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硕儒的高扬奠基




  从汉代开始,儒家学者特别推崇《周易》,将《易经》和《易传》合为一体,作为遵从的经典,并放在《诗》、《书》、《礼》、《乐》、《春秋》之前,尊为六经之首。
  由此,《易传》从老子那借来的思维方式传入了儒家,《易经》作者们用老子的思维方式解说人生,在儒家学者的脑海中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特别是到了宋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成了儒家学者的基本定式。每当他们在谈人的时候,无论是谈人性,还是谈人生,无论是谈人心,还是谈人行,总是要从人的源头,从宇宙那里寻找根据,总是要把它们归结为“天道”,归结为“天理”,而他们所说的“天道”和“天理”,也就是《易经》作者从老子那里借用的道。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儒家师祖孔子大不相同,而更像老子,虽然他们自己并不承认。
  
  比如北宋五子,南宋朱陆,明清之际的王船山等,除了王阳明心学一派之外,宋代以降的著名大儒,莫不如此。他们都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生的准则,就这一点而言,他们都是儒家,可是又都认为,仁义礼智信来源于天,来源于道:正因为宇宙有道,天有天道,所以人才有人道;正因为宇宙有理,天有天理,所以人才有世礼;仁义礼智信是宇宙之道、宇宙之理、天道、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就其以宇宙之道解说人生之道的思维方式而言,又可以说他们是宋明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