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博弈人生

作者:[俄]加里·卡斯帕罗夫 谢 军 梁自明




  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
  
  我1984年首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挑战者,我的对手则已称霸棋坛将近十年。那时的我刚刚21岁,已经飞升至国际象棋的世界顶尖。但我没有想到通向顶峰的最后一道关口会阻碍我前进的脚步。当我在比赛中输掉四盘且一盘未胜、再输两盘就将惨败出局时,这种情况令我始料不及。
  此时,改变策略已迫在眉睫。还好我并没有绝望,我强迫自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后面的对局中,我改为“游击战”策略,减少冒险,等待机会。我的对手,苏联同胞阿纳托里·卡尔波夫似乎和我的计划不谋而合,但他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想以6比0的完胜来教训教训我这个后起之秀。因此,他也下得非常谨慎,没有乘胜追击。
  卡尔波夫还受到了前世界冠军美国人鲍比·菲舍尔的影响。在菲舍尔于1972年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道路上,他曾两度以6比0完胜两位世界级的对手,两次比赛一盘和棋都没有。卡尔波夫在改变策略时,肯定想重演菲舍尔的传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么做是个严重的错误。
  在之后的连续17局中,没有一局分出胜负。这些和棋并不乏味,但这意味着我的策略起了作用。这场对抗赛持续了好几个月,打破了世界冠军对抗赛持续时间的历史纪录。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卡尔波夫的下棋方式以及他要采取的策略。我惊讶地感到我好像变成了卡尔波夫。
  在数百小时的对弈和准备过程中,我还清楚地分析了自己的对局和心理。直到我棋艺生涯的那一时刻,我才感到任何事对我来说都变得容易了,获胜仅仅是一件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我要关注如何制定决策,以便发生问题时及时纠正。我的努力逐渐奏效了,但我输掉了第27局,以0比5落后。看起来我学得还不够快,恐怕无法挽救失利的命运,因为再输一盘就意味着我还得再等三年才能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对抗赛进入第三个月后,我一直处于防守态势。棋风的改变令卡尔波夫感到比赛比以前艰难许多。我感到自己很快就会摆脱困境,同时我的对手也变得越来越疲惫和沮丧。
  最终,堤坝被我攻破。第3l局,卡尔波夫没能走出致命一击,我成功守和。之后,我胜了第32局,并将攻势延续下去。随后的五个星期中,对局均以和棋告终。但不同的是,我比对手制造了更多取胜机会。此时,全世界都在想这次对抗赛是不是永远不会结束。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场世界冠军对抗赛能持续三个月之久,而我们这次比赛已经持续了五个月。卡尔波夫看起来精疲力竭,我却越战越勇。第46局,我险些取胜。第47局,我赢得相当漂亮。会有奇迹发生吗?就在此时,比赛主办方认为棋手需要休息,将第48局推迟了好几天。尽管如此,我还是赢了第48局。突然间,比分变为3比5,我占据了比赛的主动。
  接下来,比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1985年2月15日,国际棋联主席坎波马纳斯迫于苏联体育局的压力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比赛。经过了五个月、48盘棋、数千小时的备战,这次对抗赛无果而终。我和卡尔波夫要在半年之后再进行一场24局的对抗赛。卡尔波夫逃脱了他正面临的困难,而且还能将世界冠军头衔多保持几个月。官方的新闻是这么说的:卡尔波夫“接受”了此决定,卡斯帕罗夫“遵从”了此决定。这样的措辞不同寻常但非常准确。
  由于对苏联和国际象棋政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在这次对抗赛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极度紧张、令人精疲力竭的五个月中.世界冠军算是给我当了一回私人教练。我不仅明白了他的下棋方式,也深刻了解了我自己的思维过程。我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明白为什么出现错误,并知道如何最好地避免这些错误,以及如何改进决策过程本身。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剖析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直觉来作判断。
  在第二次对抗赛中,我不像上次一样等待几个月才迎来首个胜局,比赛的第一盘棋我就取得了胜利。整个对抗赛依旧艰苦激烈。比赛的前几局我一直以微弱劣势落后。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2l岁的无知青年,我非常有效地弥补了卡尔波夫在首次对抗赛比赛开始阶段在我身上发现的漏洞。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22岁的“老将”,最终我赢得世界冠军头衔并将其保持了15年。2005年退役时,我依旧是世界上等级分最高的棋手。但我已经41岁,要想继续保住巅峰位置,这个年龄有些偏大了,我的好多对手都是些十几岁的小孩子。
  
  任何速度下都能成功
  
  我在苏联长大的那段时期中,足球是最能吸引观众的体育比赛。曲棍球稍微次之。广为人知的足球被称为是“漂亮的运动”,同时也是比赛规则最简单的运动之一。只要看几场球赛,我们就可以弄懂足球比赛应该怎样踢。一些朋友曾经试图给我解释清楚棒球和橄榄球的复杂比赛规则,这使我非常好奇:是不是因为足球比赛规则太过简单而使其在美国不受欢迎呢?(虽然经常有评论说,更有可能是因为足球所能带来的商业突破机会太少。)
  虽然足球比赛很简单,比赛战略却深奥而复杂。目标很清晰,就是在自己进球的同时阻止对方进球。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人们仍在无休止地争论当中。例如,意大利国家队的传统战略是防守。只要对方一直不进球,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掉比赛。其他国家像巴西则采用截然相反的战略,以多进球、多得分来赢得比赛。
  假设我们通过一本少了最后几页的初级读本来学习如何下棋。这本书里教你怎样摆放棋盘棋子、怎样走棋、怎样吃子,却没有教你如何将军,也没讲任何残局知识。如果通过这样一本书学棋,我们可能会擅长计算和运子,但恐怕不会有更高的目标了。如果没有目标,下棋就变成漫无目的地乱走子了。
  “一个不好的计划也比没计划强”,这句古老的国际象棋谚语不仅是正确的,更是明智的。每一步棋、每一个反应、每一个决定都必须与透彻理解的计划相结合。否则即使做出一个显而易见的决定时,你也无法确定它是否会真正对自己有利。这一点在当今节奏日益加快的世界中显得尤其重要。
  在我长达30年的职业国际象棋棋手生涯中,最初我们通过研读旧得已经发霉的书刊资料来研究对手,后来在计算机上只需几秒钟即可调出对手棋艺生涯中的任何一局比赛。在过去,比赛情况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在专业杂志上刊登出来,而现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看比赛。
  “信息革命不仅仅是带来便利,它的含义要深刻得多。获得信息的速度越快,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也必定要相应加快。一盘正在莫斯科进行的对局可以立即被全世界研究,一个花了几周时间才想出来的点子可能在第二天就会被其他人模仿。因此,每个人都要立即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种信息的加速传播也影响了比赛本身。1987年,我在伦敦娱乐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