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白居易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 | |
|
|
白居易的家人回到了下邽故里,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力量在长安租赁较大的住宅。故里的小村名金氏村,门前往南百步就是渭河,那里恰好是一个渡口,名叫蔡渡。从长安到蔡渡,大约是百里之遥,他常常乘船回家,很方便。他曾作过一篇《汛渭赋》,表达出他对目前生活的满意。 白居易两登科第,再出任校书郎,他的交游渐广,结识的友人也越来越多。当时在兰台同为校书郎的有元稹、王起、崔玄亮、吕灵等。此外还有老友元宗简、樊宗师。新结识的有李建、刘禹锡、柳宗元、李伸等人。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生于长安靖安坊。8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善写诗,当时颇为著名。 他对诗歌发展的认识,与白居易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和他俩后来交往密切引为同道是极有关系的。贞元十九年三月,考中判拔萃科第四等,这时他才与白居易相识,并一见如故。 自从步入政界,进入官场,诗人也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横跋扈,政治污浊黑暗,官场相互倾轧;上流社会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下层人民艰苦劳累、流离失所这一切的一切,使诗人迷惘了。面对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现状,白居易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他希望回避这种令人厌恶的气氛,但这对于白居易来说是走不通的。因为当时的现实生活给他安排的道路只有一条:沿着仕宦的路途一直走下去。 公元896年,唐宪宗李纯即位,建元元和。在中唐时期的几个昏庸皇帝中,李纯还算是有作为的一个了。他看到政治腐败,皇权也在衰落,决心革新政治。为了广揽人才,元和元年,举行了制举考试。这时的白居易因校书郎任期届满而闲赋着。为了参加制举考试,他和好友元稹一起住在上都华阳观中,为考试作准备。白居易有诗纪之云:“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同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白居易与元稹共同研究时事,作诗理论,互相有所启迪。这一段生活,对两人的思想、友谊都有所增进和提高。为了准备答好皇帝的策问,白居易和元稹在华阳观中“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万”。后来,诗人把这些文章编成四卷,这就是有名的《策林》。在《策林》里,白居易陈述了自己“酌人言、察人情,而后行为致”的政治主张;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唐时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召集某些知名之士举行考试的科目。制科考试的日期和项目都是临时决定的,考生考取后可以得到较高的官职,这是专门网罗所谓非常人才的一种手段。而制科考试最主要的项目是试策,所谓“策”,就是回答皇帝的“问”。皇帝所问的当然都是当前的时政问题,借以发现考生处理问题的才干。 这年的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策试。试题问道:“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太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甿,远乖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 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 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对于这些问题,白居易早已胸有成竹,他回答说:“人民饥贫是由于赋税太重,赋税重是由于连年征战,而连年征战的原因是由于边祸不断。边祸不断的最终原因是朝政的荒颓。要改变这些首先必须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使政局清正。同时减免苛税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由衰转盛。”白居易的对策,揭示了社会动乱和疲弊的根源。但由于说话过于直率,触痛了当权者,结果中了个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无第一、二等),被任命为周至县尉。 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31岁试“书判拔萃科”及第,35岁又应制举及第,这就是他后来常常引为自慰的“三登甲乙第”和“六命三登科”,这也是他博取功名、步入仕途的经过。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