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公案小说连载

作者:伍维平




  王三伏法
  
  一日深夜,郭杰人正披灯阅案,忽闻有人击鼓鸣冤,便不顾家人劝阻,即刻升堂问案。
  来人自称王德成,已年过六十,报称其寡嫂涂氏被盗贼杀死,并抢去其寡居侄媳妇及衣服物品等多件,请求县官大人为民作主。
  郭杰人问:“盗贼是否亲眼所见?”
  王德成答:“确实亲眼所见。”
  “所见何人?”
  “火光中看见有彭三、刘七,其它的都面生。”
  郭杰人又问:“你有几个儿子?”
  “四子。长子昌喜,次子昌霖,三子……”王德成说到第三个儿子时,则踌躇变色、吞吞吐吐起来,“三子……昌贵,四子拔儿。”
  郭杰人见其面色怪异,疑窦顿生,即刻叫王德成领着去勘验。一干人马连夜紧赶,晨时方至。郭杰人令曾虎布置警卫,自己亲作勘验。只见尸体,头颅扁碎,不像刀斧砍伤,而像是用砖石捶捣所致。再看住所,可谓家徒四壁,不像能招致盗贼的样子。又看西房和偏房空着,知道是邻居刚搬走不久。得知邻居姓陈,便把陈姓邻居传来,询问为何搬走。
  陈邻居供说:“怕受连累。”
  “什么连累?”
  陈邻居又供说:“王家婆媳不时有吵架之声。他们家的雇工与其寡妇儿媳本属叔嫂,却日夜同居,好像夫妻一般,婆婆经常斥责他们,而不能禁止。我们怕出事,所以搬走了。”
  正详细询问之时,衙役报彭三、刘七到案。郭杰人说:“还未发传票,为什么自首?”
  彭三、刘七供称:“我们受雇于富家,听说王德成诬告我们是盗贼,怕连累主人,故来报告。”
  经过追问,从彭三、刘七口中得知,王德成的寡妇侄媳已在半月前出嫁了,并称县官大人可去调查。郭杰人没有多说什么,只叫曾虎把二人给放了。
  郭杰人再次提来王德成,询问其儿子名次,回答和以前一样,惟独问到第三个儿子时,又出言吞吐,说:“叫昌富。”
  郭杰人笑道:“昨天说叫昌贵,今天为什么说叫昌富。”
  仍旧将王德成押下去,又问陈邻居,才知道这三儿子的真名叫昌槐,以前受雇于某家,因奸情被辞退,现又受雇于鲍家圩子。郭杰人听后说:“盗就在这里。”
  押着王德成到了堰头镇,郭杰人吩咐住下。曾虎迷惑不解,问郭杰人道:“大人,此时不过正午,赶回县衙时间尚早,何必在此住下?”
  “道理很简单,引蛇出洞。”郭杰人令曾虎把王德成绑在门外,让一些衙役秘密混迹于看热闹的人群中,窃听来来往往的人都说了些什么。又令曾虎带几个精干的衙役换了服装,前往鲍家圩子进行侦探。
  曾虎等人领命而行,走了几里地,在路上碰到几个汉子,闲谈中得知,正是昌喜兄弟来探听他们父亲的消息。曾虎灵机一动,假称迷路,恳求他们带往堰头镇。昌喜兄弟同意了,于是一同前行。
  到了堰头镇,昌喜走在最前面,径直走到绑在门前柱子上的父亲王德成面前,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王德成见了,暗自吃惊,而后稳住情绪,故意埋怨官府不明,胡乱抓人,造成冤假错案。说着,又伸出三个指头问昌喜:“他在什么地方?已知道了吗?”
  昌喜刚点头表示昌槐已知道了;在后面赶来不明就里的昌槐也走到了父亲面前,父亲见之,脸色遽变,勉强压住怒火,放低声音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混蛋,你所做之事官府已经识破了,还不快跑,傻呆在此等死么?”
  昌槐惊慌失措地望了望四周,拔腿便往外跑,却被早候在一旁的曾虎,一把擒获,扭送到郭杰人面前。
  昌槐大喊冤枉,满嘴狂言,直到曾虎给了他两下,才咧着嘴老实起来。疼痛稍轻,又有些硬皮,问道:“我犯了哪条王法,为什么抓我?”
  “你自己清楚。”郭杰人不为所动,反问道,“你伯母家遇到这样的惨事,你去看过没有?”
  昌槐答:“事情太忙,没有空,不曾回去看过。”
  “伤痕很奇怪,究竟是什么东西把她打死的啊?”郭杰人像是问昌槐,更像是自言自语。
  昌槐不假思索,立即回答:“听说是用石磨的下扇。”
  郭杰人故意不解地问道:“石磨的上扇有柄可拿,为什么反倒用下扇呢?”
  昌槐一副聪明全懂的面孔,“上扇轻,下扇重,用重的捣他,所以他的头扁碎。”
  郭杰人放声大笑,“你没去,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呢?你奸淫你的寡嫂,又害你的伯母,凶手分明就是你,还想逍遥法外吗?哈哈哈哈!”
  昌槐一阵发愣,继而恍然大悟,大叫:“天杀我也!”腿一软,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