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撒谎时的体态秘语

作者:[英]彼得·卡雷特




  季广茂 邱 娟 丁洁如 译
  
  身体中的体态秘语
  
  手的动作往往能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手不能作为关于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的原因。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虽然同样受意识控制,但不被注意,容易被忽视,它们常常能提供关于谎言的有效的线索资源。关于撒谎行为的研究表明,人在撒谎时,身体的下部会比身体的上部提供更多的信号。当把关于某些人的录像放给其他人看,让他们判断谁在撒谎、谁说实话的时候,如果被拍摄的是身体的下部,那么判断往往是准确的。显然,双腿或双脚对撒谎者来说是被低估了的判断谎言的信息。看来似乎撒谎者都把努力集中在他们的手、胳膊和脸部的隐秘处,因为他们知道其他人会观察这些部分。由于脚很隐蔽,所以撒慌者不去注意。但是往往脚或者腿的一个细微的动作调整,就能出卖他们。
  
  鼻子上的体态秘语
  
  有一个暴露谎言的姿势是“捂嘴”。发生这种情形时,看起来好像是撒谎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诈的源泉。他假定,如果人们看不到他的嘴,就无法知道谎言来自何处。“捂嘴”的动作很多,包括从用手完全掩住嘴巴,用手支住下巴,到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通过把手放在嘴上或靠近嘴巴,撒谎者表现得像个罪犯,他无法抵挡回到犯罪现场的诱惑。而这正好和罪犯一样,因为手的动作把自己暴露给了观察者。在任何时候,别人都能知道,摸嘴是企图掩盖谎言。
  不过,有一个摸嘴的替代行为,就是摸鼻子。通过摸鼻子,撒谎者体会到了掩嘴的瞬间安慰,又不用冒险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这个动作中,摸鼻子是掩嘴的替代行为。这是一个鬼鬼祟祟的体态秘语,看起来好像某人在挠他的鼻子,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掩住嘴。
  
  伪装出来的体态秘语
  
  有些人在心照不宣地撒谎时,不得不隐瞒两件事——第一是真相,第二是任何可能暴露自己在隐藏实情方面所花力气的情绪。撒谎者体验的情绪往往是负面的,比如感到内疚,或者害怕被发现;但撒谎者在瞒天过海时,也会体验到兴奋,保罗·艾克曼称之为“愚弄别人的喜悦”。人们在撒一个很小的无伤大雅的谎时,通常感觉不到什么负面情绪。然而,如果要撒弥天大谎,下了很高的赌注,他们通常会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果需要维持这个谎言,就必须把这些情绪隐藏起来。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转过头、以手捂脸,或者用一种中立或积极的情绪来伪装。转头和捂脸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因为它们往往把注意力引向撒谎者努力隐藏的东西。另一方面,伪装使得撒谎者流露出未必与撒谎有关的表情。
  最常见的伪装是“面无表情”和微笑。“面无表情”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就能做到。为了伪装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有的撒谎者都需要让脸部保持镇静。而以微笑作为伪装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感到快乐和心安,换句话说,体验通常与谎言无关的情绪。
  
  微笑中的体态秘语
  
  冒牌微笑有几个可供识别的特征:
  ◆持久。与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往往能维持更长的时间。
  ◆组装。与真诚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组装”得更快,“拆除”得也更迅速。
  ◆方位。冒牌微笑往往局限于面部的下半部分,而真诚的微笑既涉及抬起嘴角的肌肉,也涉及在眼睛周围绷紧并把眼眉轻轻下拉的肌肉。冒牌微笑和真诚微笑受制于大脑的不同部位:自觉的中枢制造冒牌微笑,而真诚微笑是自发流露出来的。
  ◆对称。真诚的微笑均衡地浮现在脸的两边,而冒牌微笑有时会更强烈地出现在脸的一边(通常是右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自觉的面部表情相联系的神经通路,不同于与自发的面部表情相联系的神经通路。如果你看到一个对称的微笑,它可能是真诚的,也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不对称的微笑,那么它很有可能是假的。尽管对称的微笑和不对称的微笑大相径庭,但人们往往在回应不对称的微笑时,把它当成真诚的微笑。这也是我们对微笑的本真性漠不关心的原因:倘若别人向我们微笑,我们就不会太在意自己获得的是哪一种微笑。
  
  微观体态秘语
  
  当人们试图掩饰自己的情感时,他们的脸会接受到两套截然相反的指示:大脑中自发的程序要求面部展示真实情感,而自觉的程序则要求面部呈现出伪装起来的表情。为了使伪装有效,自觉的程序必须占有优势。于是人的真实情绪就被隐藏起来了。成功的掩饰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掩饰自己情绪的能力、被压抑的情绪的强度。某种情绪太强烈时,有可能会压倒用来压制它的努力,于是伪装的情绪就会让位于真实的情绪。
  不过,也有这样的时候,真实情绪瞬间崩溃,伪装的情绪瞬间恢复。人们显示真实情绪的片刻被称作“瞬间表情”或微观体态秘语。它们是极快的,也是极短的。它通常是迅速而短暂的,一般不会超过一秒,有时候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秒。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发出了微观体态秘语。绝大多数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在意。
  人在撒谎时,有时会发出暴露自己真实情感的微观体态秘语。比如说,有个人在讲述一个故事,关于他如何从一栋着火的房子中突围的故事。给人的印象是:在这场事故中,他完全控制了局面。他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脸部一直很镇定。但是突然间,他的表情变了,变得害怕,紧接着又恢复了先前的镇定。如果你观察到了这些,又对微观体态秘语一无所知,可能不会注意到刚才发生的事情,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你觉察不到那短暂流露出的恐惧。对于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来说,这个微观体态秘语是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可以据此判断那个人讲述的故事的真假。它将表明,他试图给人这样的印象——他一直控制局面,但是在那次事故中,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因为微观体态秘语完全是自发的,所以它们就像叛徒,在我们一无所知时,就出卖了我们的想法,但只向这样的人出卖——他们知道这些微观体态秘语意味着什么。尽管不是很普遍,微观体态秘语中依然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比如说,在马岛之战后,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出现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很多观众都问她,为什么命令英国潜水艇用鱼雷攻击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号”战舰。撒切尔夫人回答说,因为“贝尔格拉诺号”进入了英国禁止进入的水域,所以打它合情合理。其实这不是真的,“贝尔格拉诺号”处于禁止进入的水域之外,实际上,在被攻击时,它航行在远离马岛的地方,当撒切尔夫人给出这个不诚实的答案时,她显得很平静,甚至露出了一个虚假的微笑。不过,在某一个时刻,她的假面被揭开,一个极其短暂的愤怒表情浮现在她的脸上,眼睛外突,下巴前仰。撒切尔夫人想要隐藏的愤怒闪现出来。但是这个表情稍纵即逝,她虚假的表情又恢复过来。
  当人们不再需要去说服别人,让别人相信他们说的是实话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也能提供微妙的线索,供人识别骗局。比如说,多数旅客在通过海关时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们没有携带任何违禁品。不过,走私犯则要装出很正常的样子,设法把违禁品带出。走私犯在走过海关时,使他与众不同的,通常是他那一身紧张的肌肉。因为没人注意到他平时是如何走路的,紧张的肌肉也很难发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走私犯在通过海关官员检查之后的表现。正是这个时候,他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因而很可能会使身体放松,发送“紧张释放的体态秘语”。这个变化并不剧烈,通常它采取的形式是轻微放松肩膀,但这是可以被察觉的。一个人在通过海关之后就会放松,这个事实暗示出他把海关官员当成威胁,他有什么东西要隐瞒。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有些人即使什么也没藏,过海关时也会紧张。和那些走私犯一样,他们也可能发送“紧张释放的体态秘语”。这仅仅是要表明,虽然体态秘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它们并不总能提供完美的向导,告诉我们别人的脑子在想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