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洪峰“乞讨”事件始末

作者:吴虹飞




  吴虹飞:“洪峰称自己曾经提出工作年限已达三十年,是否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办理提前退休,亦被拒绝。”当时是你想着退休吗?
  洪峰: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简便途径。我不再让文化局感觉洪峰的工作方式是个问题,也不再让剧目室主任的权威感受到挑战;我自己也可以不再为坐班不坐班、不坐班就是白拿钱一类滑稽的事情费心了。没有一个朋友赞成我退休,但我真的很想。
  吴虹飞:你上街“乞讨”有无恶作剧的心态?
  洪峰:其实恶作剧也要有观众,也必须给自己定位出一个吸引观众的角色。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真实的沈阳人,不是作家,更不是著名作家。所以我没有观众,只有一些朝我的帽子里丢下钱的普通市民。大批观众是在我给人偶然认出之后产生在媒体版面上的,并且因为这个事情许多观众引发了关于体制的讨论。谁知道怎么回事呢?
  吴虹飞:沈阳市文化局在报纸上辩称你“耍大牌”,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仅不上班,而且对单位没有一点贡献。
  洪峰:胡主任利用主任的身份代表文化局和剧目室从本质上歪曲和否认了我在文化局十余年的工作成就,硬性把“不坐班”和“不上班不工作”两个完全性质不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说事儿。胡主任误导公众产生了我不工作白拿钱的恶劣印象,一个为沈阳文化做出了贡献的人一下就变成废物加无理取闹的人了。
  媒体列出了洪峰这些年的作品目录,还没有列出2005年全国公演的话剧《九路汽车》(长春话剧院)呢。怎么可以不顾事实瞪眼说洪峰对单位“一点儿”贡献都没有只光拿工资?我必须反驳主任的不实之词,必须要求主任设法消除给我造成的恶劣影响。我知道自己完成写作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也是纳税人,所以一定能对得起纳税人。可以查阅出版社的纳税记录,我没有少缴过一分钱。
  吴虹飞:我觉得,作家和普通人之间,如果分寸不好,别人可能会认为你“耍大牌”,倚老卖老,你认为呢?你能评价自己的个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吗?
  洪峰:我分别在几个单位工作过,没有此恶行记录。“耍大牌”和倚老卖老必须有前提条件——和同事冲突不断或者对上级抗命不尊。我在文化局十一年来没有这样的记录。只有这一次和主任较真了,那是主任非法断我粮草在先,不反抗不如死了。
  我个性比较内向,平时寡言少语,涉及专业滔滔不绝;对金钱和利益不刻意,但看重个人情感的彼此尊重;被激怒时拼死一搏,可杀不可辱。
  
  遇到了我的女人
  吴虹飞:谈谈这几年你的经历。
  洪峰:怎么说呢,比较好。主要是内心状态比较好。这十几年来的生活使我成长,所以能写出不错的长篇《生死约会》和《去明天的路上》,还有《革命革命啦》和《中年底线》。具体到日常,那就是时在沈阳,时在云南。我喜欢云南的山区,不是丽江也不是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我喜欢没有游人光顾的山里,一切都是真实的天然,山和水都比游人们见过的要更清澈和干净。我还在那里遇到了我的女人,和那里的山水一样清澈和干净的女人。生活在都市人陌生的领域是上帝给了我一个礼物,我觉得很快乐,很单纯,也重新感受到活力。
  吴虹飞:这几年你做什么去了?听说你还想去丽江开酒吧?
  洪峰:和许多年前一样,我只会读书和写作。如今除了小说还要尽可能写出话剧本,2005年长春话剧院演出的是我的《九路汽车》,还有一部我很喜欢的话剧叫《拉上窗帘看水塔》,发表在一本书里了,没有演出过。
  我没有在丽江开酒吧,我没有经营才能,也没有那么多钱可以赔进去。这是当年出版商出书制造新闻噱头吧,和我没有关系。
  吴虹飞:你的日常收入和开销?
  洪峰:我个人的收入来源于政府薪金和缴了税金的稿酬。出版社出我的书,基本都不赔钱。我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我的一本书的版税,平均每本三万至四万,加上重复出版,这几年挣的版税,也有个小四十万的。
  个人的开销主要是抽烟喝茶,我不喝酒不习惯聚会,所以也省钱省心,1993年的衣服我现在还穿着。如果有什么大的开销,就是我每个月要抽三条烟,大概花销是两百来块。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吴虹飞:什么是你最重要的问题?对你来说,最难堪的问题?
  洪峰:最亲近的人快乐和健康。最亲近的人遇到麻烦的时候你无能为力。
  吴虹飞:名节、收入、家庭,对你都意味着什么?
  洪峰:内心感受、活下去的条件、活下去的理由。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4月版
  责任编辑:黄孝阳
  定价:28.0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