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天气可以改变历史

作者:[美]劳拉·李 编著 林文鹏 蔡和兵 译




  齐柏林舰队在轰炸英国城市上的成功表现,以致许多英国人称它们是“婴儿杀手”。飞艇被视为如此大的威胁,因此《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制造飞艇。在这段短暂的空隙,其他国家匆忙上马飞艇项目。英国人利用一艘俘获的齐柏林飞艇作为模型,自行制造了两艘飞艇,其中之一后来成为往返飞越大西洋的第一架航空器。
  限制德国制造飞艇几乎快毁掉了齐柏林公司。在一艘英国为美国海军建造的飞艇坠毁之后,齐柏林公司当时的老板雨果·埃克纳才有办法说服美国放松禁令,并让飞艇大师们尝试为美国建造最好的漂浮飞艇。他们称这艘飞艇为“洛杉矶号”。
  “洛杉矶号”的成功开启了横跨大西洋之旅的新时代。“洛杉矶号”之后是有名的“齐柏林伯爵号”——这艘飞艇成了豪华前卫之旅的象征。“齐柏林伯爵号”完成了首次横跨大西洋的载客飞行以及后来1929年8月的首次环球飞行。当“齐柏林伯爵号”在这趟旅程中通过苏联上空时,造成了相当大的轰动。苏联立即着手进行自己的飞艇计划。从1933年1月开始,苏联政府提出了一项五年计划,目标是建立一支有50艘飞艇的舰队。
  1936年,齐柏林公司将它最大的成就——最大的人造飞行物公之于众。优雅的“兴登堡号”将是天空中的霸主。尽管埃克纳本人是反纳粹人士,但是由于齐柏林飞艇被纳粹作为宣传工具,加上害怕飞艇在未来战争中的潜在用途,导致美国通过了《氦气管制法案》。美国是当时唯一的大规模氦气制造国,而该法案是为了避免德国飞艇使用氦气而制定的。
  因此,“兴登堡号”必须充盈更容易爆炸、更容易燃烧的气体——氢气。但是对这艘飞艇的命运而言,更具决定性的是其外壳挑选的涂层。它是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制造而成的。这种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几乎等同于火箭的燃料。似乎是为了保证它一定会燃烧起来,覆盖在醋酸纤维上的漆料是靠铝粉硬化的,而铝粉也是高度易燃的物质。
  “兴登堡号”在1936年4月从德国的腓特烈港升空。在经过将近12次的横跨大西洋飞行之后,人们依然着迷于这艘壮观的银色飞艇。1937年5月6日,它来到了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准备降落,一群新闻摄影师及电台记者都在场,准备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然而由于下雨天,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已经因为加拿大纽芬兰上空的逆风而延误的“兴登堡号”飞艇,现在又因为暴风雨而无法降落。它在机场上空盘旋超过一个小时,等待天气放晴。当“兴登堡号”穿过雨云时,机体充满了负电荷。当机组人员将湿透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就起到了接地线的作用。当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便开始升温,高度易燃的涂料开始自燃。10秒钟之内,艇身大部分着火。34秒钟后,巨大的“兴登堡号”就成了地上的一团火球。
  到场的记者记下了这一改变飞艇工业的历史性转折。悲剧全程都被拍摄下来且通过电台现场直播。
  电台记者赫伯·莫里森发表了著名评论:“噢!对全人类及所有乘客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
  “兴登堡号”陷入熊熊大火的戏剧性影像,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飞艇产业的安全性的质疑。在事件发生时,已经着手建造另一艘与“兴登堡号”相同大小的飞艇的齐柏林公司,于1940年倒闭了。美国海军的“比空气轻的航空器”计划则始于1921年,终于1961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