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飘动的红丝带

作者:吴非子




  一个无辜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刘子亮,敢于直面媒体,现身说法,在新兴医院的朱明的帮助下,以自行车万里行的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构筑民间万里防线,让人读了十分感动。
  
  那是2001年8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由中宣部、卫生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局)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艾滋病晚会活动——《飘动的红丝带》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在这个晚会的彩排现场,河南沈丘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刘子亮和妻子一起勇敢地走上舞台,他们向全社会呼吁:请理解艾滋病人。
  在这个活动中朱明与刘子亮萍水相逢。
  那是1995年晚秋,刘子亮焦急得坐卧不安,他家没钱买化肥,地耕不成,麦种不上。妻子建议刘子亮去邻家借,他脸皮薄,张不开口。万般无奈,刘子亮决定去卖血。
  听说丈夫要去卖血,妻子孙菊香开始不同意,后来觉得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又想到高中生物学课本上曾学过“人适当地献血,对身体并没有害处”,于是决定和丈夫一起去卖血。
  妻子也要卖血,刘子亮死活不让,说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如果卖血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孙菊香扭不过丈夫,最终和他一起来到血站,眼睁睁看着子亮两天卖了三次血,筹到了174元的买化肥款。
  以后再去卖血,非法血站已被有关部门取缔,生生断了他的一条财路。为了改变家里的生活窘境,刘子亮跟着村里人去天津一家建筑工地做苦力。半年下来,该发工资了,包工头却卷钱走了人。
  走投无路,刘子亮又想起了卖血。在天津,献血是要化验的,化验后他被告知,“你感染上了艾滋病毒。”
  刘子亮突然起身夺门而出,医护人员拦着他,又给他抽了些血,再次化验确诊后,用专车把他送到了河南省防疫中心。
  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妻子和儿女都没有感染上艾滋病毒,刘子亮总算有一点心理安慰。
  知道丈夫感染艾滋病毒后,妻子孙菊香除了伺候丈夫外,还买来了大量与艾滋病相关的书籍翻阅,积极配合治疗。
  但是,刘子亮得了艾滋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满村风雨。
  村里人震惊了,愤怒了,昨日见面还和颜悦色的老少爷们,突然成了仇视的路人。他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刘子亮的一家,甚至要他们滚出村去。
  别人不理刘子亮也就罢了,连他的哥嫂也不理他。感染艾滋病毒后,重活干不了,刘子亮就靠卖点水果、蔬菜为生,可村里人知道他有这个病,碰都不敢碰他,更没人敢买他的东西了。他就把东西挑到很远很远的村子去卖。孙菊香娘家不再让孙菊香上门,伙伴们逐渐疏远她,她受不了村里人的指指戳戳,撇下丈夫和女儿,说是去北京打工,跑了。
  妻子跑了,刘子亮就把孩子托付给60多岁的母亲,一个人去北京寻找妻子。在北京找了半个月也没有找到妻子,带的钱花完了,刘子亮突然又高烧不止。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毒后,刘子亮时常患感冒。
  这一次得病不同以往,刘子亮直烧得头昏眼花,咳嗽不止。他来到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夫,他是艾滋病患者,现在发病了,请求治疗。那个大夫挺负责地告诉刘子亮,他们医院不收艾滋病患者,请去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治疗。
  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的徐莲芝大夫接待了刘子亮,并为他免费治疗。北京佑安医院也叫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徐莲芝大夫从1990年起,亲手治疗过的艾滋病人已经有60人。
  随着交往的增多,徐莲芝渐渐知道了刘子亮的难处,想帮他寻找妻子,就问刘子亮敢不敢接受电视台采访,如果敢,电视台可以帮他寻找到妻子。
  寻妻心切的刘子亮说敢。
  北京电视台《纪录》栏目组的记者们,以“一个艾滋病人的寻妻之路”为主题,给刘子亮拍了一个专题片。拍专题片前,刘子亮特意要求编导将自己的面部做了特殊处理。刘子亮说那时他还有顾虑,怕外面的人认出了他,他出去打工没人敢要。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给刘子亮寄钱、写信、鼓励他,帮助他寻找妻子。正在北京一家工厂打工的孙菊香没有看到丈夫的专题片,后来听厂里的一位女工说河南有一位叫刘子亮的艾滋病患者妻子跑了,北京电视台帮他找人哩。
  孙菊香电话打到北京电视台,问清丈夫所住的医院后,赶到北京佑安医院见到了丈夫。夫妻相见,抱头痛哭。
  随后,孙菊香留在医院里照料丈夫,夫妻二人又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双双回到了河南老家。
  朱明被刘子亮的不幸遭遇深深感动,他决定将刘子亮接到北京继续治疗。刘子亮开始坚决不答应,后来好说歹说,才勉强同意了。路上,刘子亮又犹豫了。
  “朱院长,你知道我什么都不怕,我就怕我的两个孩子,我连累他们的已经够多了。”刘子亮说。
  “请你相信我,谁都不管你了,我管你,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朱明斩钉截铁。“我希望你能够摘下墨镜勇敢地面对全社会,做一个真正的勇士。”
  与朱明一起赶到河南的《北京晚报》和北京电视台记者也感到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新闻人物,不知道如何把握报道的分寸,因为他不想面对公众,媒体就不能公开他人隐私。
  朱明进一步动员他:“虽然你得了艾滋病,但是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你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你应该勇敢地摘下墨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全社会,艾滋病人也是人,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人是多么的不幸,是多么的需要帮助和理解。”
  在郑州加油站,朱明跟他谈了一个小时后,他彻底想通了,去!而且要摘下墨镜。
  “受到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我本来想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但是我却无法拒绝朱院长。不仅是因为他带给我他们医院员工的捐款,还有他打给我的几十个电话,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每次见面都会握住我的手,握得很紧,你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普通的礼节对一个艾滋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话是刘子亮说的最多的,朱明确实知道这一握对自己、对刘子亮意味着什么。
  刘子亮不再犹豫。就这样,他们一家来到北京,住进了新兴医院为他们一家提供的房间。
  第二天,《北京晚报》二版刊登了刘子亮的大幅照片,刘子亮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我要摘下眼镜,我不要镜头上的马赛克,我不需要在图片上遮挡双眼;我要面对你们,告诉你们,我需要你们的理解,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朱明清楚,治疗一个艾滋病人,普通的治疗方法一年的费用也要4万元左右。作为一个民营医院,他究竟有多大的能力承受刘子亮今后的全部治疗费用,还有刘子亮的工作问题,还有已经到了上学年龄要读小学的刘子亮女儿的借读问题、学费问题,还有他老家的妻子、父亲等等“累赘”。
  尽管他在做这件事之前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真正实施起来心里还是没有很大的把握,许多事情都是未知数,甚至不是金钱能够解决的。但覆水难收,朱明没想退路!
  朋友们,你们感受到过孤独吗?你们知道“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被别人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吗?曾几何时,朱明也是那么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是外界强加的,并不是自身的错误带来的。刘子亮是什么?一个被动地被生活抛弃的孤独的艾滋病人。朱明下定决心,要牵刘子亮的手,让孤独的心感受一丝被理解的温暖!
  只是给予生活的援助就够了吗?已经脱离借钱生涯的朱明发现,原来给予别人帮助的感觉是那么的良好!这比从别人手中接过钞票那种苦涩的心情来讲,好比天上地下。但是,钱是万能的吗?还能再做些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吗?
  什么才是真正有层次的帮助?是心灵深处的帮助!经济上的资助能解决刘子亮的生活问题,然而,只有让他重拾自尊和信心,走出艾滋病阴影,重燃生命之光,才是真正帮助他的最好方法,刘子亮才能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中国人对艾滋病的认识比较肤浅!朱明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宣传行动,向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他略加思索,一个好的想法出现在脑海中,既可以让刘子亮勇于面对生命,又可以有益于社会!于是,就有了他后来与刘子亮共同策划的万里行活动,全称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