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注疏卷之十五




河 南 郭 象 注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

外篇天道第十三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

 〔疏〕運,動也,轉也。積,滯也,蓄也。言天道運轉,覆育蒼生,照之以日月,潤之以雨露,鼓動陶鑄,曾無滯積,是以四序回轉#1,萬物生成也。
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
 〔疏〕王者法天象地,運御群品,散而不積,施化無方#2,所以六合同歸,八方款附。
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注〕此三者,皆恣物之性而無所牽滯也。
 〔疏〕聖道者,玄聖素王之道也。隨應垂逵,制法立教,舟航有識,拯濟無窮,道合於天,德同於帝,出處不一,故有帝聖二道也。而運智救時,亦無滯蓄,慈造弘博,故海內服也。

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3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注〕任其自為,故雖六通四辟而無傷於靜也。
 〔疏〕六通,謂四方上下也。四辟者,謂春秋冬夏也。夫唯照天道之無為,洞聖情之絕慮,通六合以生化,順四序以施為,以此而總萬乘,可謂帝王之德也。任物自動,故日自為;晦進韜光,其猶昧閤,動不傷寂,故無不靜也。
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
 〔注〕善之乃靜,則有時而動也。
 〔疏〕夫聖人之所以虛靜者,直置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亦不知靜之故靜也。若以靜為善美而有情於為靜者,斯則有時而動矣。
萬物無足以繞心者,故靜也。
 〔注〕斯乃自得也。
 〔疏〕妙體二儀非有,萬境皆空,是以參變同塵而無喧撓,非由飭勵而得靜也。

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4准,大匠取法焉。

 〔疏〕夫水,動則波流,止便澄靜,懸鑒洞照,與物無私,故能明燭鬚眉,清而中正,治諸褒#5枉,可為準的,縱使工任之巧,猶須放水取平。故《老經》云,上善若水。此舉喻前之義。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
 〔注〕夫有其具而任其自為,故所照無不洞明。
 〔疏〕夫聖人德合二儀,智周萬物,豈與夫無情之水同日論邪。水靜猶明燭鬢眉,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是以鑒天地之精微,鏡萬物之玄蹟者,固其宜矣。此合譬也。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6,
 〔注〕凡不平不至者,生於有為。
 〔疏〕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四者異名同實者也。欺為之美,故具此四名,而天地以此為平,道德用玆為至也。
故帝王聖人休焉。

 〔注〕未嘗動也。

 〔疏〕息慮,於靜#7。

休則虛,虛則實,實者倫#8矣。

 〔注〕倫,理也。〔疏〕既休慮息,則自與虛空合德;與虛空合德,則會於真實。會於真實之道,則自然之理也。
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
 〔注〕不失其所以動。
 〔疏〕理虛靜寂,寂而能動,斯得之矣。
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
 〔注〕夫無為也,則莘才萬品,各任其事而自當其責矣。故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此之謂也。
 〔疏〕任事,臣也,言臣下各有任職之事也。夫帝王任智,安靜無為,則臣下職任,各司憂責。斯則主上無為而臣下有事,故冕旎垂目而不與焉。
無為黝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
 〔注〕俞俞然,從容自得之貌。
 〔疏〕俞俞,從容和樂之貌也。夫有為滯境,塵累所以嬰其心;無為自得,憂息不能處其慮。俞俞和樂,故年壽長矣。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注〕尋其本皆在不為中來。
 〔疏〕此四句萬物根原,故重舉前言,結成其美#9也。
明此以南鄉,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
 〔疏〕夫揖讓之美,無出唐處;君臣之盛,莫先堯舜;故舉二君以明四德,雖復南北兩面,而平至一焉。
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
 〔注〕此皆無為之至也。有其道為天下所歸而無其爵者,所謂素王自貴也。
 〔疏〕用此無為而處物上者,天子帝堯之德也,用此虛淡而居臣下者,玄聖素王之道也。夫有其道而無其爵者,所謂玄聖素王,自貴者,即老君尼父是也。
以此退居而閒游江海,山林之士服;

 〔疏〕退居,謂晦邇隱處也。用此道而退居,故能游飯山水,從容閑樂,是以天下隱士無不服從,即巢許之流是也。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注〕此又其次也。故退則巢許之流,進則伊望之倫也。夫無為之體大矣,天下何所不為哉。故主上不為冢宰之任,則伊呂靜而司尹矣;冢宰不為百官之所執,則百官靜而御事矣;百官不為萬民之所務,則萬民靜而安其業矣;萬民不易彼我之所能,則天下之彼我靜而自得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下及昆蟲,孰能有為而成哉。是故彌無為而彌尊也。
 〔疏〕進為,謂顯述出任也。夫妙體無為而同塵降述者,故能撫蒼生於仁壽,弘至德於聖朝,著莫測之功名,顯阿衡之功績。是以天下大同,車書共執,盡善盡美,其唯伊望之倫乎。

靜而聖,動而王。

 〔注〕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無為也而尊,

 〔注〕自然為物所尊奉。

 〔疏〕其應靜也,玄聖素王之尊;其應動也,九五萬乘之貴;無為也而尊,出則天子,處則素主。是知道之所在,孰敢不貴也。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注〕夫美配天者,唯樸素也。
 〔疏〕夫淳樸素質,無為虛靜者,實萬物之根本也。故所尊貴,孰能與之爭美也。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
 〔注〕天地以無為為德,故明其宗本,則與天地無逆也。
 〔疏〕夫靈府明靜,神照潔白,而德合於二儀者,固可以宗匠蒼生,根本萬有,冥合自然之道,與天和也。
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
 〔注〕夫順天所以應人也,故天和至而人和盡也。

 〔疏〕均,平也。調,順也。且應感無心,方之影響,均平萬有,大順物情,而混進同塵,故與人和也。

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注〕天樂適則人樂足矣。
 〔疏〕俯同塵俗,且適人世之歡;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樂也。
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整萬物而不為戾,
 〔注〕變而相雜,故曰羹。自聖耳,非吾師之暴戾。
 〔疏〕聖,碎也。戾,暴也。莊子以自然至道為師,再稱之者,歎美其德。言我所師大道,亭毒生靈,假令聖萬物,亦無心暴怒,故素秋搖落而彫零者不怨。此明雖復斷截而非義也。
澤及萬世而不為仁,
 〔注〕仁者,兼愛之名耳;無愛,故無所稱化。
 〔疏〕仁者,偏愛之進也。言大道開闔天地,造化蒼生,慈澤無窮而不偏愛,故不為仁。

長於上古而不為壽,

 〔注〕壽者,期之遠耳;無期,故無所稱壽。

 〔疏〕豈但長於上古,抑乃象帝之先。既其不滅不生,亦復何夭何壽。郭注云,壽者,期之遠耳。
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
 〔注〕巧者,為之妙耳;皆自爾,故無所稱巧。
 〔疏〕乘二儀以覆載,取萬物以刻彫,而二儀以生化為功,萬物以自然為用。生化既不假物,彫刻豈假他人。是以物各任能,人皆率性,則工拙之名於斯滅矣。郭注云,巧者,為之妙。
此之謂天樂。
 〔注〕忘樂而樂足。
 〔疏〕所在任適,結成天樂。
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疏〕既知天樂非哀樂,則知生死。無生死故其生也同天遣之運行,其死也混萬物之變化也。

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

 〔疏〕妙本虛凝,將至陰均其寂泊;應述同世,與太陽合其波流。

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
 〔疏〕德合於天,故無天怨;行順於世,故無人非;我冥於物,故物不累我;我不負幽顯,有何鬼責也。
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
 〔注〕動靜雖殊,無心一也。
 〔疏〕天地也,結動靜無心之義也。
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
 〔注〕常無心,故王天下而不疲病。
 〔疏〕境智冥合,謂之為一。物不能撓,謂之為定。祇為定於一心,故能王於萬國。既無鬼責,有何禍祟。動而常寂,故魂不疲勞。
一心定而萬物服。
 〔疏〕一心凝寂者類死灰,而靜為躁君,故萬物歸伏。
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

 〔注〕我心常靜,則萬物之心通矣。通則服,不通則叛。

 〔疏〕所以一心定而萬物服者,祇言用虛靜之智,推尋二儀之理,通達萬物之情,隨物變轉而未嘗不適,故謂之天樂也?
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注〕聖人之心所以畜天下者奚為哉?天樂已。
 〔疏〕夫聖人之所以降逵同凡,合天地之至樂者,方欲畜養蒼生,亭毒韋品也。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
 〔疏〕王者宗本於天地,故覆載無心;君主於道德,故生而不有;雖復千變萬化而常自無為。盛德如此,堯之為君也。
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
 〔注〕有餘者,間暇之謂也。
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
 〔注〕不足者,汲汲然欲為物用也。欲為物用,故可得而臣也,及其為臣,亦有餘也。

 〔疏〕不足者,吸汲之辭。有餘者,閒暇之謂。言君主無為,智照寬曠,御用區宇,而閒暇有餘;臣下有為,情慮狹劣,各有職司,為君所用,匪懈在公,猶恐不足。是知無為有事,勞逸殊塗。
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
 〔注〕夫工人無為於刻木而有為於用斧,主上無為於親事而有為於用臣。臣能親事,主能用臣;斧能刻木而工能用斧;各當其能,則天理自然,非有為也。若乃主代臣事,則非主矣;臣秉主用,則非臣矣。故各司其任,則上下咸得而無為之理至矣。
 〔疏〕無為者,君德也;有為者,臣道也。若上下無為,則臣僭君德;上下有為,則君濫臣道。君濫臣道,則非主矣;臣僭君德,豈曰臣哉。於是上下相混,君臣冒亂,既乖天然,鈴招危禍。故無為之言,不可不察。無為,君也。古之人貴夫無為。郭注此文,甚有辭理。

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注〕無為之言,不可不察也。夫用天下者,亦有用之為耳。然自得此為,率性而動,故謂之無為也。今之為天下用者,亦自得耳。但居下者親事,故雖舜禹為臣,猶稱有為。故對上下,則君靜而臣動;比古今,則堯舜無為而湯武有事。然各用其性而天機玄發,則古今上下無為,誰有為也。
 〔疏〕夫處上為君,則鈴須無為任物,用天下之才能;居下為臣,亦當親事有為,稱所司之職任;則天下化矣。斯乃百王不易之道。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
 〔疏〕謂三王五帝淳古之君也。知照明達,籠落二儀,而垂拱無為,委之臣下,知者為謀,故不自慮也。

辯雖彫萬物,不自說也;

 〔疏〕宏辮如流,彫飾萬物,而付之司牧,終不自言也。

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

 〔注〕夫在上者,息於不能無為而代人臣之所司。使咎絲不得行其明斷,后稷不得施其播植,則韋才失其任而主上困於役矣。故冕流垂目而付之天下,天下皆得其自為,斯乃無為而無不為者也,故上下皆無為矣。但上之無為則用下,下之無為則自用也。
 〔疏〕藝衍才能冠乎海內,任之良佐而不與焉,夫何為焉哉?玄默而已。故《老經》云,是謂用人之力。
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
 〔注〕所謂自爾。
 〔疏〕天無情於生產而萬物化生,地無心於長成而萬物成育,故郭注云,所謂自然也。
帝王無為而天下功。
 〔注〕功自彼成。
 〔疏〕王者同兩儀之含育,順四序以施上,任萬物之自為,故天下之功成矣。

故曰莫神於天,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

 〔疏〕夫日月明晦,雲雷風雨,而蔭覆不測,故莫神於天。囊括川原,包容嶽瀆,運載無窮,故莫富於地。位居九五,威跨萬乘,日月照臨,一人總統,功德之大,莫先王者。故《老經》云,域中四大,王居其一焉。
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
 〔注〕同乎天地之無為也。
 〔疏〕配,合也。言聖人之德,合天地之無為。

此#10乘天地,馳萬物,而用人旱之道也。
 〔疏〕達覆載之無主,是以乘馭兩儀;循變化之往來,故能驅馳萬物;任黔黎之才用,用人韋之道也。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
 〔疏〕本,道德也。末,仁義也。言道德淳樸,治之根本,行於上古;仁義澆薄,治之末藝#11,行於下代。故云,本在於上,末在於下也。

要在於主,詳在於臣。

 〔疏〕要,簡省也。詳,繁多也。主道逸而筒要,臣道勞而繁冗。繁冗,故有為而奉上;簡要,故無為而御下也。
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
 〔疏〕五兵者,一弓,二受,三矛,四戈,五戰也。運,動也。夫聖明之世,則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則偃文修武。偃文修武,則五兵動亂;偃武修文,則四民安業。德之本末,自此可知也。
賞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
 〔疏〕賞者,軒冕榮華,故利也。罰者,誅殘戮辱,故害也。辟,法也。五刑者,一劓,二鯨,三刖,四官,五大辟。夫道喪德衰,浮偽日甚,故設刑辟以被黎元,既虧理本,適為教末也。
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
 〔疏〕禮法者,五禮之法也。數者,計算;度者#12,丈尺;形者,容儀;名者,字諱;比者,校當;詳者,定審。用此等法以養蒼生,治乖淳古,故為治末也。

鍾鼓之音,羽旎之容,樂之末也;

 〔疏〕樂者,和也。羽者,烏羽;旎者,獸毛;言釆鳥數之羽毛以飾其器也。夫帝王之所以作樂者,歌下#13調陰陽,上和時俗也。古人聞樂即知國之興亡,治世亂世,其音各異。是知大樂與天地同和,非羽毛鍾鼓者也。自三代以下,澆浪薦興,賞鄭衛之淫聲,棄雲韶之雅韻,遂使羽毛一文采,盛飾容儀,既非咸池之本,適是濮水之末。
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
 〔疏〕絰者,實也。衰,摧也。上曰衰,下曰裳。在首在腰,二俱有絰。隆殺者,言禮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總麻五等,哭泣衣裳,各有差降。此是教述外儀,非情發於衷,故哀之末也。
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
 〔注〕夫精神心衍者,五末之本也。任自然而運動,則五事之末不振而自舉也。

 〔疏〕衛,能也;心之所能,謂之心衍也。精神心衍者,五末之本也。言此之五末,鈴須精神心智率性而動,然後從於五事,即非矜矯者也。
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注〕所以先者本也。
 〔疏〕古之人,謂中古人也。先,本也。五末之學,中古有之,事涉澆偽,終非根本也。
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
 〔疏〕夫尊卑先復,天地之行也。
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
 〔注〕言#14此先後雖是人事,然皆在至#15理中來,非聖人之所作也。
 〔疏〕天地之行者,謂春夏先,秋冬後,四時行也。夫天地雖大,尚有尊卑,況在人倫,而無先後。是以聖人象二儀之造化,觀四序之自然,故能篤君臣之大義,正父子之要道也。

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

 〔疏〕天尊,地卑,不刊之位。春先冬後,次序慇乎。舉此二條,足明萬物。
萬物化作,萌區有狀;
 〔疏〕夫萬物變化,未始暫停,或起或伏,乍生乍死,千族萬種,色類不同,而前兆區分,各有形狀。
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疏〕夫春夏盛長,秋冬衰殺,或變生作死,或化故成新,物理自然,非關措意,故隨流任物而所造皆適。
夫天地至神#16,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
 〔注〕明夫尊卑先後之序,固有物之所不能無也。
 〔疏〕二儀生育,有不測之功,萬物之中最為神化,尚有尊卑先後,況人倫之道乎。
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

 〔注〕言非但人倫所尚也。

 〔疏〕宗廟事重,叉據昭穆,以嫡相承,故尚親也。朝廷以官爵尊卑,鄉黨以年齒為次第,行事擇賢能用之,此理鈴然,故云大道之序。
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
 〔疏〕議論道理而不知次第者,雖有語言,終非道語;既失其序,不堪治物也。
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
 〔注〕所以取道,為有序也。
 〔疏〕既不識次第,雖語非道,於何取道而行理之邪。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注〕天者,自然也。自然既明,則物得其道也。
 〔疏〕此重開大道次序之義。言古之明閑大道之人,先明自然之理。為自然是道德之本,故道德次之。
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
 〔注〕物得其道而和,理自適也。
 〔疏〕失德後仁,失仁後義,故仁義次之。

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

 〔注〕理適而不失其分也。

 〔疏〕既行兼愛之仁,又明裁非之義,次令各守其分,不相爭奪也。
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注〕得分而物物之名各當其形也。
 〔疏〕形,身也。各守其分,不相傾奪,次勸修身,政其名譽也。
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
 〔注〕無所復改。
 〔疏〕雖復勸令修身以致名譽,而皆須因其素分,任其天然,不可矯性偽情以要令問也。
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
 〔注〕物各自任,則罪責除也。
 〔疏〕原者,恕免,省者,除廢。雖復因任其本性,而不無其僭#17過,故宜布之愷澤,宥免其辜也。
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
 〔注〕各以得性為是,失性為非。
 〔疏〕雖復赦過宥罪,而人心漸薄,次須示其是非,以為鑒誡也。

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

 〔注〕賞罰者,失得之報也。夫至治之道,本在於天而末極於斯。

 〔疏〕是非既明,臧#18否斯見,故賞善罰惡,以勗黎元也。
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
 〔注〕官#19各當其才也。
 〔疏〕用此賞罰,以次前序而為治方者,智之明暗#20,安處各得其宜,才之高下,貴賤咸履其位。
仁#21賢不肖襲情,
 〔注〕各自行其所能之情。
 〔疏〕仁賢,智也;不肖,愚也。襲,用也。主上聖明,化導得所,雖復賢愚各異,而咸用本情,終不合己效人,矜夸炫物也。
必分其能,
 〔注〕無相易業。
 〔疏〕夫性性不同,物物各異,藝能固別,才用鈴分,使之如器,無不調適也。
必由其名。
 〔注〕名當其實,故由名而實不做也。

 〔疏〕夫名以召實,而由實故名。若使實不當名,則名過其實。今明名實相稱,故云鈴由其名也。

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
 〔疏〕以,用也。言用以前九法,可以為臣事上,為君畜下,外以治物,內以修身也。
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
 〔疏〕至默無為,委之韋下,塞聰閉智,歸之自然,可謂太平之君,至治之美也。
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疏〕先,本也。言形名等法,蓋聖人之應進耳,不得已而用之,非所以迸也。書者,道家之書,既遭秦世焚燒,今檢亦無的據。
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
 〔注〕自先明天以下,至形名而五,至賞罰而九,此自然先後之序也。

 〔疏〕夫為治之體,鈴隨世污隆,而世有澆淳,故治亦有寬急。是以五變九變,可舉可言。苟其不失次序,則是太平至治也。

驟而語形名,不知其本也,
 〔疏〕驟,數也,速也。季世之人,不知倫序,數語形名,以為治衛,而未體九變,以自然悉#22宗,但識其末,不知其本也。
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
 〔疏〕速論賞罰,以此馭時,唯見枝條,未知根本。始,猶本也,互其名耳。
倒道而言,在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
 〔注〕治人者叉順序。
 〔疏〕逢,逆也。不識治方,不知次序,顛倒道理,迎逆物情,適可為物所治,豈能治物也。
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注〕治道先明天,不為棄賞罰也,但當不失其先後之序耳。

 〔疏〕夫形名賞罰,此乃知治之具,度非知治之要道也。

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

 〔注〕夫用天下者,又大通順序之道。
 〔疏〕若以形名賞罰可施用於天下者,不足以用於天下也。斯乃苟飾華辭浮游之士,一節曲見偏執之人,未可以議通方,悟於大道者也。
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注〕寄此事於韋才,斯乃畜下也。
 〔疏〕重疊前語。古人有之,但寄韋下而不親預,故是臣下之衍,非主上養民之道。總結一章之意,以明本末之旨歸也。
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疏〕天王,猶天子也。舜問於堯為帝王之法,若為用心以合大道也。
堯曰:吾不敖無告,
 〔注〕無告者,所謂頑民也。
 〔疏〕敖,侮慢也。無告,謂頑愚之甚,無堪告示也。堯答舜云:縱有頑愚之民,不堪告示,我亦殷勤教誨,不敖慢棄舍也。故《老經》云,不善者吾亦善之。敖亦有作傲字者,合不用也。

不廢窮民,
 〔注〕怛加恩也。
 〔疏〕百姓之中有貧窮之者,每加拯恤,此心不替也。
苦死者,嘉孺子而哀歸人。
 〔疏〕孺子,猶稚子也。哀,憐也。民有死者,輒悲苦而慰之。稚子小兒,婦人孤寡,並皆矜懲善嘉養恤也。
此吾所以用心已。
 〔疏〕已,止也。總結以前,問答舜問。我之用心,止盡於此。
舜曰:美則美矣,而未大也。
 〔疏〕用心為治,美則美矣,其道狹劣,未足稱大。既領堯答,因發此譏。
堯曰:然則何如?
 〔疏〕堯既被譏,因玆請益,治道之大,其衍如何?
舜曰:天德而出寧,

 〔注〕與天合德,則雖出而靜。

 〔疏〕化育之方,與玄天合德,迸雖顯著,心怛寧靜。

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
 〔注〕此皆不為而自然也。
 〔疏〕經,常也。夫日月盛明,六合俱照,春秋凍暑,四序運行,晝夜昏明,雲行雨施,皆天地之大德,自然之常道者也。既無心於偏愛,豈有情於養育。帝王之道,其義亦然。
堯曰:膠膠擾擾乎。
 〔注〕自嫌有事。
 〔疏〕膠膠,擾擾,皆亂之貌也。領悟此言,日嫌多事,更相發起,聊此為謙。
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
 〔疏〕堯自謙光,推讓於舜,故言子之盛德,遠合上天,我之用心,近符人事。堯舜二君,德無優劣,故寄此兩聖以顯方治耳。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
 〔疏〕自此已下,莊生之辭也。夫天覆地載,生育韋品,域中四大,此當二焉。故引古證今,欺美其得。

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

 〔疏〕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故知軒頊唐虞,皆以德合天地為其美也。
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
 〔疏〕官古之懷道帝王,何為者哉?蓋無心順物,德合二儀而已矣。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聰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疏〕姓仲,名由,字子路,宣尼弟子也。宣尼睹周德已衰,不可匡輔,故將己所修之書,欲藏於周之府藏,庶當來君王為治化之衛,故與門人謀議,詳其可否。老君,姓李,名聘,為周之徵藏史,猶今之秘書官,職典墳籍。見周室版蕩,所以解免其官,歸休靜處。故子路咨勸孔子,何不暫試過往,因而問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聘,而老聰不許,
 〔疏〕老子知欲藏之書是先聖之已陳芻狗,不可久留,恐亂後人,故云不許。

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疏〕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易》道,修《春秋》,此六經也;又加《六緯》,合為教十二經也。委曲敷演,故繙覆說之。
老聘中其說,曰:大#23護,願聞其要。
 〔疏〕中其說者,許其有理也。大饅者,嫌其繁饅太多,請簡要之衍也。
孔子曰:要在仁義。
 〔疏〕經有十二,乃得繁盈,切要而論,莫先仁義也。
老聰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
 〔疏〕:問此仁率性不乎?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疏〕然,猶如此。言仁義是人之大性也。賢人君子,若不仁則名行不成,不義則生道不立。故知仁義是人之真性,又將何為是疑之也邪?
老聘曰:請問,何謂仁義?

 〔疏〕前言仁義是人之真性,今之重問。請解所由也。

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注〕此常人之所謂七義者也,故寄孔老以正之。
 〔疏〕愷,樂也。忠誠之心,願物安樂,慈愛平等,兼濟無私,允合人情,可為世教也。
老聰曰:噫,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
 〔注〕夫至仁者,無愛而直前也。
 〔疏〕意,不平之聲也。幾,近也。迂,曲也。後發之言,近乎浮偽,故興噫欺,以長不平。夫至人推理直前,無心思慮,而汝存情兼愛,不乃私曲乎。
無私焉,乃私也。
 〔注〕世所謂無私者,釋己而愛人。夫愛人者,欲人之愛己,此乃甚私,非忘公而公也。
 〔疏〕夫兼愛於人,欲人之愛己也,此乃甚私,何公之有邪。

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

 〔疏〕牧,養也。欲使天下蒼生威得本性者,莫若上下各各守分,自全恬養,則大治矣。牧有本作放字者,言君王但放任韋性,則天下太平也。
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
 〔疏〕夫天地覆載,日月照臨,星,辰羅列,此並自然之理也,非關人事。豈唯三種,萬物悉然,但當任之。莫不備足,何勞措意,妄為矜矯也。
禽獸固有掌矣,樹木固有立矣。
 〔注〕皆已#24自足。
 〔疏〕有識禽默,無情草木,各得生立,各有莘分,豈資仁義,方獲如此。

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而#25至矣;
 〔注〕不待於兼愛也。
 〔疏〕循,順也。放任己德而逍遙行世,順於天道而趨步人問,至極妙行,莫過於此也。
又何愒愒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

 〔注〕無由得之。

 〔疏〕愒愒,勵力貌也。揭,脩負也。亡子,逃人也。言孔丘勉勵身心,修.負仁義,強行於世,以教蒼生,何異乎打擊大鼓而求覓亡子,是以鼓聲愈大而亡者愈離,仁義彌彰而安道彌遠,故無由得之。
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注〕事至而愛,當義而止,斯忘七義者也,常念之則亂真矣。
 〔疏〕亡子不獲,罪在嗚鼓;真性不明,過由仁義;故發噫欺,總結之也。
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國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研而不敢息。
 〔疏〕姓士,字成綺,不知何許人。舍,逆旅也。研腳生泡漿創也。成綺素聞老子有神聖之德,故不辭艱苦,慕義遠來。百經旅舍,一不敢息,途路既遙,足生重妍。
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
 〔注〕言其不惜物也。

 〔疏〕昔時籍甚,謂是至人;今日親觀,知無聖德。見其鼠穴土中,有餘殘蔬菜。嫌其穢惡,故發此譏也。

而棄妹,不仁也,

 〔注〕無近恩,故曰棄。
 〔疏〕妹,猶昧也。閤昧之徒,應須誘進,棄而不教,豈曰仁慈也。
生熟不盡於前,
 〔注〕至足,故怛有餘。
 〔疏〕生,謂粟帛;熟,謂飲食。充足之外,不復藥懷,所以飲食資財,目前狼籍。且大聖寬弘而不拘小節,士成庸鎖,以此為非。細碎之問,格量真聖,可謂以螺酌海,焉測淺深也。
而積斂無崖。
 〔注〕萬物歸懷,來者受之,不小立界畔也。
 〔疏〕既有聖德,為物所歸,故供給聚斂,略無崖岸#26,浩然無心,積散任物也。
老子漠然不應。
 〔注〕不以其言檗意。

 〔疏〕塵垢之言,豈曾入耳。漠然虛淡,何足介懷。

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郁矣,何故也?

 〔注〕自怪刺譏之心,所以懷也。
 〔疏〕部,空也,息也。昨日初來,妄生譏刺,今時思省,方覺己非,所以引過責躬,深懷暫練。心之空矣,不識何邪。
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
 〔注〕脫,過去也。
 〔疏〕夫巧智神聖之人者,蓋是進,非所以述也。汝言我欲於聖人乎?我於此久以免脫,汝何為乃謂我是聖非聖邪?老君欲抑成綺之譏心,故示以息述歸本也。郭注云,脫,過去也。謂我於聖已得過免而去也。
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注〕隨物所名。
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
 〔注〕有實,故不以毀譽經心也。

再受其殃。

 〔注〕一毀一譽,若受之於心,則名實俱累,斯所以再受其殃也。

 〔疏〕昨日汝吹我作牛,我即從汝喚作牛,喚我作馬,我亦從汝喚作馬,我終不拒。且有牛馬之實,是一名也。人與之名,諱而不受,是再殃也。譏刺之言,未甚牛馬,是尚不諱,而況非乎。
吾服也恆服,
 〔注〕服者,容行之謂也。不以毀譽自殃,故能不變其容。
 〔疏〕郭注云,服者,容行之謂也。老君體道大聖,故能制服身心,行行容受,呼牛呼馬,唯物是從,此乃怛常,非由措意也。
吾非以服有服。
 〔注〕有為為之,則不能怛服。
 〔疏〕言我率性任真,自然容受,非關有心用意,方得而然。叉也用心,便成矯性,既其有作,豈日無為。
士成綺鴉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

 〔疏〕成綺自知失官,身心慚愧,於是碼行斜步,側身避影,隨逐老子之後,不敢履躡其進,乃徐進問,請修身之道如何。

老子曰:而容崖然,
 〔注〕進趨不安之貌。
 〔疏〕而,汝也。言汝莊飾容貌,夸駭於人,自為崖岸,不能舒適。
而目衝然,
 〔注〕衝出之貌。
 〔疏〕心既不安,目亦馳動,故左盼右娣,睢吁充訕也。
而顆頫然,

 [注]高露發美之貌。

 〔疏〕顙額高亢,顯露華飾,持此容.儀,矜敖於物。

而口闖然,

 〔注〕虓豁之貌。
 〔疏〕郭注云,琥豁之貌也。謂志性強梁,言語雄猛,夸張琥豁,使人可畏也。
而狀義然,
 〔注〕緹趺自持之貌。

 〔疏〕義,宣也。提跋驕豪,實乖曲禮,而修飭容狀,自然合宜也。

似擊馬而止也。

 〔注〕志在奔馳。

 〔疏〕形雖矜莊,而心性誼躁,猶如逸馬被繫,意存奔走。
動而持,
 〔注〕不能自舒放也。
 〔疏〕馳情逐境,觸物而動,工不能任適,每事拘持。
發也機,
 〔注〕趣合速也。
 〔疏〕機,弩牙也。攀綠之心,遇境而發,其發猛速,有類弩也。
察而審。
 〔注〕明是非也。
 〔疏〕不能盧遣,達順兩忘,而明察是非,域心審是。
知巧而睹於秦,
 〔注〕泰者,多於本性之謂也。巧於見泰,則拙於抱朴#27。
 〔疏〕秦,多也。不能忘巧忘知,觀無為之一理,而詐知詐巧,見有為之多事。

凡以為不信。

 〔注〕凡此十事,以為不信性命而蕩夫毀譽,皆非修身之道也。

 〔疏〕信,實也。言此十事,皆是虛詐之行,非真實之德也。
邊境#28有人焉,其名為竊。
 〔注〕亦如#29汝所行,非正人也。
 〔疏〕竊,賊也。邊蕃境域,忽有一人,不憚憲章,但行竊盜。內則損傷風化,外則阻隔蕃情,蠹政害物,莫斯之甚.。成綺之行,其猥亦然,舉動睢吁,猶如此賊也。
夫子曰: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
 〔疏〕莊周師老君,故呼為夫子也。終,窮也。二儀雖大,猶在道中。不能窮道之量;秋毫雖小,待之成體,此則於小不遺。既其能小能大,故知備在萬物。
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30乎其不可測也。
 〔疏〕既大無不包,細無不入,貫穿萬物,囊括二儀,故廣廣欺其寬博,淵乎美其深遠。

形德仁義,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

 〔疏〕夫形德仁義者,精神之末述耳,非所以述也,救物之弊,不得已而用之。自非至聖神人,誰能定其粗妙邪。
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為之累。
 〔注〕用世,故不息其大也。
 〔疏〕聖人威跨萬乘,王有世界,位居九五,不亦大乎。而姑射汾陽,忘物忘己,即動即寂,何四海之能累乎。
天下奮樣而不與之偕,
 〔注〕靜而順之。
 〔疏〕株,權也。偕,俱也。社稷類覆,宇內崩摧,趨世之人,奮動權株,叉靜而自守,不與並逐也。
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
 〔注〕任真而直往也。
 〔疏〕志性安靜,委命任真,榮位既不關情,財利豈能遷動也。

極物之真,能守其本,

 〔疏〕夫聖人靈鑒洞徹,窮理盡性,斯極物之真者也。而應感無方,動不傷寂,能守其本。

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
 〔疏〕雖復握圖御寓,總統韋方,而忘外二儀,遺棄萬物,是以為既無為,事既無事,心閑神王,何困弊之有。
通乎道,合乎德,
 〔疏〕淡泊之心,通乎至道,虛忘之智,合乎上德,斯乃境智相會,能所冥符也。
退仁義,
 〔注〕進道德也。
賓禮樂,
 〔注〕以情性為主也。
 〔疏〕退仁義之澆薄,進道德之淳和,賓禮樂之浮華,主無為之虛淡。
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注〕定於無為也。
 〔疏〕恬淡無為而用不乖寂,定矣。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

 〔疏〕道者,言說:書者,文字。世俗之人,說見浮淺,或託語以通心,或因書以表意,持許#31往來,以為貴重,不知無足可言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
 〔疏〕所以致書,貴宣於語,所以宣語,貴表於意也。
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疏〕隨,從也。意之所出,從道而來,道既非色非聲,故不可以言傳說。
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哉,猶#32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
 〔注〕其貴怛在意言之表。
 〔疏〕夫書以載言,言以傳意,而末世之人,心靈暗塞,遂貴言重書,不能忘言求理。故雖貴之哉,猶不足貴者,為言書糟粕,非可貴之物也。故郭注云,其貴恆在意之表。
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

 〔注〕得彼#33情,唯忘言遺書者耳。

 〔疏〕夫目之所見,莫過形色,耳之所聽,唯在名聲?而世俗之人,不達至理,謂名言聲色,盡道情實。豈知玄極,視聽莫偕。愚惑如此,深可悲欺。郭注云,得彼之情,唯忘言遺書者也。
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注〕此絕學去知之意也。
 〔疏〕知道者忘言,貴德者不知,而聾俗愚迷,豈能識悟。唯當達者方體之矣。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斷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34何言邪?
 〔疏〕桓公,齊桓公也。輪,車輪也。扁,匠人名也。斯,雕斫也。釋,放也。齊君骯讀,輪扁打車,貴賤不同,事業各異,乃釋放其具,方事質疑。欲明至道深玄,不可傳集,故寄桓公匠者,略顯忘言之致也。

公曰:聖人之言也。

 〔疏〕所謂憲章文武,祖迷堯舜,是聖人之言。

曰:聖人在乎?
 〔疏〕又問:聖人見在以不?
公曰:已死矣。
 〔疏〕答曰:聖人雖死,厥教尚存焉。
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矣。
 〔疏〕夫酒滓曰糟,漬糟曰粕。夫醇耐比乎道德,糟粕方之仁義,已陳芻狗,曾何足云。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疏〕貴賤禮隔,不可輕言,庸委之夫,輒敢議論。說若有理,方可免辜,其如無辭,叉獲死罪。
輸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斷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問。
 〔疏〕甘,緩也。苦,急也。數,衍也。夫斯輪失所則罕固,若使得宜,則口不能言也。況之理教,其義亦然。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斷輪。

 〔注〕此言物各有性,教學之無益也。
 〔疏〕喻,曉也。輪扁之衛,不能示其子,輪扁之子,亦不能稟受其教,是以行年至老,不勉斤斧之勞。故知物各有性,不可倣效。
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矣。
 〔注〕當古#35之事,已滅#36於古矣,雖或傳之,豈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變,故絕學任性,與時變化而後至焉。
 〔疏〕夫聖人制法,利物隨時,時既不停,法亦隨變。是以古人古法淪殘於前,今法今人自興於後,無容執古聖邇行乎今世。故知所讀之書,定是糟粕也。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十五竟
  #1『薄』疑『轉』之誤,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當改。
  #2『方』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補。
  #3《闕誤》引張君房本『自』下有『然』字。
  #4『中』字依郭注本、四庫本補足。
  #5郭慶藩引文『褒』作『邪』。
  #6《闕誤》引張君房本『至』下有『也』字。
  #7『於靜』二字郭慶藩引文作『故平至也』四字。
  #8《闕誤》引張君房本『倫』作『備』。
  #9郭慶藩引文『美』作『義』。
  #10世德堂本無『此』字。
  #11郭慶藩引文『藝』作『葉』。
  #12『者』字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補。
  #13『下』和下句『上』字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當互換。
  #14#15趙本無『言』字『至』字。
  #16《闕誤》引張君房本『神』下有『也』字。
  #17『傯』疑為『僭』之誤,依郭慶藩引文當改。
  #18『藏』疑『臧』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改。
  #19世德堂本『官』作『言』。
  #20『照』疑『暗」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意當改。
  #21『仁』字依諸本補。
  #22郭慶藩引文『悉』作『為』。
  #23趙本作『太』。
  #24世德堂本『已」作『以』。
  #25四庫本、浙江書局本無『而』字。
  #26郭慶藩引文原作『峙』,改作『埃』。
  #27原作『林』,疑為『朴』之訛,今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
  #28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境』作『竟』。
  #29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如』俱作『知』。
  #30《闕誤》引江南古藏本重『淵』字。
  #31郭慶藩引文改『許』作『誦』。
  #32郭慶藩引文『猶』前有『我』字。
  #33王孝魚依宋本及疏『彼』下補『之』字。
  #34四庫本、浙江書局本『者』均作『為』。
  #35趙本『古』作『今』。
  #36趙練議本『滅』作『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