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真正英国人的生活:庄园与下午茶

作者:李孟苏




  英国著名记者杰里米·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仍然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
  
  真正的英国人怎么生活?答案是,住在乡下,一杯接一杯喝茶。比如2002年访问中国引起很大轰动的音乐剧之王安德鲁·劳艾德·韦伯爵士。
  因为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被女王封为爵士的韦伯,在伦敦附近的西伯克郡有一座占地4000英亩的庄园。庄园里有一幢建于16世纪的华丽宅子和一派田园牧歌景象。虽然A339公路穿过庄园,好在离那宅子够远,往来车辆的声音不至于打扰爵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居生活。
  2002年2月,歌剧之王的田园牧歌遭遇到不和谐噪音。韦伯的庄园紧邻名为“格林汉姆公地”的村庄。英国超市巨头之一的Sainsbury’s集团将在村中空地上斥资1亿英镑修一座600米长、20米高的巨型仓库。如果仓库按计划修好,每天就会有700辆大货车24小时不停地奔驰在A339公路上。
  在“格林汉姆公地”村,保护土地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在20世纪80年代,格林汉姆公地保护组织的妇女们就抗议美国在当地修建导弹基地,她们组成人墙包围了基地,在几个入口处搭起帐篷住在里面,直到1992年基地被拆除。自从美军导弹基地关闭后,这一片公地上除零星建了些小工厂外,一直没有发展大工业。
  今天,格林汉姆的居民们又要和“邪恶的帝国”Sainsbury’s开战。居民们与当年反美军导弹基地的妇女组织联络,并寻求各方支持。他们向地区自治会递交了60条反对意见。意见书上写道,汽车24小时不停地奔跑,会带来噪音和污染,破坏生态,“会让这英格兰乡村如画的风景枯萎、凋谢”。Sainsbury’s则强调一旦仓库建成,将会给该地区提供750个就业机会。居民们反驳说,本地就业机会已经充分,新就业机会势必带来外地招募人员,为这些新居民修建住宅,环境会变得更加脆弱。
  地区自治会将在5月份对此做出裁决。虽然没有人要求韦伯爵士站出来加入抗议者行列,但他们表态说,如果韦伯加入,他们热烈欢迎。韦伯庄园的经理说:“韦伯爵士和我都不希望看到这条公路的车流量过大,对这个地区来说,Sainsbury’s的计划过于庞大了,这会让这条路充满危险。”
  住在乡下,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愿意为此奋斗终生。英国著名记者杰里米·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仍然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因此,人们无法容忍他们梦想的或现实的生活被破坏。早在1926年,就成立了“英格兰农村保护理事会”,抗议在乡村铺设沥青马路。但到20世纪90年代,据该理事会统计,英国公路还是已经覆盖了相当于两个莱斯特郡的面积,停车场占用的面积有两个伯明翰大。
  整个不列颠早就以城市为主体,但帕克斯曼说:在英国人脑子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这种乡村情结大概要追溯到19世纪帝国时代,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人思念故乡时,凭空把英国想象成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一战”时,战场上士兵们收到印有教堂、田野和花园,尤其是村庄的明信片,所受到的鼓舞远大于无数次的挥动国旗。
  自然,英国人生活的典型场所就是村庄。这一点,数不清的英国作家都描绘过,尤以住在英格兰汉普郡的简·奥斯汀为最,她把绅士淑女的乡间生活描写得入木三分。而推理小说更喜欢把凶案现场安排在宁静乡村的教堂、庄园、酒馆、客栈里。2002年英国周周名列票房前三名之一的电影《高斯福德庄园》就选择了乡间庄园作背景。活跃在乡间的侦探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马普尔小姐、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热门系列剧里的牛津警探莫斯……这一类侦探小说甚至有了专有名称,叫“梅厄姆·帕克”流派。
  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唯一的生活方式是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穷人和富人有不同的期望,但他们怀着同样的追求目标。”事业有成的人,如韦伯爵士,挣到第一个1000万英镑后,首先想到的是买一座庄园。
  “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是保守党领袖斯坦利·鲍德温的名言。乡村生活情结使园艺、DIY、乡间漫游、徒步旅行、相关出版业等发展成巨大的产业。那本创刊于1897年的杂志《乡村生活》,现在仍然畅销。园艺类杂志多达数十种,商店里有面积不小的园艺区。人人都自己动手修建或改造房子,每年英国人都要在DIY上花掉近90亿英镑。每座房子都有一个名字,商场里有房屋铭牌专卖店,出版商专门出书教你给房子取个响亮名字。
  乡村生活,是英国人很自傲的一点。一个住在赫特福德郡某富裕小镇的公司高级行政人员去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出差,美国人那缺乏照料的大院子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他很感慨地对我说,瞧瞧,这还是在新英格兰!
  20年前,英国人心中的乡村生活还只局限在英格兰部分地区,现在,乡间生活地域已经扩展到地广人稀的苏格兰。据欧盟调查,2001年,在东苏格兰,每1000户居民中有37户是从英国其他地区迁来的,是欧洲人口迁入率最高的地区。
  53岁的伦敦人杰奎塔·麦卡瑞曾经做过大学老师,9年前他们全家从伦敦搬到格拉斯哥。4年前,她家定居在距格拉斯哥100公里的古老村庄邓布兰。杰奎塔实现了她作为地道英国人,尤其是英格兰人的理想:有一座带私家道路的宅子,院子里花木修剪整齐,坐在屋前游弋着天鹅的小池塘边,可以看到远处高地上积雪的山顶。她还是个徒步旅行发烧友,热衷开发各种步行线路,于是办了间小出版公司,在家办公,出版自己编写的旅行路线手册。
  这个最早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的人们却惧怕、痛恨大工业对他们生活的改变。C.K·切斯特顿在著作《布朗神父探案集》中借布朗神父之口发泄牢骚:“英国正在堕落,朝着商业化的沼泽直线滑去。而拉格列(书中因反对奸商坑害村民利益而被杀的乡绅)这些人像是路旁被人忽略、嘲弄的路标,孤零零地站在黑暗中,但他们指出了解脱的方向。”
  今天,格林汉姆公地村的居民不知是路标,还是挡车的螳臂。
  实际情况可能是牧师卡农·唐纳德·格雷说的那样。牧师在接受帕克斯曼采访时批判说,英国人只想从大工业和商业中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以便享受乡村的乐趣。
  爱丁堡附近有很多古老的村镇,它们建于中世纪,没有经受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基本上保留了原有风貌。苏格兰南部的一条主要公路A91从一个叫阿洛的村子中央穿过,在村子中央、公路边上,有一座大型的厂房式商场,商场上悬挂着大广告牌:平价服装,厂家直销。这个商场还上了爱丁堡周边旅游地指南手册。
  就算布朗神父活到今天,他也得妥协,因为他必须去Sainsbury’s的连锁店买日常生活用品。古村子艾伦桥是苏格兰传统的矿泉水生产地,现在已不生产矿泉水了,但还保留着手工玻璃作坊,吹出的玻璃制品价格非常昂贵,属艺术品范畴。在这村子里还开着一家传统的小杂货店,出售很多当地妇女在家中自制的蜂蜜、果酱、蛋糕、饼干,朴素的标签上手写着那些奶奶、妈妈的名字和地址、电话,让人一看心头就一阵阵温暖。
  这家小店主人见缝插针摆放商品,灯也舍不得多点一盏,店里拥挤不堪,光线昏暗;还雇了个印度店员,见人没个笑脸,并不谈价钱,这样的购物环境是无论如何没有竞争力的。距小店几百米,村子里有一家宽敞明亮、总有东西打折的中型超市,是另一超市集团Somerfield的连锁店。
  不仅如此,就连英国人每日必喝的茶叶也变了模样。多数英国成年人在被问及“你要喝什么饮料”时,回答都是“Tea forever(永远都是茶)”。英国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喝5杯茶,每年喝掉的茶叶占世界茶叶出口市场总销量的1/3。
  英国人对世界饮食的两大贡献是,发明了下午茶和炸鱼薯条。街头仍然到处都是卖炸鱼薯条的快餐店,但想喝到“真正”的茶就难了。英国的旅游指南上写着,想喝“真正”的茶只能去迎接富裕游客的高档宾馆,或去还没有使用袋泡茶的英国本地家庭。所谓喝“真正”的茶,要先把茶壶放进热水里加热,所谓的“稳一稳”,然后放进产自印度大吉岭或阿萨姆邦、肯尼亚、斯里兰卡的茶叶,加开水,泡好后,倒进茶杯,加牛奶,最后放糖。
  想在Sainsbury’s或其他超市、商场买到茶叶可不容易。Twinings、Jackson、Whittard等著名牌子的茶叶被放在货架最下方,顾客视线最先触及的地方摆着各种经济实惠的大包装茶叶包。这些茶叶包经济到每个小茶包都没有那根拴着标签的线绳。想买漂亮的金属盒装茶叶,只能去机场的免税店。
  不用茶叶包的英国家庭越来越少了。英国人现在这样喝茶:把茶包直接扔进马克杯,沏上开水,泡一会儿,用勺或一把不锈钢夹子把茶包取出扔掉。对了,那把金属夹子在Sainsbury’s可以买到,2英镑50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