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会笑的狐狸

作者:王宗仁




  几栋素雅、白亮的房子,静静地安坐在可可西里荒原上,使这亘古山野平凭几抹妩媚。这就是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这位为保护藏羚羊与盗猎分子真枪实弹搏斗时英勇献身的县委书记,成了世界屋脊上一座丰碑。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白房子是雪域高原新诞生的人文景观。
  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遥远的可可西里,捐款赠物,用真心和爱意建起了保护站。他们轮流驻守白房子,义务巡山,含辛茹苦地甘当藏羚羊的保护神。
  国人关注的视线越来越多地被牵到了这几栋白房子。凡是穿越可可西里的游人,大都会停车走进保护站,瞻仰索南达杰的遗像遗物,聆听他的故事,体验志愿者的艰辛。
  就在这时候,有一只狐狸成了保护站的常客。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它打深山里走出来,站在离白房子百米远的坡梁上,笑容可掬地望着出出进进的志愿者。
  真的,这是一只会笑的狐狸,而且笑得很生动。唯其生动,才迷惑人。
  那个霞光四射的早晨,保护站的小杨最先发现了那只狐狸,他惊喜万状地喊了一声:“快来看,有客人到!”也许长期生活在内地的人,无法理解这些身居偏远地区的人那份孤独、寂寞的难耐心情,从日出到月升,他们难得见到个人影。现在听小杨喊客人到,自然喜形于色,都争先恐后地跑出来看稀客。
  结果,他们失望了。哪里是什么客人,只有一只狐狸拖着尾巴在坡梁上散步。
  灿烂的霞光给狐狸的浑身镀上了一层熠熠彩光,使它美丽得楚楚动人。有人开始逗狐狸了,又是口哨又是手势。起初狐狸无动于衷,只是用敌意的目光瞅着人们。
  次日,那只狐狸又来到了那个地方。当巡山归来的志愿者又向它逗乐时,它的目光消失了敌意,换上了和善的笑容。它笑时眼睛眯着,嘴张着,尾巴在轻轻地摆动。“看,狐狸笑了!”几个年轻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狐狸给人发笑,这绝对是个新鲜事。真得好新鲜!死气沉沉的可可西里缺少的就是新鲜。没有新鲜的食品,没有新鲜的草莓,没有新鲜的泉水,没有新鲜的笑容。现在志愿者找到了乐,狐狸给人发笑。这一天他们乐得好开心,几乎每个人都逗了那只狐狸,谁逗它,它就对谁笑。天黑了,夜幕渐浓。坡梁上的狐狸回家了,奔波了一天的志愿者这才回到白房子。这晚他们舒舒坦坦地睡觉,甜甜美美地做梦。
  第二天巡山回来,志愿者又看到了那只狐狸,还在老地方。这回还没等人们逗它,它就主动地送来了笑。不但笑,还带着作揖的动作。太好玩了,狐狸的笑,换来了大家的笑。
  此后,每当志愿者巡山回来,那只狐狸准会在老地方迎候他们。有些好心的队员还给它扔去一块剩肉,它也不客气,逮住就吃,边吃边笑。时间长了,一切都习以为常,但新鲜感依然还在。狐狸风雨不避天天来,大家天天看着它笑。人和狐狸互依互存,似乎双方难以分离。
  这天上午,一辆汽车给保护站运来了足够吃半个月的食品:大米、白面、肉类、蔬菜……
  让人痛心的事就发生在这一天。志愿者巡山回来时,发现屋里遭到抢劫,所有的肉———猪肉、羊肉、牛肉,全都不翼而飞,只留下满地骨头,狼籍一片。
  门依然上着锁。窗户大开……
  大家如梦初醒,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狐狸,那只会笑的狐狸。没错,是它!肯定是它!不过,不是一只,而是一群。
  会笑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奸诈的狐狸!
  不去说狐狸了,那是它的本性,永远也改不了的本性。小杨的话发人深思,因为它从狐狸说到了人。“我们被它的笑捉弄了!从它第一次向我们笑时就揣上了鬼胎。它之所以狡猾,它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我们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