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难忘我在上海落实政策的日子

作者:陈锦华




  事例之四,是有关电影《天云山传奇》和《庐山恋》的事情。这件事和事例之五关于演员剧团的房子问题,都发生在中央工作组撤离之后,但我同他们的交往都是在中央工作组时期结识的。不然,他们不可能找到我。从落实政策上讲,也是一脉相承的。上海电影厂拍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在当时争议很大,有人说这个片子是骂共产党的,是为“右派”翻案。我当时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兼市计划委员会主任。我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关于国民经济计划工作报告时,特地加了肯定《天云山传奇》的话。后来谢晋见到我就说,哎呀,陈市长,你的话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其实我当时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认为这个片子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共产党人反思的。影片中那位后来平反了的“右派”,在桥上碰到以前整他的那个地委书记的时候,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要过好日子,也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感到这句话讲得极为朴实,其中蕴涵了生活的真理,还有比这更明白的道理吗?这是真心话,是大实话。我记得我这个报告的稿子在市委审议时,并没有人讲不同意见,而是一致通过。当然,我说话是负责的,如果这个片子遭受批判,上面讲话,那我也还是逃脱不了被指责的。
  当年上海电影厂还拍了一部《庐山恋》,也非常有名。著名导演张骏祥对我讲过,《庐山恋》有突破,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恋爱禁忌的突破。他还说演女主角的张瑜演得很好。当时为了表彰她的出色表演,市委一位负责同志当众宣布要给她加一级工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张瑜的工资也不过六七十元,加一级也就是十块八块的事。可就是这十块八块也好长时间落实不了。为什么呢?原因是没有给演得好的演员加工资的政策,钱没有出处。可市委领导同志说了的话落不到实处影响就不太好了。后来这位市委领导同志找到我,让我给想想办法。我当时兼任市委劳动工资委员会主任,这类事归我管。于是我就把劳动局局长于永实找来,要他想想办法。大家坐在一起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到了中央有个文件,规定给厂长有3%的升级权,上海电影制片厂可以算作工厂,师出有名,于是赶紧给上海电影厂的徐桑楚厂长打电话。就这样,张瑜的那一级工资总算加上了。这事儿搁在今天真是不可思议的。
  事例之五,是关于演员剧团房子的问题。有一天,张瑞芳突然带着几个人闯进我家。张瑞芳跟我熟悉,有事也愿意跟我讲,那天找我是为演员剧团的房子的事情。那时候,赵丹、白杨、王丹凤等著名演员都是上海电影局演员剧团的。演员剧团原来在上海有栋花园洋房,“文化大革命”中被赶到一个临时工棚里,几间平房,100多号人站都站不开。现在他们看上了位于徐家汇的上海仪表局的一栋花园洋房,演员剧团想要,找了好多次都没有解决,于是就想起了找我。我听后,就给仪表局的局长打电话,问有没有这回事?他说有,说张瑞芳她们找过好几次,但这房子他们也要用,所以没答应。于是,我就在电话中同他商量解决办法。当时仪表局正在同美国的福克斯·波罗谈合资办仪表厂(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上海时专门参观了这个厂)。我说你们把房子让给演员剧团,我批合资项目的时候,多批些钱,你们另外新盖一栋楼。他当即表示同意。我把结果告诉了张瑞芳、牛,他们喜出望外,高兴得恨不得给我磕头。
  事例之六,是有关落实退赔政策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原先通过赎买政策付给资本家的定息,停止执行了。在落实政策工作当中,中央工作组和上海新市委决定对这些都要进行退赔。那时候上海资本家很集中,按照情况要退赔30个亿,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当时市委研究以后决定给中央作报告,明确表示要如数照退。上海退赔的最大的对象就是荣毅仁。他认为这件事情政府做得很对,办得很好。为了扩大政府落实政策在国际上和国内的影响,他带头到上海来领这笔钱。当时,他是带着夫人杨鉴清来的。这笔钱的具体金额,我记不清了,反正数目不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