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天津大田:第一桶金源自爱的冲动

作者:余 玮 吴志菲




  
  一段美丽的姻缘,成就了创业的冲动与成功,进而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一切都源自于一种爱。
  
  第一桶金源自“一时冲动”的爱
  
  1992年,已在天津市公安局工作了二十年的王树生辞职下海了。当时,局领导和同事们再三叮嘱王树生要三思而后行,朋友们也劝他别一时冲动。的确,要说交管局的工作虽然辛苦些,但那是旱涝保收的国家干部,端上这个铁饭碗还愁这辈子没人管吗?当然,王树生特理解特感动大家的一片苦心,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不为人知的目标,“那就是让妻子、孩子过上好日子,而且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王树生所说的“由来已久”,始于与妻子姜红霞的初恋。1978年,王树生通过同学结识了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姜红霞。第一次见面完全是偶然,但姜红霞那优雅不失纯真的神态,端庄不失热情的举止却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浪漫的年龄便生出多情的遐思……不知是先天有缘还是后天有情,姜红霞竟也在许多条件优越、财大气粗的追求者中,独独爱上了“小交警”,这着实让王树生感动不已。他说:那时我什么都没有,结婚那天我是自己开着“天津三峰”把她娶回家的。看着她美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心里隐隐生出一种愧疚,我问自己:这么好的姑娘爱上你,你如果不让她过上好日子天地不容。
  从那时起,王树生铁了心要到商海里闯闯,并开始酝酿和等待“壮士一去不回头”的悲壮时机。直至1992年,他终于带着最后的决心和勇气,开始了人生的一大转折。
  这一年,王树生辞去已经从事二十年的交警工作,揣着仅有的积蓄6万元钱,在天津创办了大田空运公司。王树生经常这样概括当时的“大田”, “那时的大田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货代,而这种货代公司在全国至少有上千家”。
  当时,对运输市场有着独特敏感的王树生发现,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轻纺日用品奇缺,正因为如此,我国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贸易出现火爆现象,国内货运需求急剧增长。不甘落后的王树生只身奔赴俄罗斯进行实地考察,很快发现此刻货运的巨大市场潜能。同时,他还发现,货远市场发展并不平衡,海陆货远过度竞争,空运却相对冷落,主要原因是运费高、风险大。“风险大,机遇也大,关键是如何避开风险,变不利为有利。”时值今日,王树生也坚持这样认为。由于有了这样的理念,王树生在国航天津货运部的支持下,率先在天津机场搞起了包租波音747全货机,首航俄罗斯,开创了天津机场俄罗斯货包机的先河。凭借前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市场机遇,王树生在国际联运业务中赚到了“第一桶金”。事实证明,只要科学合理安排舱位,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利用空运快捷、安全、供销周期短的优势,可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这一年,大田空运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业绩期许,一年包机运输超过300架次,王树生开始被人叫作天津的“包机大王”。
  在以后几年里,大田公司坚持“优质服务,诚信久远”的经营原则,先后与一百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货运关系,提供了快捷、安全的包机服务,形成了以国内名牌企业为主体的稳定可靠的客户群,为抢占国外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
  说实话,没有哪位企业家像王树生这样,事业起始于一个单纯而又浪漫的追求。但王树生说,这是事实也是动力,一个男人不爱自己的老婆、孩子,还能爱谁?时值今日,我也要说没有最初的这种看似狭隘的动力,就没有今天能有更多的能力去爱别人和“大田”。
  如今,王树生给大田新职工培训的三大内容里就有“爱心”主题,并把它升华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他认为:人首先要爱你的家庭,爱你周围的亲朋好友,爱你的领导和同事,因为他们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快乐和幸福。
  
  爱之梦延伸于社会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肆虐着中国大地。王树生再也坐不住了,他抓起电话指示办公室备好车,直奔天津市工商联合会与天津市慈善协会,分别捐款10万元与20万元,用于支持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
  仅近年来,王树生向社会各界捐助各种款项502.4万元。采访时,王树生说:“我真感激我那平凡但却善良的父母,是他们教我有善心做善事,而且是他们奠定了我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走不到今天,大田也不会有今天,我不知道是否人心善就能成大事,但我知道人心善可以有朋友,可以助人也可以被助,与人为善的人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1954年,王树生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家里共有兄弟姐妹共五个,男孩中他排行老大。他小的时候,父亲因病长期在家休养,家里的全部开支都靠在绣花厂工作的母亲50多元的工资。王树生说:记忆中家里最难、最苦的日子是节粮度荒那几年,父亲领着他到市边的公路旁摘树叶、拔野菜,然后母亲把洗净的树叶或野菜掺和着棒子面做菜团子。尽管如此,全家人依然是半饥半饱,有一顿没一顿,或多或少地都患着浮肿。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曾多次看到母亲把刚蒸好的菜团子递给上门乞讨的人,也看到过父亲把端在手里的粥,倒给了伸进门的茶缸里。
  
  有一次,他忍不住问母亲:“把菜团子给了别人您吃什么?”“妈少吃一顿不要紧,你没看那要饭的多可怜,他再没东西吃就顶不住了。孩子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别人有困难,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做人得有善心。”当然,母亲不会想到,她不经意的几句话,会深深地刻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像今年春播一粒籽,来年秋成一棵树,决定了他的一生。她更不会想到,若干年后的这棵树,不仅自己枝繁叶茂,而且祉荫于人。王树生说,那时虽然并不懂母亲所言中更深的道理,但是看到父母亲那一次次的做法,他懂得了对于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不能袖手旁观,不能等闲视之。
  大田发达了,11年前王树生靠6万元人民币创业起家,如今已是拥有近4亿元固定资产、3000余名员工、69家分公司、辐射全国191个城市的现代化物流企业集团。大田集团每年上缴国家的利税近3000万元,王树生本人也被评为“中国物流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大田发展了,王树生爱的愿望也在悄然延伸。他不止一次地对周围人说:大田的财富取之于社会,应该回报于社会,让每一分钱都用得有意义,就是我追求的最大满足。怎么才能让每一分钱用得有意义呢?无数个夜晚王树生辗转反侧,思索着把钱用在哪里最有意义、最能回报社会。此刻万籁俱寂,思绪在群星闪烁的夜晚似乎格外跳跃、深邃,牵他走回到少年的岁月,那时的他曾那么渴望一位台湾的亲戚能资助父母一回,让他们的子女能够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可是等啊等啊最后什么也没等到……等到的只有失望后万念俱灰的心酸。王树生说:假如那时家里能获得一些资助,我们家的生活也不至于那么艰难。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正式读大学。
  王树生说,他的教育情结发端于1995年。这一年,他到日本做贸易,无意中发觉到日本的基础教育抓得很好,感触很深,认定要提高国民素质得从娃娃抓起。“再穷不能穷孩子,我们的教育不能掉下来,孩子没钱读书不是孩子的错,是父母、是社会的错。我们再不能错下去了!先富起的人要站出来帮一帮这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这席话至今还回荡在记者耳畔,感人肺腑。
  1998年1月的一天,王树生无意在《天津日报》读到一篇记述天津一中学生安金鹏的报告文学,这个出生在武清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仅有顽强的毅力,而且学习成绩那么优秀,在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金奖。王树生说当他读到“安金鹏的学业在长进,生活水平却因为贫困而降了又降。别人每月生活费用都在200至300元上下,而安金鹏每月60到80元也难保证。为了不让儿子饿肚子,妈妈每月步行10多里路,到平安镇自由市场以1.2元1公斤批发10公斤方便面渣给儿子送到学校……”时,眼泪夺眶而出,捂住脸读不下去了。妻子问他怎么了,他把报纸往妻子的手里一塞说:“你看看吧!”不看则罢,看完报纸姜红霞也落泪了,那天晚上他们围绕着这个孩子谈了很久。也正是在那个晚上,王树生锁定了自己资助的目标——捐助希望工程,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使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师得到资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