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

  俞樾曰:河上公注曰:“謂得道之君也。”則“善為士者”,當作“善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釋之。“上”與“士”形似而誤耳。

  謙之案:俞說非也。依河上公注,“善為士者”,當作“善為道者”。傅奕本“士”作“道”,即其證。畢沅曰:“‘道',河上公、王弼作‘士'。”案:作“道”是也,高翿本亦作“道”。馬敘倫曰:“後漢黨錮傳引作‘道',依河上注,蓋河上亦作‘道'字……譣文,‘道'字為是。今王本作‘士'者,蓋六十八章之文。”又案此句與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誼同,與下文“保此道者”句亦遙應。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蔣錫昌曰:史記老子列傳:“老子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皆此文“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之誼也。

  易順鼎曰:文選魏都賦張載注引老子曰:“古之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頌。”

  ……作“頌”者古字,作“容”者今字。……強為之容,猶雲強為之狀。

  陳柱曰:“頌”之籀文為“□”,則“容”亦古假借字,不必改。

  謙之案:“不可識”,範本作“不可測”,注雲“古本”。

  豫若冬涉川,

  嚴可均曰:河上“豫”作“與兮”,王弼作“豫焉”。

  羅振玉曰:“豫”,釋文:“本或作‘懊'。”“焉”,景福本作“兮”。景龍、禦注、敦煌丙本無“焉”字。

  李道純曰:“豫兮若冬涉川”,或雲“與兮”,或以下六句、三句無“兮”字者,非也。

  猶若畏四鄰,

  嚴可均曰:“猶”,河上、王弼作“猶兮”。

  王昶曰:諸本“猶”下亦有“兮”字,陸希聲至元本二句並與此同。

  羅振玉曰:景龍、禦注二本均無“兮”字。

  謙之案:葉夢得岩下放言上曰:“先事而戒謂之豫,後事而戒謂之猶。猶豫本二獸名。古語因物取義,往往便以其物名之,後世沿習,但知其義,不知其物,遂妄為穿鑿,未有不誤者。”今按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釋文引尸子:“猶,五尺大犬也。”說文犬部:“猶,玃屬。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又顏氏家訓書證篇:“猶,獸名也,既聞人聲,乃豫緣木,如此上下,故稱猶豫。”漢書高後紀“計猶豫未有所決”,師古曰:“猶,獸名也。爾雅曰:‘猶如□,善登木。'此獸性多疑慮,常居山中,忽聞有聲,即恐有人且來害之,每豫上樹,久之無人,然後敢下,須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決者稱猶豫焉。一曰:隴西俗謂犬子為猶。犬隨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故雲猶豫也。”“猶豫”一作“猶與”。史記呂後紀“猶與未決”,索隱:“猶,猿類也,卬鼻長尾,性多疑。”漢書霍光傳“不忍猶與”,注:“猶與,不決也。”又作“冘豫”。後漢書竇武傳注:“冘豫,不定也。”又高誘注呂覽作“由與”。王念孫讀書雜誌(卷四之一)謂:“猶豫雙聲字,猶楚辭之言夷猶耳,非謂獸畏人而豫上樹,亦非謂犬子豫在人前。”二說均可通,王說為勝。此雲若冬涉川者怯寒,若畏四鄰者懼敵,猶兮與兮,遲回不進,蓋因物而狀其容如此。

  儼若客,(儼兮其若客)

  嚴可均曰:河上、王弼“儼”下有“兮其”二字。

  王昶曰:河上公作“儼兮其若客”,王弼作“儼兮其若容”。案“客”字與下文釋、朴、穀、濁等四字為韻,作“容”者非也。

  陳柱曰:王弼本“客”作“容”。羅振玉云:“景福本作‘客',景龍、英倫、禦注諸本均作‘儼若客'。”柱按傅奕本亦作“儼若客”,作“客”者是也。客、釋為韻。作“容”者,因上文“強為之容”而誤耳。

  渙若□將釋,(渙兮其若淩釋)

  嚴可均曰:河上、王弼作“渙兮若冰之將釋”,下三句皆有“兮”字。

  羅振玉曰:景龍、英倫、禦注三本均作“渙若冰將釋”。

  武內義雄曰:敦本“釋”作“汋”。謙之案:遂州本亦作“汋”。

  劉師培曰:文子上仁篇作“渙兮其若冰之液”。疑老子古本作“液”。“將釋”二字,系後人旁記之詞,校者用以代正文。

  易順鼎曰:考工記弓人注:“液,讀為醳。”山海經北山經曰:“液,音悅懌之懌。”“醳”“懌”皆與“釋”通……顧命“王不懌”,馬本作“不釋”,是其證也。“液”音義與“釋”同,故可通用。

  蔣錫昌曰:說文:“釋,解也。”“液,水盡也。”冰可言解,而不可言水盡,誼固以“釋”為長。然“釋”古亦假“液”為之。禮記月令“冰凍消釋”,釋文:“釋,本作液。”是其例也。文子作“液”者,假字;老子作“釋”者,乃本字也。

  敦若樸,混若濁,曠若穀。

  嚴可均曰:禦注作“曠若穀,渾若濁”,河上作“曠兮其若穀,渾兮其若濁”。王弼與河上同,“渾”字作“混”。

  王昶曰:邢州本作“混若樸,曠若穀,混若濁”,句法與此同;“敦”作“混”,疑涉下文而誤。

  魏稼孫曰:“敦若朴”,“樸”八見,惟“鎮之”句,禦注作“朴”,餘作“撲”。嚴于“朴”、“樸雖小”、“之樸”三條,校“樸”“撲”字贅漏。按木旁隸字多借手,唐人行押更無一定,當著此最後一句,後校可省。

  謙之案:“混”與“渾”同。禦注、邢玄、慶陽、磻溪、樓正、室町、河上、顧歡、李道純、范應元各本均作“渾”。王念孫讀書雜誌卷九曰:“混、渾古同聲。”

  熟能濁以靜之?徐清。

  魏稼孫曰:碑皆以“熟”為“孰”,禦注“成之熟之”作“熟”,餘作“孰”,嚴失校。

  謙之案:古無“熟”字。“熟”,說文作:“孰,食飪也。”禮記禮運:“然後飯腥而苴孰。”漢書嚴安傳:“五穀蕃孰。”“孰”、“熟”可通用,加“火”乃後起字。公羊隱元傳:“王者孰謂?”論語:“孰不可忍也?”注:“誰也。”誰、孰亦一聲之轉。

  畢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或說作“止”者,與下“久”字為韻,當是也。

  安以動之?徐生。

  嚴可均曰:禦注作“安以久”,河上、王弼作“孰能安以久”。大典作“孰能安以”,無“久”字。

  武內義雄曰:敦、景、遂三本並無二“孰能”字。

  謙之案:此二句各本經文不同。傅本作:“孰能濁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而徐生?”範本上句少一“澄”字,下句同。廣明本作:“孰能濁以靜,動之以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以□□(“徐生”二字已泐)?”又“徐”字有寬舒遲緩之義。說文:“徐,緩也。”爾雅釋天李注:“徐,舒也。”釋地李注:“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濁以靜之,徐清”,與“安以動之,徐生”為對文。吳澄曰:“濁者,動之時也,繼之以靜,則徐徐而清矣。安者,靜之時也,靜繼以動,則徐徐而生矣。”

  保此道者,不欲盈。

  畢沅曰:高誘淮南子注云:“保,本或作服。”馬敘倫曰:按莊本淮南道應訓引“保”作“複”,汪本引同此。文子守弱篇引作“服”。倫謂“保”、“複”、“服”,之、幽二類通假也。

  蔣錫昌曰:保、複、服雖可通假,然應從莊本淮南作“複”。說文:“複,往來也。”段注□部曰:“返,還也。”“還,複也。”皆訓往而仍來,是複與返還誼同。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反即返。“複此道者,不欲盈”,猶言返此道者,不欲盈也。

  夫唯不盈,能弊複成。

  嚴可均曰:禦注作“故能弊不新成”,河上作“故能蔽不新成”,大典作“故能敝不新成”。按弼注“蔽,覆蓋也”,當與河上同。

  洪頤烜曰:“故能蔽不新成”,案“蔽”字與“新”對言之,“蔽”即“敝”字。下文“弊則新”,釋文作“蔽”。論語子罕“衣敝縕袍”,釋文:“弊,本作敝。”莊子逍遙遊篇“孰弊弊焉”,釋文:“司馬本作蔽。”古字皆通用。

  俞樾曰:“蔽”乃“敝”之假字。唐景龍碑作“弊”,亦“敝”之假字。永樂大典正作“敝”。“不新成”三字,景龍碑作“複成”二字。然淮南子道應篇引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故能弊而不新成。”則古本如此。但今本無“而”字,于文義似未足耳。

  易順鼎曰:疑當作“故能蔽而新成。”“蔽”者,“敝”之借字;“不”者,“而”之誤字也。“敝”與“新”對,“能敝而新成”者,即二十二章所雲“敝則新”,與上文“能濁而清,能安而生”同意。淮南道應訓作“故能蔽而不新成”。可證古本原有“而”字,“不”字殆後人肊加。文子十守篇作“是以蔽不新成”,亦後人所改。諸本或作“而不成”者,或作“複成”者,皆不得其誼,而以意改之,不若以本書證本書之可據也。

  謙之案:錢大昕曰:“‘故能蔽不新成',石本作‘能弊複成',遠勝他本。”是也。傅本作“是以能敝而不成”,脫一“新”字,與老子義相反。易說以“敝則新”證此文當作“故能蔽而新成”,其說亦較俞樾“寧損蔽而不敢新鮮”之說為勝。如陳繼儒老子雋,謂“能敝不新成者,不變不易,百年如一日矣”,真迂腐之極。惟譣文,“能蔽複成”,當與上文“複此道者不欲盈”句相應,則“蔽而新成”不如景龍、遂州及李榮、司馬光本作“蔽而複成”,為更與老子義相合也明矣。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通、容韻(東部),川、鄰韻(文、真通韻,川音春)。客、釋韻(魚部,釋,書入聲),朴、穀、濁韻(侯部,樸,旁木反,濁,宅木反)。清、生、盈、盈、成韻(耕部)。又奚侗、高本漢皆以客、釋、朴、穀、濁為一韻,姚文田以客、釋為一韻(五昔入聲),朴、穀、濁為一韻(六屋入聲)。高本漢“豫兮”作“懊兮”,“懊”與“猶”韻,“儼”與“渙”韻,“敦”與“混”韻。儼、渙實際非韻。“客”一作“容”,“釋”又作“汋”作“液”,皆韻。又“孰能濁以靜之,徐清”,“靜”上有“止”字,一作“澄”,“止”與下“久”字為韻,“澄”與下“清”字及生、盈、成為韻。又案此章碑本刪去“兮”字,致失五千言楚聲之妙,當以他本正之。譚獻複堂日記(五)稱:“易州石刻助語最少,論者以為近古。傅奕定本在石本前,語助最繁,疑皆失真,過猶不及。”正謂此也。顧炎武唐韻正卷五十二庚:“生”,所庚切,當作所爭。引老子:“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其蔽不新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右景龍碑本八十字,敦煌本注八十字(實七十九字),河上、王本九十七字,傅本九十八字,範本九十九字。河上本題“顯德第十五”,王本題“十五章”,範本題“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