前面年纪较大的看上去有40多岁,一身蓝色素布衣裳。后面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面如桃花,身姿袅娜。她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你是——”韩愈迟迟疑疑地问。 “愈儿,你不认识我了。”那中年妇女面露神伤。 “……”韩愈终于想了起来,叫道:“嫂子。快请坐。”他连忙让出椅子。继续问道:“嫂子这些年过得可好?” 一听这话,那中年妇女的眼睛湿润了,她抹着眼泪:“当年你父兄死了后,我回到娘家。可不久前,我爹爹也,留下我们孤儿寡母,难以生活。听人说你在洛阳,前来投奔。希望你能看在父兄的面子上,收留我们孤儿寡母。” “嫂子何出此言,”韩愈正色道,“你尽管放心住下。当年我去长安应试,兄嫂待我不薄,今日我怎能做无情无义之事?” “愈儿,”韦氏面露欣慰,“你能如此说,我就放心了。要不是为了她,我一个人也就将就了。惠儿,还不来见过你十八叔。” 那女孩答应了一声,袅袅婷婷地走过来,施了个礼,道:“十八叔。” “惠儿都这么大了。那年走时还不会说话呢。” 韩愈笑道,“张妈,快去把夫人请出来。”他一边吩咐着,一边对韦氏说:“嫂子,见见你的弟媳。以后你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放心地住下来吧。” 当晚,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团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晚餐。 然而,韩愈赋闲在家,终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家三十余口人的衣食都靠以前的一点儿积蓄,日子过得很是困窘。难怪韩愈在赠孟郊的诗中有“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见”的感叹。 秋末冬初,树上还有几片枯黄的叶子在风中飘摇不定,似乎在向这瑟瑟寒风示威。 这天,韩愈出外访友。刚走出大门几步,远远地就听得锣鼓喧天,心想:这是什么人家在娶亲,如此热闹。 继续走两步,却见几个敲锣打鼓的人朝自己家这儿走来,后面跟着一大群人。韩愈几下诧异。 这时,人群里有眼尖的,喊道:“这不是韩相公嘛。” 听得这话,那为首的敲锣一人紧走几步,来到韩愈面前,面带喜色,道:“恭喜韩大人。” 韩愈意识到自己一定通过了吏部铨选,他的心被突然而至的喜悦涨满了。 “有劳差公了。”他说道,领着几个差役来到家中。 这里的老老小小都被这个消息振奋了,像过节似的,家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韩夫人的心里是高兴又是感慨,想到自己当年嫁给韩愈时,他不名一文,而这些年日子贫寒,又经过汴州之乱、徐州遭免,如今云开日出,自己的夫君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怎不思绪万千?她的眼角有些湿润了,但马上又暗笑自己痴,连忙抹了眼泪,忙活起来。 摆好香案,韩愈跪下受旨。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