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美国“新”教育的泡沫

作者:方 帆




  美国是个喜欢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由于教育政策不是由国家统一制订,而是由各地的校区教育董事会决定,因此每换一届董事会,每换一个教育局长,都可能制订一个新的教育政策。总的来说,美国的公立教育延续了欧洲学校的教育体制。但是,不少美国人不喜欢传统的那种课堂教育,认为是按照欧洲资本主义早期大工业生产,把人当成生产线上的产品弄出来的东西,因此,总在想点什么借口,来改革一下。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出现了收音机。教育改革家们就建议从此可以用电台来上课,取消黑板和粉笔。结果,他们没有成功。后来,在20世纪的20年代,出现了电影。爱迪生就说,这还得了,将来电影进入课堂,黑板和粉笔将消失了。结果,电影无法取代课堂。到了50年代,电视出现了,很多人就说:这次传统的课堂该下课了吧?电视都出来了,还要课堂干什么?当时,美国中部的一些地方甚至包了飞机,把电视教学片从空中传到地面,来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结果,这个美丽的设想仍然失败了。从80年代开始,电脑慢慢地进入课堂,90年代出现的互联网,更把电脑和高技术的应用推向了一个高峰。更多的人憧憬用互联网和电脑取代学校、取代课堂。
  所有这些发明和新技术的应用,都没有改变美国公立学校的根本制度。可是,美国上一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教育和文化动乱,却从此把美国的公立教育搞得一团糟。不仅始作俑者有很多死不承认犯错,其流毒甚至流传海外,一直飘洋过海,被不少羡慕美国文化和国力强大的国家视为至宝。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美国发生了反传统的文化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动摇了美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嬉皮士运动”动摇了美国传统的道德标准;“反越南战争运动”则动摇了美国传统的政治标准。在此同时,美国的新教育理论出现了。这些所谓新的教育理论,反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反对传统的学校结构和教学方法;反对传统的教学标准以及与标准连在一起的一切考核行为。在课堂教育的形式上,他们认为传统方式,就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在听,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自由。因此,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导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甚至学生在学校里面提倡杀人放火,崇拜魔鬼暴力毒品之类,可能都没有人会说他们错,因为学生有言论自由。在美国曾经发生的最血腥的科伦拜校园枪杀事件中,行凶的两个学生在学校就参加了一个信仰魔鬼邪教的学生组织,崇拜魔鬼、血腥、暴力。但是,从来都没有人管他们,也没有人指出他们的活动可能造成怎样的危害。直到发生了血案,一切都迟了。在考核和标准上,新教育理论的信仰者认为学生有多元的智能,每一个人擅长的领域都不同,不可以在学校强求所有人都学同样的东西,都懂同样的东西。因此,标准是最坏的东西,考试是更坏的东西。因为考试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懂同样东西,这根本是无法达到的。更有甚者,把人类文明流传下来的一切知识和技能都说成是白人种族主义者控制的,带偏见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构建属于自己种族和文化的东西。在学校的结构方面,他们认为书本的知识是死的,生活的知识才是活的。因此,上课不应该在课堂里面上,应该到生活中,在实践中学,每一样知识和技能都必须通过学校外面的实践才能学会。教育跟科学实验不同。在科学实验室里面,一个实验失败了,损失的只是器材或化学药品。可是,假如把学校当成实验室,放弃几百年、上千年一直都很成功的基础教育方式,实行全新的教育理论,一旦失败了,损失的就是一代代的人才!
  美国的“新”教育理论,经过了四十年的实验,很多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是失败的,至少是无效的。可是,目前在美国从事公立教育的很多理论和实践家们,都是受这些反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出来的,离开了这些理论,他们就什么都不懂了,也不知道教育除了他们这些理论以外,还可以有什么。然而,目前很多美国的校区,很多学校,正一点点走回头路,慢慢地恢复传统,恢复60年代教育动乱以前的许多教育理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新教育理论只影响了公立中小学,私立学校和大学完全没有受影响。工商业界和政界本来对新教育提倡的这些东西,虽然不屑,却也不怎么去管的。原来,在美国,有钱人和有权的人对公立中小学的期待是“能平衡自己的支票本”(balance the check book),“能看得懂候选人的政纲,会投票”(know how to vote)就够了。因为美国社会的有钱有势力的阶层,深信社会金字塔理论:在一个社会里面,控制社会的资源和有智慧的人只占金字塔的顶端,劳动阶层是占最大多数的,是金字塔的底部。公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金字塔底部的公民。所以,假如人人都有能力爬上顶端的话,这个社会就不稳定了。所以,对于新教育提倡反传统,不要基础知识之类的论调,美国的势力阶层从来都没有干涉。
  可是,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的势力阶层才震惊地发现,原来新教育的危害,竟然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了,而且,已经开始腐蚀社会的金字塔。假如这座金字塔倒塌,他们在塔顶的人,也会完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前,劳工阶层靠体力干活就可以了,不需要懂太多的文化。可是,进入新技术革命的时代以后,美国的工商界发现,从前高中生就可以干的活,现在要大学生才能做了;从前靠力气能做的事情,现在要靠熟练技工了。可是,公立学校培养了什么样的高中毕业生呢?在英语方面,大部分的高中生在阅读上都有问题,不要说看懂说明书了,连看懂普通的句子都成问题,以致《新闻周刊》刊登一幅令全美国的人都印象深刻的漫画,上面只有一行字:“假如你看得懂这行字,而你又是18岁以下的话,你一定是日本人。”在写作上,多年强调“创造性”的结果是,连单词学生都能创造了,创造出的拼写方式,连他们自己都看不懂。进入大学的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比比皆是,没有学懂小学算术的也大有人在。在高科技的摇篮硅谷,通用的语言是汉语和印地语,因为新教学的遗毒,令大部分公立学校出来的人看见数学就头疼,根本就没有能力从事数学要求高的任何高等学习或工作。
  美国社会毕竟不能单靠私立学校、个别顶尖的公立学校培养的人才,或者靠引入外国人才和企业外包来维持。工商界首先发难,因为他们要让自己的员工能掌握现代化的工具,每年花在培训员工,让他们达到高中水平以上的钱,已经足够让他们多投资几百个跨国公司的了。大学接着发难:大学已经越来越像中小学了,因为进入大学的学生很多要补中小学的课,大学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去满足学生补课的需要,令自己的科研和创新的能力大大降低。大学里面的教授们还发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很多来自公立学校的毕业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高,对于一个普通的研究课题,都可以提出非常多的解决办法。可惜,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极其薄弱,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或者他们的“创造力”,完全不着边际,对解决问题一点用都没有。可是,他们竟然还相当自信,一个个还死不认错。这样的大学生,让大学,尤其是理工专业,吃足了苦头。
  于是,从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各地的校区开始慢慢地恢复传统的教育方式,其标志就是:设立统一的教学标准,使用统一的教材,建立全州统考的制度。不少州还破天荒地引进“校长负责制”或者“学校负责制”。学生考试的成绩不好,校长要负责,要被开除;或者,整所学校要被解散,重新再建起来;或者是由私人企业通过“特许学校”的方式“承包”学校,不仅保证学生的成绩会提高,而且还保证学校的财政运作能节约公币。某些州更采用了“代用券”的制度,假如某校的统考成绩不好,政府要从拨给公立学校的资金中按人头拨钱,以“代用券”的方式交给该校的学生,让他们可以拿着这笔钱去读私立学校。最近,加州的州长更提议采用中国教师的“评职称”方式,改革教师的工资制度,按照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全州统考的成绩高低来排名次,然后决定教师的工资应该是高还是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