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义 故最为贵




  荀子在人类一愜 他物类之间划出了最为明确的界限。这个界限不仅是根据人类的需要,而且是顺着自然界演变的程序划出的,具有深麝香的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在这里,荀子按照自然界发展的前后顺序,将万物分为四个类别:一类是无生物,以水火为代表;一灰是植物,以草木为代表;一类是动物,以禽兽为代表;一类为高级动物,即人类。认为人类除了具有其他三类所具有的属性之外,还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属性,这就是辨别自己应当怎么做和不应当怎么做的理性票准,亦即“义”。在他看来,“义”是人类的标志,人类的象征,是人之气以高于其他物类,之所以最为尊贵的原由;而义在付诸于实施时,则表现为“礼”,所以有时候他又以“礼”或“礼义”为人类的标志,人类的象征。
  我们在谈及于此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是,荀子不仅划分出了人类与其他物类的界限,提出了人之所以尊贵的原因,而且讲出一套道理,并将这一道理与天地的运行变化联系起来,与天地运行的法则联系起来,与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联系起来,由此将老子的思想纳入到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其二是,荀子在容纳老子思想的同时,激烈批评了孟子的观点,认为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即不论不类,没有道理,没有根据。这一纳一批,在儒家内部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一变革的突出特点,在人格自尊的观念上,表现为从人的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上看待人的伟大和尊贵。就这一点而言,突破了儒家的思维局限,带上了道家的色彩。
  下面就此做一分析。
  荀子首先论述“礼义”如何人“最为天下贵”。他说: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利,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定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百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也就是说,“礼义”之所以使人伟大和尊贵,那是因为它使人由弱小变得强大了起来,使人具备了支配和驾驭其他物类的能力。
  人原本是很弱小的,不像牛那么有力,不像马那样善驰,然而人却能驱使牛,驾驭马,让牛马为自己服务。为什么?因为人能结为群体,发挥群体的力量,化弱小为强大。人之所以能结为群体,群体的力量,那是因为每个人在群体之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和名分,能和谐相处。每个人之所以能在群体之中各有自己的地位和名分,和谐相处,那是因为他有道德意识,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就是“礼义”。
  由此可见,礼义是人之所以强大、所以伟大、所以尊贵的原由。
  “礼义”是由何而来的?
  荀子认为,它不是人先天带来的,而是圣人制定的,君王制定的,或者说是圣王制定的。他说: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辞书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还说: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
  这里的“伪”,指人为造作。荀子认为,礼义不是人类天生就有的原本真性,而是人为造作的,所以称其为伪。
  在荀子看来,原本制作礼义的人君是圣人,所以有时称其为“圣王”,有时称其为“圣人”。
  这几段话是说,人的名分是维护群体的根本,而名由人君管理的,所以,人君是维护群体的关键。
  人君是如何管理名分的呢?是用礼义和法度管理的。由于人的原本之性是自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限制,人和人在一起,就会发生利益的纷急。一旦发和纷争,就会消弱群体的力量,人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圣君便以礼义来确定不同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以礼义来确定不同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行为,并用法度强制执行。
  圣人根据什么制作礼?
  荀子认为,根据大道。
  他在上面所引“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一句之后,紧拉着说:
  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又说: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执,道之以道,中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辩执恶用预先备有矣哉!
  其意是说:百姓很容易统一于道而却很难懂得道是什么,所以明智的君王总是用威势来统治百姓,以大道来诱导百姓,以命令来限制百隆,以言语来表扬百姓,以刑罚来禁止百姓。所以百姓顺从大道而风化,就像受到了神奇力时不时的驱使,哪里还用得着辨别形势呢!
  “道之以道”,也就是依据大道来制定礼义,以礼义来诱导百姓。
  什么是大道?
  荀子认为,大道就是宇宙之中普遍的法则,一切事物都须遵行的法则;把它运用于人世,也就是人们应该遵行的法则,人们必须遵行的法则。他说:
  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辩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辩乎天地,明察乎日月有,总要万物于风雨,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若此则谓大圣矣。
  由此可见,这里的“大道”是指天地万物普遍法则,是指宇宙的法则。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说它是“所以变化遂万物也”,亦即变化的根据和万物的成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说“是故其事大辩乎天地,明察乎日月,总要万物于风雨”,也就是说,圣人按照它行事,则能知晓天地的运行、日月遥交替,把握万物的变化、风雨的终始。
  有鉴于此,所以荀子用“道”来解释“衡”。他说: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何为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呆道而可非道。
  其意是说:人心如果有了主观的意念,就会遮蔽住自己的眼睛。眼睛被主观意念遮蔽住了,就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将心境打扫干净,当万物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心中要悬挂一个衡量事物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道。荀子认为,心中有了道,就可以辩明是非。
  这也是以道为万物的准则,亦即以道为客观世界的法则,以道为宇宙的法则。
  不过荀子在这里在它的身上另加了一层意义,那就是除了它的客观性外,又赋予了它主观性,即人对它人认识。
  大道既然是天地万物普遍法则,那么人在自己的行动中也是应该遵循的,也是必须遵循的。所以荀子把宇宙的法则引入入巨,将人所必须遵行的法则也称为道。他说:
  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
  这里所说的“道”,便是指人须遵循的法则;这里所说的“守道”,便是指按照人巨的法则行事;这里的“道人”,是指循道而行的人;这里的“非道之人”,是指违背大道的人。
  “心知道然后可道”,是说人体悟到了宇宙大道之后也就懂得了人世正道。
  正如此思考的基础上,荀子又进一步对道做了划分。在他看来宇宙大道只有一个,但是表现在各种事物之中,具体形式又有不同: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道表现为四时的变化,地道表现为万物的汇聚,人道表现为礼义的实施。
  他说: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的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为中?曰:
  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之所道也。
  也就是说,人道是宇宙大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它不是独立于宇宙大道之外的法则;另一方面,它又与其他物类的法则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就具体的表现形式而言,它是“礼义”。
  有鉴于此,所以荀子又说:
  礼者,人道之极也。
  圣人又是如何根据宇宙大道制定出礼义的呢?
  荀子认为,是在人生供求关系的调节中制定的。他说: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共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也就是说,礼义是以人生供求的统一与协调为杠杆制定出来的:一方面不使人的欲求超过物质供的可能性,一方面不使物质供给乏于人的欲望需求,欲求与供相互制约,相互捉进,这就是制定礼义的原则。
  这样的原则与宇宙大道有什么关系?
  荀子在下面的论述中间接做出了回答。他说: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辩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又说:
  圣人者,以已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
  也就是说,宇内万物都是在两两相对、两两相合的关系中得以成就和得以发展的,这也就是所谓宇宙的普遍法则,这也就是所谓宇宙之大道,这就是圣人观察事物、成就事物所遵循的统一的准绳。天与地相合,产生了万物;限与阳相合,产生了变化。圣人正是参照天地、阴阳两两相合这样的宇宙法则看待人巨的。所以他将人的本始材料与人的后天文理合在一起来成就人巨的,所以他将人的本始材料与人的后天文理合在一起来成就人巨。人的本始材料是什么?是人的物质欲求,人生下来就要吃要喝,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后天文理为造作,所以称为“伪”。圣人造作礼义,正是要弥补人类的先正不足,使人类的先天材料与后在文理合而成对。
  由此可见,造作礼义正是圣人遵循宇宙大道的表现。
  由此可见,荀子所说的人道,是由宇宙大道引中而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将荀子的人格自尊理论做一归纳了:
  其一,人最为天下贵,因为人有礼义,这是与禽兽的根本区别。
  其二,礼义不是人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由圣人创制的。
  其三,礼义并非是圣人凭空臆造的,而是遵循着宇宙大道创制的。
  由此,礼义是宇宙大道的体现,人格自尊具有宇宙论的基础。
  这样一来,荀子的人格自尊理论,虽然仍以儒家的礼义为标志,但是却远远超越了也孔孟的理论体系。在他树起的旗帜上有两大特殊的标识:
  其一是,人格尊严是后在造就的。孔子的学说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一点,而孟子的学说恰好与此相反,认为是先天就有的。
  其二是,人格尊严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有关。在荀子看来,人是宇宙中的一个物类,但他不是一般的物类,而是一种有智慧的物类,能辩别事物,能体悟大道,能以大道为指导来管理身身,能以大道为指导来成就万物,能将自己的心境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参与天地的体育,所以最为天一贵。他不但像道家一样,站在这样的角度待人,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尊贵地位,而且也像道家那样,从这样的角度称人为“大人”。
  下面这偄话可以说是荀子人格自尊理论的集中表述。他说: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是之谓大人。
  “虚壹而静”,指虚空,专一、平静的心境。
  虚空就可以接受新事物,专一就不妨碍接受新事物,平静就不会干扰接受新事物,所以做到“虚壹而静”也就会心灵、目明、耳聪,为认识客观世界创造前提条件,所以说它“谓之大清明”。
  这段 说,只要做到虚壹而静,就能无物不见,无理不明,无言不信,就能将天地日月有、宇宙万物尽收入心中,就能通晓大道,总理天下,也日月相参,与八极同大。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人是大人。
  由此可见,这种人格自尊的理论,是引道入儒的结晶,是道家人格自尊观念在儒家理论体系中的嫁接和再现。它的创立,恰恰说明了道家人格自尊观念的强大生命力。从此之后,儒家的人格自尊理论梁上道家的理论色彩,总是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体会,并以此来熏梁着中国人的心灵,以此来陶冶着中办的性情。
  比如大约成于战国末期的儒家典籍《礼运》说:
  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昧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又如汉代硕儒董促舒在《春秋繁露》中说: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起于天至于人而毕,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不管他们对人的具体理解如何,都将人与天地并列,都以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出发点来树立人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