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湘西“赶尸”之谜
作者:烛之舞
湘西是一个美丽而充满神奇的地方,神秘的“赶尸”行当就诞生在那里。
湘西地方遗稿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秋过后,一天黄昏时,某人见到一个肩扛两床烂晒谷垫子的人,边走边喊:“让路,让路,赶兵(殡和兵同音)的来了,快躲开……”此人后面跟着个头包红帕,身穿青衣的人,挑着一担香烛纸钱,扁担两头的小孔中各插着三根檀香,肩上还扛着根青白相间的竹棍,竹节上贴着神符,竹棍顶端还吊着只活公鸡。
此人每走几步便丢一张纸钱,身后跟看五个头戴新斗笠的人,斗笠顶上和前后左右四边都贴着神符。这五个人彼此相距五尺,迈步时双腿都是笔直的,膝头不打弯。他们的臂膀也都笔直地垂在胯骨边,两手各握一把纸钱。他们所戴的斗笠都没用斗笠圈箍着下巴,而是用带子从胳肢窝穿过绊紧的。他们迈起步来都很规矩,就像兵丁上操一样。
排在五人之后的是一个身穿红色长衣,头戴法冠的老司(巫师)。他年纪六十开外,留着一绺花白的山羊胡,背着一把宝剑,腰间左侧挂着一只水牛号角,右侧则挂着捉鬼法宝“流”。他右手拿着一把“司刀”,左手擎着“绺旗”(五色布条做成的招魂幡)。只见他双目圆睁,直视前方,“绺旗”一挥,前面的五位戴斗笠者一律迈左脚,而“司刀”一摇他们则全迈右脚。
这就是典型的赶尸队伍。
湘西有“死尸客店”,专为赶尸人和尸体提供住宿。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到达“死尸客店”,在店中休息一天,夜晚降临再悄然离去。
“赶尸”行当的缘起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人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伤兵们在陆续被护送回营后,面对客死他乡的士兵,蚩尤和他的军师商量出一个计策,就是让蚩尤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战死的士兵尸首在中间,军师殿后。
军师念完咒语,祷告了神灵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地向南走。赶尸行当由此缘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赶尸人也帮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运尸回乡。但这种行业在地域上只限于现今常德以南,东到靖州,西到涪州、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的一片地域。
历史上的湘西地区,由于土地贫瘠,老百姓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营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
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有运尸还乡埋葬的习俗,于是,这种奇特的运尸方法便兴盛了起来。
赶尸匠
赶尸匠,也称“老司”,是整个赶尸队伍的关键人物。其入行标准十分苛刻:年龄必须限制在十六岁以上,要求身高超过一米七,貌丑,胆大,身体健康。
从事赶尸这行,都要进行正式的拜师,由学徒家长立下字据,经过面试,合格后才能从师学艺。
在面试环节,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便不能录用。接着,赶尸匠要你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
这三关顺利通过了,才能取得当学徒的资格。
赶尸匠经常跟尸体打交道,却忌讳“赶尸”这个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
赶尸匠若答应,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家属将死者的名字、出生和去世年月及性别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怀揣着黄纸开始走脚。
“赶尸”的秘密
从现代生理学看,人死后会立即僵硬,我们称之为“尸僵状态”。但是48小时之后,肌体会恢复柔软,然后又会发硬。但这时,大的关节,例如髋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还是能有小幅(20度)的活动,这就是死人行走的客观生理条件。
然后,对尸体进行一些必要的“连接”。首先,要将它们排好队,伸直前臂与地面平行,然后用长而细的竹竿顺着手臂用绳索固定,这样几具尸体就连成一个立体的架子,不会翻倒了。
这时候,拿绳子牵引第一具尸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连在一起的尸体就像提线木偶一样歪歪斜斜地走起来啦。
从地理上来看,川边到湘西的地势是向下倾斜的,这样在运尸途中不需要赶尸人费太多力气。再加上赶尸人不断积累经验,精心选择路线,使得尸体在“行进”过程中更加顺畅。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里,并没有多少人懂得这些道理,致使“赶尸”这一职业被越传越邪乎。
民国之后,交通日益便利,运输工具也日益增多,运送死者方便了很多。加上人们的乡土观念日渐淡化,有的死者不再被运回家中,而是就地掩埋,赶尸行业逐渐消亡。
如今,“赶尸”这一行当早已被人们遗忘,所剩的一点记忆,恐怕也只有鬼怪电影里的僵尸和术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