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王八年,魯成公來朝〔一〕,使叔孫僑如先聘且告〔二〕。見王孫說,與之語〔三〕。說言於王曰:“魯叔孫之來也,必有異焉。其享覲之幣薄而言諂,殆請之也;若請之,必欲賜也。魯執政唯強,故不歡焉而後遣之〔四〕;且其狀方上而銳下,宜觸冒人。王其勿賜。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願,是不賞善〔五〕也,且財不給〔六〕。故聖人之施舍也議之〔七〕,其喜怒取與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八〕,主德義而已〔九〕。”王曰:“諾。”使私問諸魯,請之也。王遂不賜,禮如行人〔一0〕。及魯侯至,仲孫蔑為介,〔一一〕王孫說與之語,說讓〔一二〕。說以語王,王厚賄之。
〔一〕 簡王八年,魯成十三年也。成公將與周、晉伐秦而朝也。
〔二〕 使僑如先修聘禮,且告周以成公將朝也。
〔三〕 說,周大夫也。
〔四〕 魯執政之人唯畏其強禦,難距其欲,故不歡悅而後遣之。
〔五〕 案:“不賞善”,攷異卷一:“內傳成十三年疏引國語作‘
賞不善’,是也。”
〔六〕 給,共也。
〔七〕 施,予也。舍,不予。
〔八〕 主,猶名也。
〔九〕 賞得其人,罰當其罪,是為德義。
〔一0〕如使人之禮,無加賜也。
〔一一〕在賓為介。介,上介,所以佐儀也。
〔一二〕說,好也。言蔑好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