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1期
蒋介石与廖耀湘
作者:严 农
过了几天,程子华再去找林彪,开门见山说道:“廖耀湘是块硬骨头,没有良将,很难对付。黄永胜太霸道,什么都由他说了算。可部队里许多具体工作他又不管,他又要说了算,不许别人管。这样的军队领导干部,怎么能带兵打硬仗?廖耀湘很可能在他手下跑掉。”
林彪这时才望了一下程子华:“子华同志,团结为重,要能容人。无‘度’不丈夫;不是毒,是度量。”
林彪接着去看他的地图。
程子华再次退了出来。
再过几天,程子华又去找林彪:“黄永胜在生活作风上实在糟糕,部队议论他:‘击鼓进兵,鸣金玩妓’,影响太坏。”
林彪仿佛没有听见程子华的这段话,浅浅地说道:“你应当知道这个故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10万。’刘邦接着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道:‘多多益善。’刘邦笑道:‘你既然有这么大的本事,怎么被我捉来阶下,供我驱使了?’韩信如实答道:‘陛下不善带兵,却比韩信善于用将,所以我被捉到了阶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林彪专门琢磨打仗,很少与干部谈话,只有对程子华的冀察热辽的干部例外。今天跟程子华说这么多话,更是例外中的例外。因为他对冀察热辽分局及军区有意见,从而对其领导人也有意见。究其因,是因为冀察热辽对林彪的一些作法看法不一致。
程子华听了林彪上面一段谈话,沉默良久,才接着尽量客观地说:“永胜同志确有不少长处,善于捕捉战机,会打巧仗。但他有个要命的短处:浮躁。这样的将领带兵打仗,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东北战场,尤其这次的对手是廖耀湘。”
林彪在室内踱着步,仿佛没有听见程子华说什么。
程子华看不出林彪到底是什么态度,只好再说下去:“苏权同志和永胜同志刚好相反,凡事谦以待人,谨言慎行。更重要的是,他能忍辱负重。”
林彪终于停住了脚步,说道:“好吧,我和荣恒同志谈一下。”
林彪的一句话,倒提醒了程子华。
他马上找到罗荣桓:“罗政委,东北和廖耀湘将有一场恶战。我建议将东野8纵司令员黄永胜换下来。”
“换谁?”罗荣桓问。
“段苏权。他是你的老乡,和你一道参加革命,对这个人,你是了解的。”
“好,我考虑考虑,再和林彪同志商量一下。”罗荣桓点了点头。
罗荣桓找到林彪,林彪只得召回黄永胜,同意段苏权到8纵代替黄永胜当司令员。可谁也没想到,黄永胜也没有靠边站,反而到老部队第6纵队当了司令员。
段苏权到8纵后,立即率领8纵7个团攻入锦州城内,与敌展开逐街逐堡争夺战,歼敌1万余名,攻占“东北剿总锦州前进指挥所”。
“锦州完了。”林彪淡淡说了一句,“下一仗就是歼灭辽西廖耀湘兵团了。”他用食指在军事地图上的辽西地区一按。仿佛这一按,辽西的廖耀湘10万大军就会成为齑粉。
他给8纵下达着命令:“以最快速度,急行军插到大虎山以南,不惜一切,全力堵截廖耀湘兵团南逃营口,而后向北突击围歼。”
段苏权率领8纵经两天两夜急行军,强行插进辽西,参加了辽西战役的第二阶段——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大会战。
段苏权果断地命令:部队行动要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到达指定地点,遇小股敌人不恋战,要首先截断敌人,不让廖耀湘逃走。对已突围出去的敌人可以不管,留给后续部队。
晨雾弥漫,向指定地点六间房攻击前进的8纵二十三师发现敌人多路蜂拥而来,当敌人进到二十三师阵地前几十米时,突然开火,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气势雄伟、载入史册的辽西大会战,段苏权率领的8纵,可以说起了炒菜用的“一勺烩”的“勺子”作用。在大虎山以南阻截廖兵团的作战中,8纵经过10小时的浴血奋战,彻底粉碎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廖耀湘靠其起家的新编二十二师建立廖兵团南撤营口屏障的企图;在六间房,8纵迎头像“勺子”一样兜住廖兵团,反复拼杀,截断了敌人南撤营口的退路。这场辽沈战役最大的恶战,8纵光抬伤员,就用了将近一个团的兵力,由此可见战斗之惨烈。段苏权率领8纵像有经验的厨师一样,用菜勺子滴水不漏地“舀”住廖耀湘兵团,才使林彪全歼该敌的作战计划得以成功实现。(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