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赫鲁晓夫为何拥抱他的翻译官

作者:覃明贵 高新生 刘建国




  ◎《外国元首与幕僚》
  1956年4月,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和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对英国进行首次访问。两位苏联高级领导人同时出访反映了克里姆林宫对这次访问的高度重视。据说,这也是因为:赫鲁晓夫当时尚未成为大权独揽的惟一领导人。两位领导人是乘坐当时苏联海军最现代化的舰艇——“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抵达英国的。4月18日,“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顺利抵达朴次茅斯港。英国首相、战时作为丘吉尔首相得力助手的安东尼·艾登欢迎苏联客人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书面讲话。丘吉尔此时已经退位。1946年3月,丘吉尔曾发表了著名的富尔顿讲话,首次使用了“铁幕”这一术语。尽管丘吉尔一直对自己的观念抱着不放,但他依然在报上发表文章,欢迎苏联领导人到英国访问,并预祝访问成功。他还认为这次访问“应当对推动两国关系更加卓有成效”。苏联领导人的国事访问按部就班地进行:宴会、致词、敬献花圈、会谈……总之,一切都按惯例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在访问过程中,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遇到了他们无法适应的困境和难堪。按习惯和规定,在前往白金汉宫参加正式宴会时,所有外国客人都应着燕尾服。而苏联客人说什么也不同意这样做,他们身着清一色的黑色西服出席宴会。布尔加宁身材好,西服在他身上显得还算得体。而赫鲁晓夫就不行了,如此着装则显得不伦不类。在宴会上没有侍者的帮助,他根本无法分清摆在他面前的众多酒杯和刀叉的用法。女王宴会的常客个个不苟言笑,举止得体。而赫鲁晓夫却丝毫不觉得难为情:他高谈阔论,喜怒无常。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大国的领袖,而是个普普通通的俄罗斯老农民。他的举止与在座的贵族们简直是格格不入。赫鲁晓夫不喜欢别人发言时照本宣科地读稿子。他自己也不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稿子,喜欢用自己的话随意发挥。即使是在正式场合,在需要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时,他也会拿出10至15分钟讲些什么。据说,美国人特别喜欢听他说话。在那次访问过程中,赫鲁晓夫访问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在与英国实业界精英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晤中,他酒后发表“即兴讲话”,因酒后失言,大失礼仪。幸亏那位机灵的翻译为他打了个掩护,才没有酿成严重后果。
  会谈进行得很顺利,轮到赫鲁晓夫发言了。赫鲁晓夫从椅子上迅速站了起来。这时,他已将口袋中事先准备好的稿件忘得一干二净,他开始即兴发言了。他说着说着,竟忘了面对的听众是谁,开始用他一贯的风格讲话,他的讲话最后一句竟是:“我们一定要把你们埋葬。”接着,又开始抨击世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一番即兴讲话之后,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停顿。时任赫鲁晓夫翻译的特罗扬诺夫斯基本应将赫鲁晓夫的讲话当场翻译出来,但他没有吱声。人们发现,翻译脸色发白,额头冒汗。但仍继续保持沉默,赫鲁晓夫捅了他一下,嘟哝道:“快译!”特罗扬诺夫斯基见多识广,聪明伶俐,他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讲稿的译文,一句一句开始翻译。赫鲁晓夫继续滔滔不绝地骂了起来,特罗扬诺夫斯基不管那些,还是照着原来准备的译稿一段一段地“译”下去。赫鲁晓夫的恶作剧被“翻译”之后引起场内活跃,与会者对呼吁加强合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赞许,某些讲话还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赫鲁晓夫却大为恼火,自己对他们的抨击居然引起在座者的如此这般的热情与友善,而且是近乎狂热的反应!他非常纳闷:你们的阶级立场站到什么地方去了?!
  翻译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心想:要是在座的人当中有懂俄语的英国人岂不糟糕透了,他一定会站起来打断翻译的话说:“你翻译的不是赫鲁晓夫的话!”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在场的竟没有一个懂俄语的人。赫鲁晓夫结束了充满激情的讲话,自我感觉还是极为满意,在与会者暴风雨般的掌声中离开了大厅。
  助手们搀扶着赫鲁晓夫进了休息室。此时,翻译特罗扬诺夫斯基陷入了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他在纳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测之事。他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翻译,不逐字逐句地翻译领袖的讲话,而是擅自“篡改”领袖的讲话,完全“另搞一套”,他所犯的无疑是滔天大罪!在当时,这种罪过轻则坐牢,重则杀头。在令人窒息的痛苦等待之中,特罗扬诺夫斯基度过了漫长的两个小时。赫鲁晓夫终于睡醒了,他慢悠悠地走进翻译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我似乎说了些不妥当的话?”
  “是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您没有按事先准备的文稿发言。”特罗扬诺夫斯基诚惶诚恐地低声说。
  “照实说,我都说了些什么。”
  特罗扬诺夫斯基只得把赫鲁晓夫在宴会上的讲话重复了一遍。
  “你都如实翻译了吗?”赫鲁晓夫问特罗扬诺夫斯基。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是按事先拟定的文稿翻译的。”特罗扬诺夫斯基声音颤抖地答道。
  “啊,我的朋友,你真聪明!”赫鲁晓夫大声夸奖道,然后竟同特罗扬诺夫斯基热烈拥抱,并亲吻了他。
  报界刊登的赫鲁晓夫的讲话是正式文本的内容。从此以后,特罗扬诺夫斯基的外交仕途一帆风顺。他理应得到如此殊荣!他不仅表现出了对国家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关心,而且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胆识。在当时,这种举动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