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叶笃正:给“天有不测风云”画句号

作者:余 玮 吴志菲




  叶笃正,安徽安庆人,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开拓者。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出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席、中国全球变化委员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委员会执委,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每天对应的气温增加八九摄氏度,也许就是100年内地球面临如此的状况。而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先驱叶笃正。
  2003年5月2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55届会议颁发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的典礼在日内瓦隆重举行。当大会宣布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荣获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时,精神矍铄的叶笃正老泪纵横。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掌声阵阵,叶笃正这位新中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奠基人缓步走上颁奖典礼主席台……
  
  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做事
  
  1945年初,叶笃正被选送去美国留学。他只身一人从重庆乘飞机到印度,又乘船经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到达美国。当时,在芝加哥,他无心在风光旖旎的密执安湖泛舟,也无心去高耸入云的希尔斯大楼游览,而是终日投身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经过勤奋学习,1948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师从世界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罗士贝,做研究工作。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深得师生赞赏,成为以罗士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罗士贝很喜欢这个性格文静的东方青年,很快请他主持了一个研究计划——研究夏威夷的气候。
  叶笃正留美学习期间,在欧美多种著名杂志上发表了重要论文十多篇。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今天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天,美国气象局派人来找叶笃正,提出愿以优厚的待遇请他到华盛顿工作。不料,叶笃正一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提出要回中国。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关系很紧张。因此,叶笃正的多次申请都遭拒绝。尽管如此,他依然归心似箭,四处奔走。
  有一天,他来到英国驻美领事馆提出申请去香港,想通过香港返回祖国。不料,英国驻美领事馆拒发入境签证。“为什么不给我签证?”“你不能到香港去!”“为什么不能去?”“你去问美同国务院!”叶笃正一听气坏了,质问那位英国官员:“你们是独立的国家,为什么要我去间美国国务院?”“那个我不管,反正不能发给你签证。”
  叶笃正气愤地回到工作的研究所,他的导师罗士贝教授告诉他:美国气象局又派人来过了,仍然希望他能到华盛顿工作,并且让罗士贝教授帮助劝说。结果,老师不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说服了。叶笃正沉静地坐在这位美籍瑞典老人的身旁,诉说了自己思念家乡、报效祖国的心情。
  罗士贝教授望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异国青年,深深地被他的一席话感动了。他思忖半晌,激动地说:“好吧,我支持你!我请你到瑞典去。你在那里等上一段时间,然后从瑞典去中国。”
  过了几天,罗士贝教授帮他弄到瑞典使馆的签证。正在这时,叶笃正听说有一条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许中国学者乘坐。于是,他连忙收拾行李,告别了罗士贝教授。现已到耄耋之年的叶笃正怎么也忘不了1950年8月27日这一天,“这一天,我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横渡太平洋,回到了祖国。到了罗湖这个地方,直接进来之后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当时人群沸腾又唱歌,又跳舞。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确实是流泪了。我说,Family,I'm here,I'm home(终于,我到家了)。”
  30年后,叶笃正重返故地访问。一天,一位美国科学家和他闲谈时,又提出了30年前那个曾经使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你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很后悔吧?”“噢,不——不后悔!”叶笃正摇着头说。那位美国朋友用惊奇的目光望了望这位年逾花甲、瘦削和蔼的中国老朋友,耸了耸肩,听他继续讲下去。“当然,如果不回去,我个人的生活会优裕得多。可是,准叫我是个中国人,我得回去给中国做事。”“但是,你如果在美国继续工作下去,你的成就会比你在中国要大得多!”“不,如果我不同去,我的成就肯定不如在中国大!”“为什么呢?”“当然啦,如果我留在美国,我个人取得的成就可能很大,我写的论文质量可能比较高。可是,我认为不应当这样看待成就。诸位都知道,中国的气象科学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非常落后。”
  在座的美国科学家很感兴趣地倾听着,叶笃正用满含自豪的口吻说:“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个国家的气象科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这比他个人写多少论文所作的贡献都要大!”美国科学家听了,心服口服,并为他的科学成就、崇高人格所折服。
  1991年,叶笃正被美国气象学会选为荣誉会员。这是一个殊荣,因为这个学会自创办以来所有的荣誉会员不过40人,叶笃正是仅有的两位亚洲籍荣誉会员之一。美国气象学会在为他颁发证书时,对他的科学成就称赞不已。今天,我们翻开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也能找到中国人叶笃正的名字。
  
  结束“天有不测风云”时代
  
  的确,在叶笃正回国之前,中国的现代气象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早在1500年前的《淮南子》中就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在当时可谓了不起的发现,可是建国时中国的气象事业明显落后了,研究手段十分落后,真是百废待兴。”叶笃正感慨地说,当时的中国最需要懂得现代气象科学的人。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满怀参加建设新中围的热情,早出晚归,到处奔走忙碌着。他从怎样看天气图教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气象工作者。
  不久,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央气象局共同建立了天气分析预报联合中心和气候资料联合中心,叶笃正参与了中心工作的领导。这两个中心随后发展为采用近代方法做天气预报的中央气象台和以近代方法整编气候资料的气候资料室。叶笃正教过的许多学生今天还记得他指着墙上挂的巨幅天气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