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隐身不如隐心 —《庄子·外篇·缮性》解读




  从前有一拨人叫做隐士,他们虽然生活在当代,心里却恋着过去的日子,总想回到过去。每天,他们在聊天时谈论过去,在吃饭睡觉时想着过去,在生儿育女后又向他们灌输过去比现在更美好的观念。

  在隐士的眼中,过去的人们心灵单纯,生活在混沌鸿蒙、淳风未散的环境,日子恬和而安宁。他们对古代有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想想看,那可是一片净土: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池塘边种满桑树和竹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偶尔听到几声淘气的鸡鸣狗叫。当时的人们与世无争,安静地耕作劳碌。

  时间长了,他们实在忍受不住思念的煎熬,最后抛弃当今社会,从城乡退到郊野,再退到山林,他们把自己藏了起来。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国家推行仁义后,隐士们所谓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因为推行仁义,民众里就出现了两种人,一种是懂得仁义的,另一种是不懂得仁义的。这么一来,懂仁义的人开始和不懂仁义的人对抗,而那些根本没听说过仁义为何物的平民百姓则成为了攻击对象。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仁义普及运动开始了,大凡无“礼”之徒均遭祸害。有了仁义,世间也有了好人与坏人之分。而那些一心归山的隐士们被划入了反叛者之列。

  懂仁义的人对皇帝说:“那些无礼的隐士们缺少文化,不懂知识,终有一天会造反的,到那时皇上的性命可就难保了。”皇帝一听,顿时怒起,立即下令追杀全天下间所有隐士,并声称要“宁杀错,勿放过”。

  隐士们得知消息,左思右想后纷纷加练武功以恢复身手。他们想,差点荒废的隐身术终于有了施展之地,而这次是为了保命。

  有些隐士水性很好,当皇帝带着士兵风风火火地杀到时他们藏到了湖泊里,用芦苇呼吸,蜷缩在水底,细心打听陆地的消息。没多久,皇帝带着士兵走了。但不多久他们又回来了,与上次不同的是,他们的身后多了几千头大象。皇帝吩咐士兵驱使大象把湖水吸干,于是那些藏得严密的隐士们一一暴露,最终无一幸免。

  有些隐士会爬树,蹲在高高的树梢上偷听树底下的消息。皇帝带着部队杀来了,士兵用弓箭朝树冠乱射一通后毫无所获。隐士们取得了小胜利。没想到,皇帝一怒之下一把火把山林全烧了,那些死守树梢的隐士也被烧死。

  皇帝的歼灭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隐士越来越少,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号称自己懂得仁义。直到有一天,隐士里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

  他叫无名。看着皇帝带着队伍浩浩荡荡杀来,他就把鸡粪抹在脸上,换上最破的衣服,挑上残缺不全的扁担,恍惚地迈着步子朝队伍走去。皇帝看到他皱了皱眉头,心想:这是何许人也?天下间竟有如此丑陋的男人?真是又丑又臭。

  无名在皇帝面前下跪,低声问:“皇上万岁,请问您需要红薯吗?我地里就剩下这么点红薯了,皇上远道而来,草民希望能帮皇上做点什么。”皇帝看了看他筐里的几块破红薯,一时仁义当道,大发慈悲,让手下给了他一两银子。无名高兴地收下,还倒找给皇帝二两银子。皇帝看着找回来的二两银子,不禁笑了笑,心想:有些人就是没脑子,不说他贱都不行。

  于是,皇帝和他的队伍从无名身旁浩浩荡荡地飞驰而过,谁也没有刁难他,他也因此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隐士。

  《缮性》告诉我们,做隐士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做聪明的隐士。躲得过耳朵、眼睛的算计不算本事,躲得过凶狠人心的算计,那才叫本事。只懂隐藏自己的身体却不懂隐藏内心的隐士是可怜的,最终会招致杀身之祸。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言辞都牢牢隐藏起来的人才是真的隐士。

  当然,庄子也并非是教人隐藏自己的智慧不发挥,而是建议大家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发言。大局不明、天下混乱之际,随便开口就等于自杀。

  所以,比起等待时机,把握时机更重要;而比起把握时机,懂得选择时机则更为重要。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展露聪明智慧,才能做到真正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知道,最厉害的杀手往往得手于最后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