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诸葛亮真是乘车摇羽毛扇指挥战斗的吗?
作者:长乐居士
有人以演义为信史,真以为诸葛亮是不骑马,只乘车,并提出诸葛亮是北方人,移居到南方,水土不服,得严重风湿,骑不了马来解释。谈历史时为演义故事费心机,不免有些滑稽。何况这位老兄连小说也没仔细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至少三次乘马:在六十四回,攻雒城时“孔明遂乘马到(金雁)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八十八回南征时,诸葛亮“唤孟获同上马出塞。”及九十三回,“孔明急上马。”是战姜维作战不利。可见罗贯中也不承认诸葛亮风湿不能骑马。
诸葛亮真是乘车摇羽毛扇指挥战斗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正史中记载的两个乘车指挥战争的例子。
一个例子是五胡十六国时前凉大将谢艾曾“乘軺车,戴白袷,鸣鼓而进。”谢艾善出人意料取胜。他这样做激怒敌将麻秋,麻秋认是轻视自己,大举进攻。敌人逼近,下属劝谢艾骑马,谢艾却下车坐在胡床上。敌人反而怕有埋伏不敢贸然进兵。谢艾预先布置的兵攻击敌后方,大胜。
谢艾是个不按常规出牌的奇才,他这样是为了激怒引诱敌人。应是只能偶一为之。
另一例子是南朝宋大将韦睿,曾“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坐车上用痒痒挠指挥,真够潇洒的。不过这不是他做秀,而是“(韦)睿素羸,未尝跨马。”身体甚弱不骑马而坐车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可能有搔痒症,如意不离手,顺便就用来指挥。
有人说谢艾、韦睿是在学诸葛亮。其前提是诸葛亮确曾坐车在阵前指挥。
宋朝人曾糙编纂的《类说》是采集古书中记载的前人语言片断的书籍。其中一则讲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垒,战前司马懿一身戎装主持军务,而间谍报告说诸葛亮“乘素车,葛巾,持羽毛扇指麾三军。”司马懿叹曰:“真名士也。”看来演义中写诸葛亮乘车摇羽毛扇,应是依此为据。
不过,这只说是战前诸葛亮乘车摇羽毛扇,并非在阵前交锋时。
诸葛亮一生谨慎,像谢艾那样出险招的事,他不会做。很可能和韦睿类似,身体不好,能乘车,则不骑马。他和司马懿对垒是在231年至234年,那时他已经过了五十岁,身体不会好。
能不能依此类推,说诸葛亮在阵前双方开打后仍因身体不佳而乘车呢?不大可能。原因之一是如果是在阵前乘车,司马懿应能亲眼看到,不必间谍报告。如果亲眼看到,当不会略去所见,只记所闻。其二是战争中双方一旦交手,态势可能瞬息万变,谨慎且忠于职守的诸葛亮是不会采用行动不便的交通工具,在需要快速移动时增加困难。即使乘马会引发疼痛,他也会忍耐,何况他不论是南征还是北伐,皆在地形复杂多高山深谷作战,乘车确不利于机动。
所以,可以推论说,诸葛亮只是在战前准备阶段是这样,如果他到了阵前很可能仍是骑马的。在阵前穿便服乘车指挥战斗的发明人应是谢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