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潘岳:构建中国政治和生态文明

作者:西 隐




  
  2002年上半年,潘岳的一份题为《对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思考》的“政改报告”悄悄在中央高层中传阅。由于这篇理论报告作为内部文件直接供中央最高领导作为决策参考,因此被外界称为中国共产党自1989年以来最重大的“政改奏折”。
  
  少年壮志当凌云
  
  潘岳,祖籍江苏南京,1960年4月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
  潘岳尽管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又是位高辈尊、功勋卓著的专家,但他从小却是一个野孩子。1967年,潘岳父亲潘田因海外关系被扣上里通外国的罪名,潘岳母亲也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双双遭到造反派的批斗和隔离审查,才7岁的潘岳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甚至打架斗殴。潘岳身上不屈的性格和一身“侠气”,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
  1976年,16岁的潘岳高中毕业,已经官复原职的潘田把他送到自己属下的部队——解放军第38集团军铁道兵第13师,当了一名普通战士。在部队期间,才华横溢的潘岳爱上了刘华清将军的女儿刘朝英,后来结婚成家。
  部队生活铸就了潘岳果敢率直的性格,而此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1982年,22岁的潘岳离开了部队,成了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先在《工人日报》做了一阵实习记者,不久转去《经济日报》做资料员,后来又参与《中国环境报》的筹备。《中国环境报》正式创刊时,他被任命为记者组组长。不过,时年23岁的潘岳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今后会与环境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潘岳是个工作非常细致和认真的人,为调查引滦工程的水质,他沿线走了几万公里的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主持写成一篇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工程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得到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鹏的赞赏。
  1986年,潘岳参加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一次记者团活动,在前往云南实地采访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地方烧山开荒,违规排污,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于是写了一份近万字的批评性调查报道。报道见报之后,立即引起当地政府的强烈反应,当地党政官员反击他报道失实,并到国家环保总局去告状,要求严肃处理这一事件。在强大的压力下,潘岳离开报社,调往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出任副局长、研究室副主任,兼机关团委书记。
  两年后,潘岳被调往北京房山区,担任区委对外联络处处长兼外经委副主任。十个月后,他被任命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报》副总编辑。
  1989年12月,29岁的潘岳由团中央书记李源潮陪同,前往《中国青年报》报到,出任该报副总编辑。
  尽管潘岳在《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任上只做了三年多,但动作不断,成绩斐然,在理论界掀起一阵阵的波浪。
  除了亲自撰写理论文章外,潘岳还策划和主持了数场影响深远的理论研讨活动。
  1991年,潘岳在成功主持“重建中国大学生精神家园”和“西方思潮在校园”两场大型讨论后,在他的策划下,《中国青年报》理论部主办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知名学者何新、萧功秦、陈昊苏,以及袁木、徐惟诚等人也参加了会议。会上,萧功秦等提出了新保守主义主张,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现有秩序中培养和塑造现代化精英集团,即“利用过渡性、有现代导向的权威,利用传统的价值中介,引导社会内部变迁,通过内部变迁的成功,逐步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从而使中国社会不断地达到一种现代化的推进”。新保守主义不同意民主激进主义的做法,认为他们是把体制外的精英集团和民众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打破现在秩序,建立西方式的民主社会,这在当代中国是行不通的。
  1991年,苏联解体引起中国社会极大的思想震荡,当时中央希望各理论研究部门能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理论指导思想等各个层面,分析探讨中国的前途,尽快写出研究报告送呈中央。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中国青年报》理论部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并写出长达一万四千余字的研究报告——《苏联剧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该报告完成后在第一时间直接送呈中央高层,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办公厅把这份报告打印成内部文件供中共高级干部传阅。
  1993年2月,潘岳出任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他主持召开大学生分配与社会就业研讨会,就现存弊端及对策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见解,引起媒体关注,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同年7月,潘岳主持召开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民工潮大型研讨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就农民工问题做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解决对策,研讨会的成果至今仍然被有关部门引用。
  也是在这年7月,潘岳主持策划了后来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首次最具权威、最大规模的政治性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历时一年,形成了《1994年中国青年政治心态和社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其中的数据和结论成为海内外报刊和各大国研究中国青年动态的权威性资料。这一次调查的结果,在后来风行一时的两本时政类畅销书《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和《中国可以说不》所折射的强大民意信号中得到了印证。这两本书都曾令海内外震动,前者代表了中国精英青年的主流思想,而后者则代表了中国底层青年的基本情绪。
  
  1994年11月,潘岳主持了“首都青年记者希望行”大型采访调研活动。北京三十多家新闻单位的100位记者,行程八千多公里,分赴中国贫困省区,就少年儿童失学情况及“希望工程”救助款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采访、调查,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极大推动了“希望工程”的良性运行。
  正是经过上述活动,潘岳以极快的速度扭转了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困难局面,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学术机构和团中央的先进单位之一。
  潘岳头脑灵活,理论素养高,对现实政治反应迅速,无论是参加社会调研、学术探讨还是建构政经理论,都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因而被外界称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活跃的年轻理论家。
  
  国务院最年轻的官员
  和经济学家
  
  潘岳20多岁就走上仕途,官阶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00年,40岁的潘岳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调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体改办”),成为国务院智囊机构中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和笔杆子。
  国务院体改办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层为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成立的最早的智囊机构,主要从事对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政策的探索和制度创新的研究。潘岳最显露才华的时光是在他出任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期间。
  经济转轨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伴随着许多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市场化趋向改革,经济转轨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个转轨国家选择了不同的转轨方式和途径。我国经济转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探索出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创新与发展道路。
  潘岳曾在北京举行的“欧亚论坛”上,向与会的各国代表陈述了我国经济转轨的基本情况,并总结出六大经验:一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认识;二是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一切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三是强调和注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五是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同时,相机推出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六大经验在当时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宣传的标准文本。
  西部大开发是潘岳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热潮,他在“中国西部论坛”第三次圆桌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西部开发一定要有理论的突破,不光是经济思想,还有政治思想。要发现并解决西部开发本身存在的许许多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体制方面的问题。他指出,西部大开发的体制创新中,要明确国有经济进与退的领域,积极调整与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财税金融管理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盘活西部自然资源;积极改革人事劳动管理体制,改进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在他看来,东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体制的创新,在这方面,西部不仅要赶上东部,更应该超过东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