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之逍遥游




  逍遥游 - 战国庄周先生所著,《庄子·内篇·逍遥游》。

  张学良 - 字汉卿,别号毅斋。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西安事变的主角。

  (说明)○ 表示 逍遥游译文(虚船子译)。

  △ 表示 张学良事迹。

  『』表示 张学良语录。

  ()表示 虚船子注解。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齐物论》

  『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张学良之逍遥游

  ○ 人要逍遥自在,不受束缚地游于天地之间。

  『我这个人不受操纵的。就连蒋先生想操纵我,我也不受操纵的。我要受操纵还有今天?』

  ○ 北海有一条大鱼,名叫鲲,进化成了鸟,名叫鹏,它的背有几千里,它的翅膀若垂天之云,这鲲鹏要飞到南海去繁衍生息。鲲鹏要飞翔的时候,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腾起九万里之高,一去就是六个月。

  『西望云天,不胜依依。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

  ○ 天看起来是蓝的,难道它真是蓝色的吗?不是啊,是因为我们离天太远,看不清的原因。所以不管是野马还是尘埃,凡是生物都以生息的方式繁衍,鲲鹏也不例外。

  蜩和学鸠笑话鲲鹏说:“我也决心飞到南海去,抢榆枋,如果一下飞不到,就停下来休息一会,你为何要腾起九万里之高然后再向南飞呢?”

  其实两只小虫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水要是不深,就不能载大船,风要是不大,就不能托起大翅膀,所以鲲鹏先凭图南之翼飞到九万里之高,才能借风力自由地飞翔。飞五里地,三顿饭的功夫就回来了,腹中还不空;飞一百里地,就要准备过一夜的粮食;飞一千里地,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两只未出过家门的小虫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

  △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学良早就对日本不满,既负家仇国恨,决定响应蒋介石的“南北统一”号召,把共和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将其父重臣、反对归顺南京的杨宇霆、常荫槐设计捕杀,实行“易帜”,服从南京政府的统治。就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发表“巧电”武装调停了中原大战。(图南之翼业已丰满)。

  『那时蒋先生差不多把北方的事完全交给我了。我常常自个儿说翻手做云,覆手做雨,差不多三分天下,不能说有其二,有其一了。北方事都交给我了,管理那么多个省。我那时才二十八、二十九岁。』

  ○ 有句俗话:知道少的不如知道多的,岁数小的不如岁数大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听说早上出生的菌不知道什么是晦朔,因为它的寿命不到一天;听说寒蝉不知道什么是春秋,因为它的寿命不到一年。这些是岁数小的。听说楚国南边有只龟,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听说古代有棵大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至今仍以最长寿闻名,大家要是与他比,不就只剩下悲哀了吗!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张作霖一死,他就是东北王了。若仅从比较的角度看,天下还有第二个能捉蒋介石、敢放蒋介石的人吗?)

  ○ 温泉对泉边的荆棘说:“你看人家鲲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并且到了南海。多了不起啊!你瞧那只斥鴳鸟,只在我的水面上点了两个波纹没掉下来淹着就得意了,仅仅能够避开你身上的刺没被扎着就骄傲了,多没出息啊!”

  斥鴳鸟笑着说:“他要去的是哪儿啊,我腾跃而上,不过几尺就掉下来了,翱翔于蓬蒿之间,这已是飞翔的极至了,他要去的是哪儿啊。”

  这就是小大之辩啊!

  所以说,才智可以胜任官职的人,品行称颂于乡里的人,道德让国君满意的人,以及能力获得国人赞誉的人,从各自的视角来看,按照各自的尺度来衡量,都是相似的!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视角来看张学良,即自我的视角,而不以他是大英雄,我们是小狗熊这样比较的视角去看。)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有了成绩就应该骄傲和自豪,而不应该虚伪地应和众人说:“我其实做的还很不够,还要加把劲儿。”)

  『我自己想我自己,我年轻时自己骄傲,经过几次大事:郭松龄倒戈,我父亲的死,这些大事我都度过。郭松龄倒戈是很难度过的事,而我父亲死是我最难度过的,内忧外患,我都得对付,那我也度过了。』

  (因成就体验喜悦)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鬼子进奉天。

  告急军书夜半来,

  开场锣鼓正相催。

  奉天已陷休回首,

  且抱娇娃舞一回。

  由于执行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张学良丢失东北四省,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这首诗是爱国诗人马君武发表在全国报纸上讽刺张学良的。不过张学良并未因此颓废,他把委屈埋到心里,侍机凭借图南之翼培积厚风。

  有诗为证:

  越大洋乘风破浪,等闲千堵冰障。

  人言英雄志无量,空余豪气万丈。

  将门子,百将战骁勇何惧敌囚旺。一马平荡。

  叹成命难违,请缨无路,长啸叹沦丧。

  道什么,外交可攘顽敌,国人急呼良将。

  问君此去何惆怅,蓄得青山树千丈。

  述衷肠,实难忘,永志塞外耻辱帐。

  慢动悲怆戕。青史无虚谎,黑白分明,笑对世谤。

  (《摸鱼儿·破浪西行》于凤至)

  (人不是为了别人的表扬而发奋努力,也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就垂头丧气,自卑自弃。)

  (正在肩负书山,脚涉题海,行走独木桥的莘莘学子们来读读《庄子》吧,金榜提名莫止步,名落孙山莫沉沦。那些只因为老师的几句不中耳的批评就欲寻短见的孩子,你们本应听听庄子之言,切莫再让含辛父母心痛。)

  (能伸必若鲲鹏击水凌云之将图南,能屈又宛如斥鴳自由翱翔于蓬蒿间,此方为大丈夫。)

  ○只要内和外的分界定下来,就能辩别出什么是荣辱,即使还没有什么建树,什么是真正的光荣,什么是真正的屈辱早已明了在心。

  『我与蒋先生冲突没旁的,就是这两句话,他要安内攘外,我要攘外安内。我俩冲突就为这件事,没旁的冲突,一点没旁的冲突。』

  (只要自己心里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荣辱,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 列子御风而行,当然好了,20天就能回来了。比致福者凭步行快多了。这虽然不必走道,但心中总还是有些牵挂的东西(比如可别遇到西北风或者恐怖事件,那就回不来了)。但是假如走在天地之间的正道上,又能辨别出正确的方向,再把人生目标定在无穷远的前方,那还有什么可牵挂的呢,那还怕什么呢!

  (天地间存在浩然之正气,能够辨别出它,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御六气之辩,凭它定能够潇洒人间游。)

  △ 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多次向蒋介石面陈结束内战、抗日主张,均遭蒋拒绝。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周年纪念,西安一万多大、中、小学生游行请愿,要求抗日。蒋介石竟在驻地临潼令军队布防,并要张、杨向学生动武镇压。张学良见事情危急,劝阻学生,并为学生的救国赤诚感动。12月12日,在张、杨二人对蒋介石作的最后劝说无效后,共同对蒋介石发起“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把愤怒化作力量)

  『 我这个人是这样的,好汉做事好汉当。当年这事开始时,我们就没说要把蒋先生怎么样。因此后来我与杨虎城俩几乎闹翻了,就是为这个事情。杨虎城怕了。

  我说:“咱们当年是怎么说的?如果你这样子是不是我们所不愿意的?反对内战,你是不是又惹起内战?你不是扩大内战吗?你为什么自己做的事与自己心里的愿违呢?你既然要怕,你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说:“你不用怕,我去负责任就行了。”

  我去南京时,我真决心去死啊!那南京可以把我枪毙啦。我自个儿说:“我要是我的部下这样子,我就把他枪毙了。”』

  (庄子认为:人是气会聚而生,死后又散作气,是回到原来的状态啊!所以对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 所以说:至人不顾自己,神人不要功绩,圣人不求名声。

  『 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我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好了,没有,我问心无愧,我没有私心。我敢给你说,我做那件事(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没做过与我私人地位、利益有关系的东西,我没有。假使我自个有地位利益就没有西安事变。我跟你说,我大权在握,富贵在手,我什么我都不要。』

  ○ 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还不把火把息掉,用它照明有这个必要吗!都已经下雨了,还在那儿抽水灌溉,用这么多河水还有必要吗!你许由只要站在我的位置上,天下自然就治理得很好了,我觉得自己还呆在这个位置上没有必要了,现在就把天下给你。”

  许由说:“你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轻松地就替代了你,我难道是为了名声吗?名者,实之宾也,难道我要去做客吗?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你回去休息吧,我没有什么可为天下所用的!”

  『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

  △ 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哪里将是张学良夫妇最后的归宿?张学良既没有选择天津,也没有锁定台湾,而是安排在美国的檀香山。

  『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

  ○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张学良扣留蒋介石后,有人劝他取蒋而代之。而张学良选择的是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并且在蒋介石亲口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后亲送蒋回南京。

  ○ 肩吾对连叔说:“我听接舆说话,大而无当,往而不返,他的言论就象银河一样不着边际,使我十分吃惊。前后出入太大,是不是不近人情啊?”

  连叔说:“他说什么了?” “他说:‘藐姑射之山上,住着位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他神情专注,能使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他是疯子,所以不相信这话。”

  肩吾答道。连叔评论道:“是不近于人情啊!”。

  对瞎子就别给他文章看,对聋子就别给他敲钟打鼓,难道只有形骸有聋和盲吗?不是啊,知也有聋和盲啊!看这俩人的谈吐,感觉就象未出过闺门的处女。至仁,至德,将旁礴万物当成一体。要是把世界破坏得一团糟,谁还会龌龊地把治理天下当成自己的事!至人,不伤害大自然,洪水齐了天也不会给他带来灾害;那要是大旱了如何?如果大旱了,金石熔化,土山烘干,都不需要另外加热,不正好可以铸铁和制陶吗?

  看,那飞扬的尘土不正是扬米时纷飞的米糠吗?尧和舜,谁愿意把整治万物当成事业呢!

  (当人类乱砍乱伐,大肆破坏大自然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大自然的报复,那就是洪水成灾,土地沙化。)

  (在中东,在利比亚,在嗒克拉玛干,在那些干旱少雨的沙漠中埋藏着大量的石油,现代工业的血液,这不正是大自然送给生活在那里人们的厚礼吗!)

  『小小的张学良,安能造此?此其天乎!此其天乎!』

  『微小如良者,个人一念之差而能引起如此之大乎?心哉!心哉!其力如斯乎?』

  『以前我跟我父亲南征北战,要我打什么,我就打什么。可是到我手里,你看我打过什么仗?我都是为中央统一,所以我说阎百川(阎锡山),他那时就没想到我。我武装调停中原大战,我有这个意思,你不听,我打你,中央要是不听,我就带你打中央。你明白我意思?我就是要中国停战,不要打仗。我实在是反对内战,反对透了。 我父亲后来不打(出关)也是我。我给我父亲痛哭流涕啊!

  我从河南回来,我在那个牧马集车站,因前面有红枪会,我火车停在那。我看到这事情我眼泪都掉下来。我在车站看到那人趴在地下,那老人啊,饿的。我把馒头扔给她,给她钱都不要啊,扔给她,她放在地上连土就抓起来吃。我说怎么这样?我就问她,你没子弟吗?没儿女?她说都给抓当兵去了,拉去了,跑的跑,逃的逃,剩下我们这些老的不能走,饿得没饭吃,这怎么?年年打仗。我自问,谁做的孽?自个自个儿打,今天跟你打,明天跟他打,明天又和,后天又不打。而打死的都是那佼佼者,剩下些无能后辈的请功受赏,要是真有意义的战争还可以,这种战争干什么呢?我父亲看我激动,教我不要打,休息几天,我痛哭反对啊!』

  (让哀伤激发道义)

  (十年内战把中国打得一团糟,谁还会以把抵御外敌入侵当成自己的事!十年动乱把中国搞得一团糟,谁还会把发展经济当成事业!所以不打内战,国家自然就强了;不搞动乱,排除对自由经济的各种干预和干扰,人民自然就富了。故曰:分饱小岗,合富华西。)

  ○ 说宋人到越卖帽子,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难道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后,觉得自己对天下已无所用,去藐姑射之山往见四子了吗?汾水的太阳啊!您怅然地丢下天下,去做神仙了吗?

  『孽子孤臣一穉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张学良将军与世长辞了,中国今后不再需要他了吗?)

  ○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之成,接出的大葫芦有五石容积,用它盛酒,太沉举不起来,把它刨开做成瓢,舀一瓢水,没几步就因为太沉,坠落在地上,水全撒了。我觉得它没什么用,就把它给砸了。”

  庄子说道:“你本来就不会用大的东西啊!你为什么不考虑把这葫芦当成船,让它浮在江湖之上,却只在考虑这葫芦能盛什么呢!你还是不开窍啊!”

  (请看张学良是如何用大的)

  『(西安事变对蒋)好像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我给它擦一擦,我再给它开开,更让它亮。』

  『那是个泥菩萨,首领就是个泥菩萨,我把这泥菩萨已经扳倒了,我自然把这泥菩萨扶起来。神有灵,拿我脑袋疼,我不能不给他磕头,我不能不给他磕头。我对蒋先生,到南京我一样是请罪,那他既然答应了,“你去吧(指放蒋)。”当时我不说,现在,我可以说,他答应了。他后来也真是做了,他没说假话:“我不剿共了,我不剿共,跟共产党合作。”』

  (道行之而成!天下的道没有死胡同,这条道走不通,可以走那条道。劝之不成,可以抓之,抓之成了,可以放之。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

  『诸位要知,我们谋国只应论事不能论人。一般不识大体的人,或者说我们的举动或者有犯上之嫌,若就事论,试问全国四万万五千万民命重,还是蒋委员长一时之身体自由重?我们也曾用过种种的方法,请求蒋委员长即刻领导起来抗日,不要摧残民气。他始终不听,我们才不得已而行权,我们的心地是绝对纯洁,我们的方法是绝对正当,如有反对者,必为全国民众听唾弃,结果必归失败的。』

  ○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它根大臃肿不中绳墨,而树枝卷曲不中规矩。把它放在路上,木匠根本都不看。今天你说你会用大,可是这树似乎用在哪儿也不合适啊。”

  庄子说:“你没看见过黄鼠狼吗?卑身而伏,等待不注意的小动物;可要是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一定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了。再比如有只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可是它却逮不到一只老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植树造林,环保意识),没事时就在下面乘凉,或者把它的树根当成床,躺在上面逍遥自在。这样既不损害刀斧,也不破坏自然,虽然没有什么用,又有什么困苦呢!”

  △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逮捕了张学良。军事法庭判张十年徒刑。旋又被蒋特赦,交军委“严加管束”。辗转幽禁于大陆南京、雪窦山(浙江奉化)、黄山(安徽歙县)、江西萍乡、湖南的彬州和沅陵、贵州的修文和开阳。大陆易手前的1947年春,又被蒋介石带往台湾软禁。老蒋将死,谓小蒋(蒋经国):“此笼中虎,不可放归。”又历小蒋至李登辉主政台湾,从38岁失去自由,到83岁始得自由。

  (蒋介石视张学良为笼中虎,虽是大材,但不中绳墨,不守规矩,于是囚之牢笼,意欲玩弄于股掌之中;反观张学良,既然失去自由,已为无用之才,何不读书于书房,浇灌于花房,没事时听听京剧,抑或逍遥于麻将桌旁。)

  (以快乐促进健康)

  『假如国家要用到我,虽然我90岁了,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好事我不干,假使那事没人能干,没人敢干,我干。』(壮心未老)

  (人的身可能不自由,但人的心可以始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人的身逐渐变老,但人的心可以永远年轻。)

  『一生凭道义,何处不新春。』

  (是庄周化身成学良搞了西安事变,还是学良化身成庄周写了逍遥游呢?这事好像很蹊跷?)

  『 温酒常邀名将,

  焚香爱读道书。

  两字听人呼不肖,

  半生误我是聪明。 』(张学良作于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