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恕第九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伯常騫問於孔子曰:“騫固周國之賤吏也,不自以不肖,將北面以事君子,敢問正道宜行,不容於世, 正道宜行而出莫之能貴故行之則不容於世 隱道宜行,然亦不忍, 世亂則隱道為行然亦不忍為隱事 今欲身亦不窮,道亦不隱,為之有道乎?”孔子曰:“善哉子之問也。自丘之聞,未有若吾子所問辯且說也。 辯當其理得其說矣 丘嘗聞君子之言道矣,聽者無察,則道不入, 言聽者不明察道則不能入也 奇偉不稽,則道不信。 稽考也聽道者不能考校奇偉則道不見信此言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又嘗聞君子之言事矣,制無度量,則事不成,其政曉察,則民不保。 保安也政大曉了分察則民不安矣 又嘗聞君子之言志矣,□折者不終, □則折矣不終其性命矣 徑易者則數傷, 徑輕也志輕則數傷於義矣 浩倨者則不親, 浩倨簡略不恭如是則不親矣 就利者則無不弊。 言好利者不可久也 又嘗聞養世之君子矣,從輕勿為先,從重勿為後, 赴憂患從勞苦輕者宜為後重者宜為先養世者也 見像而勿強, 像法也見法而已不以強世也 陳道而勿怫。 怫詭也陳道而已不與世相詭違也 此四者,丘之所聞也。”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 欹傾 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則正,滿則覆。夫子喟然歎曰:“嗚呼!夫物惡有滿而不覆哉?”子路進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對曰:“以其不息,且遍與諸生而不為也。夫水似乎德, 遍與諸生者物得水而後生水不與生而又不德也 其流也則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而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綽約微達,此似察;發源必東,此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子貢觀於魯廟之北堂,出而問於孔子曰:“向也賜觀於太廟之堂,未既輟,還瞻北蓋,皆斷焉, 輟止觀北面之蓋斷絕也 彼將有說耶?匠過之也。”孔子曰:“太廟之堂宮,致良工之匠,匠致良材,盡其功巧,蓋貴久矣,尚有說也。” 尚猶必也言必有說

   孔子曰:“吾有所齒,有所鄙,有所殆。夫幼而不能強學,老而無以教,吾恥之;去其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舊言,吾鄙之; 事君而達得志於君而見故人曾無舊言是棄其平生之舊交而無進之之心者乎 與小人處而不能親賢,吾殆之。” 殆危也夫疏賢而近小人是危亡之道也

   子路見於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路出,子貢入,問亦如之。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 可謂士矣。”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

   子貢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臣從君命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 天子有三公四輔主諫爭以救其過失也四輔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也 千乘之國,有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也; 諸侯有三卿股肱之臣有內外者也故有五人焉 百乘之家,有爭臣三人, 大夫之臣有室老家相邑宰凡三人能以義諫諍 則祿位不替;父有爭子,不陷無禮;士有爭友,不行不義。 士雖有臣既微且陋不能以義匡其君故須朋友之諫爭於己然後不義之事不得行之者也 故子從父命,奚詎為孝?臣從君命,奚詎為貞?夫能審其所從, 當詳審所宜從與不 之謂孝,之謂貞矣。”

   子路盛服見於孔子。子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夫江始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 觴可以盛酒言其微 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風則不可以涉,非唯下流水多耶?今爾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以非告汝乎?”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自若也。子曰:“由志之,吾告汝,奮於言者華, 自矜奮於言者華而無實 奮於行者伐, 自矜奮行者是自伐 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智,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智,行至則仁,既仁且智,惡不足哉!”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披褐而懷玉,何如?” 褐毛布衣 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玉。” 袞冕文衣盛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