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晋:韩赵魏





  三晋的族姓

  韩赵魏是从一个晋国分出的三个国家,习惯上因而简称为三晋。三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史上的重大变化。田氏篡齐和商鞅变法也都是古史上的大事,但比起三家分晋,毕竟是后起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他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他认为,三家分晋就是礼(名分)的破坏。看起来,他是在批判三家分晋,但他以礼的破坏作为分期的标志,却表现了他的史识。

  春秋后期,晋国的姬姓贵族差不多都衰落、灭亡了,而少数异姓贵族反而富强起来,以致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

  按照传统的说法,韩、魏与周同姓,这并不足信据,三晋的族姓是有问题的。

  秦、赵都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因此它们可能是殷商的支族。嬴、偃,大都是太皞,少皞之后,则秦、赵不是姬姓,是显而易见的。韩魏的来源,也可能不是姬姓。《史记·韩世家》说: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日韩武子。

  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史记·索隐》对此已提出疑问,说:“《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则是武王之子。然《诗》称‘韩侯出祖’,则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后苗裔事晋,封于韩原,日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后,晋又封之于韩原,即今之冯翊韩城是也。”今按,“韩侯出祖”出于《诗·大雅·韩奕》。而据《韩奕》之诗内容看来,韩应与燕(姞姓)相近。周宣王打败了北方戎狄之后,而封韩侯,则韩地不可能在今陕西韩城,而应该在今河北以至辽河一带,故诗中有“因是百蛮,以受北国”。百蛮中有追(■)有貊,当是北方的游牧部落而后迁于东北境内。

  西周之初,晋本在戎狄的包围之中。韩武子已是春秋时人。在韩武子之前,韩的先人也与魏相似,“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血统已经很难证明了。《史记》说他与周同姓,同姓不必同族,似正是存疑之词。

  魏之起源,也很可疑。《史记·魏世家》说: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魏的起源虽然说在武王伐纣之时,但其后“绝封”,沦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就很难保证它必是姬姓了。

  以上,是想说明三家分晋是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的政权,正象后来田氏之代替姜氏政权一样,而不同于鲁国的三桓专政。

  三晋的变法三晋是法家的发祥地,吴起与商鞅都是由魏国出去到秦楚进行变法的。

  法家的变法主要是军事法,而由军事法变为民法的。但是这不能不牵涉到土地制度方面的变法。《左传》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7年),晋于韩原之战败于秦,于是乎作“爰田”又作“州兵”。“爰田”就是上文“朝国人而以君命赏”者,可见“爰田”是针对国人即战士说的。州兵是在野外州的地区进行征兵。州人本来是不当兵的。爰田就是换田,易田。也就是后来商鞅在秦所实行的“辕田”。秦国生产力落后,所以一直到商鞅变法时才实行。《汉书·食货志》颜师古注引孟康说,云:“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未世寖废。商鞅相秦,复立辕(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据此可知,爰田原是公社里所实行的轮换耕田的制度,而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再三年一爰土易居了,而是分配到土地上,由农民自行轮流换耕。晋自韩原之战失败于秦,为了扩充兵源,使州人也当兵,因此州人与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赏田”者就是使他们可以不必参加“三年一爰土易居”的老办法,而准许他们可以长期占有土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爰其田”。易、锡古本一字。读“易”田为“锡田”,因而误作“赏田”。

  春秋战国之际,范氏与赵氏已经实行对私有土地征取赋税的办法。《左传》哀公二年载: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龙税焉(杜注:尨,范氏臣,为范氏收周人所与田之税。)。赵氏得而献之。吏请杀之。赵孟曰:“为其主也,何罪?”止而与之田。

  这是说周人给范氏田,他不是自耕,而是征收赋税的。范氏是赵氏的政敌,他捉到了范氏派去征税的臣,而不杀他,赵氏自己当也是这样,所以说“为其主也,何罪?”

  据新出土《孙子兵法·吴问》篇记载,晋国六卿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扩大“步百为亩”的旧制。赵氏的亩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韩氏、魏氏以二百步为亩。知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亩。范氏和中行氏的亩制最小,以一百六十步为亩。孙武因此推断,实行小亩制的范氏、中行氏将先亡,其次是知氏,再其次是魏氏、韩氏。如依此说,田亩改制与政治上的胜负也是有关系的。

  1965年山西考古发现赵氏宗族与其族人和依附者的《盟书》。主盟者就是赵鞅,即赵孟、赵简子。其中《盟书》云:“自今以往,敢不率从此明质之言,尚(倘)敢或纳室者,而或婚宋人兄弟或纳室室者,而弗执献丕显公大家,明亟视之。”①室是宗族下面的基层组织,它们既有自由人,也有非自由人。据这《盟书》内容看来,纳室就是族人和非自由人把自己的家室、财产投靠于贵族以便求得“庇护”。赵简子说“无敢或纳室”者,是禁止他们去投靠别的贵族。倘使“弗执献丕显公大家”,就要受到惩罚。“明亟视之”,是盟书上的习语,意即要受到惩罚。这样,族人和非自由人就成为赵氏“庇护”的农民。我们这样解释,也许是合理的。

  魏文侯时任用法家李悝变法。据史籍记载,他的变法主要是“尽地力之教”,就是使土地发挥最高限度的效率。这不但是要改进农业的生产技术,而且要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比如“治田勤谨”,精耕细作的话,每亩可增产粟(小米)三斗(约合今六升),相反的话,就会减产三斗。一进一出,①《山西侯马盟书考释》,文物出版社。

  要相差很多。

  在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以前,《汉书·食货志》这样说: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廿万顷土地。除去山川、村落占三分之一以外,有六百万亩耕地。这可见魏国变法以前,曾经调查了全国的土地,因而可以“计口授田”,从而督责农民的勤惰。也正因这样,李悝还能进一步提出“平籴法”,即好年成由政府按好年成的等级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坏年成亦由政府按坏年成的等级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看起来是国家关心农民,实际上农民的收入也就是国家的收入。

  李悝变法,最有影响的是撰次《法经》。后来商鞅在秦变法,编次《秦律》,就是以李悝的《法经》为依据的。

  赵武灵王时实行“胡服骑射”,主要是军事技术上的改革,但是“强兵”与“富国”都是法家变法的目的。

  韩国也曾经进行变法。但是由于变革很不彻底,旧势力没有受到打击,反而造成了一些紊乱。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他讲究“术”,目的就是在加强对臣民的统治。依申不害的说法,只凭借公开的法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套“术”来监督和防止官吏或贵族的舞弊弄法,阳奉阴违,以及瞒上欺下,在君主面前是一套,在人民面前又是一套。不这样,君主的权力又会旁落了,以致酿成“弑君取国”事件的发生。申不害认为只有“术”可以驾御它们,以补“法”之不足。

  三晋的兴亡三家分晋后,魏占领了今山西的西南部、陕西东边沿河一带及山东的东南部、黄河以南一部分土地。本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时,为了向河东发展,迁都大梁(今开封市)。大梁处于黄河中游。地位适中。韩占领了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以及山西南部。它的疆土与魏交错。先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来迁都宜阳(河南今县),再迁于阳翟(今河南禹县),由西向东发展。公元前375年韩灭郑后,又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

  赵在韩、魏的西北,沿边与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接壤。另外还有一部分土地插入山东东南部,与燕、中山和齐接壤。先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后来迁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再迁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

  以上三晋的地理形势,使它们经常处于战火之中,几乎战国时的各国战争,都无不卷入。三晋的兵力强,也很精练。但除了赵可以向北游牧地区发展以外,韩、魏处于秦、齐对峙的轴线上,四面都是敌国。韩国占领宛、邓,生产铁矿,但宛、邓与楚国接近,后来都被楚夺去。

  战国初期,东方诸侯中的宋、郑、鲁、卫还继续存在,但都已很衰弱。

  周的国土更小,战国后又分裂为东西周。楚国在公元前445年灭了杞,前431年又灭了莒,同时不断地攻取郑国的土地。越国在前414年灭了滕,次年又灭了郯。泗上小国已被楚、齐所占领,齐国不断地侵略鲁、卫和宋。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后来中山又复国,最后又灭于赵。这时,魏国最强。前354年赵国曾进攻卫国。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卫国被迫入朝于楚,当然不是魏国所能允许,因此率宋、卫联军包围赵的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师前来救赵。于是赵、魏之战变为魏齐之战。齐军不是直接到邯郸救赵,而是乘虚去攻大梁,齐魏两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相遇。结果齐大胜魏军,擒获了魏的军师庞涓。这次齐国战胜魏国是孙膑对庞涓在军事战略战术上的胜利。

  魏攻赵邯郸的时候,秦也在元里(今陕西韩城西南)打败了魏军,旋率师伐韩,深入韩地。在齐军大败魏于桂陵的同时,楚也攻取魏的睢水,秽水间地。但是后来魏国逐步扭转战局,还是把赵都邯郸攻克了。前352年魏惠王调用了韩国军队,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由此可见魏国兵力并没有因桂陵之战失败而丧失了强盛的声威。前344年魏又举行逢泽(在今河南开封)之会,遭到韩国的抵制。

  公元前342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又向齐求救。齐威王接受了孙膑的建议,并不马上出兵,直到前341年齐军才赶到马陵(今河南省范县西南)。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阻碍,又在夜里,当魏军进入马陵时,齐伏兵四起,万弩俱发,魏军大乱,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齐国又一次获得战略上的大胜。同时秦、齐、赵又三面围攻魏军,魏反攻又失败。次年魏公子卬和秦卫鞅交战,公子卬中计被俘。这是魏国又一次的惨败。

  公元前344年,齐、魏会于徐州,互相称王。公元前333年,赵攻魏,并为了防止齐、魏联合进攻,在漳水、滏水之间建筑长城。这时秦又取得魏的河西郡。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也称王。同时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魏在连遭失败之后,国力衰落下去,齐、秦显得强大。于是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公元前318年,三晋和齐、楚联合攻秦,兵至函谷,不胜而还。这是第一次的“合纵”战争。同时秦用张仪主张,以连横破坏合纵。

  战国中期之初,秦集中力量于西南开发,也就暂时放松了对三晋的压力。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获得了丰富的粮食仓库。同时秦兼并了义渠的土地,巩固了北疆。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子之叛乱攻取了燕。前312年秦、魏、韩联合,与楚、齐开战。这是张仪连横战略的成功。秦当时主要在破坏楚、齐的联合,楚怀王轻信张仪,结果不仅损害了楚齐关系,也损害了楚本身的利益。

  公元前308年秦攻占韩的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前306年,楚灭亡了越。

  楚怀王不明当时形势,仍倒向秦的一边,以致引起韩、魏和齐的联合。

  公元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楚的方城,在泚水旁的垂沙打败了楚军。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进攻秦,一直打到函谷关。

  赵因为地处北边,与游牧部落接壤。赵实行“胡服骑射”,这完全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但也引起了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10年,赵灭中山。这时,赵和齐、燕的矛盾日益增长。而燕要富国强兵,赵、齐又都是它的敌人。苏秦在燕,主张联合五国攻秦或者攻齐。因为赵国相当强大,苏秦认为,如果齐、赵联合,对燕不利。他奔走于齐、赵之间,其目的就是阻止他们的联合,使赵和韩、魏一致对秦或者对齐。

  公元前287年,齐攻秦,后来三晋也参加。这是苏秦所发动的合纵的胜利,但是不久就破裂了。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引起各国间均势的破坏,过去是五国攻秦,现在变为五国攻齐了。次年,韩也参加攻齐。公元前285年秦也参加攻齐。燕昭王看到这时合纵攻齐的形势已经成熟,前284年,以乐毅为将,率领大军出发,一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湣王逃到莒时,被楚淖齿所杀。以后齐在田单领导下,动员全民反攻,才逐渐收复了失地。从此形势又起了变化。

  公元前275年秦大举攻魏,再次攻到魏国大梁,魏被迫求和。公元前273年,魏赵联军向韩进攻,韩求救于秦。秦白起率军到了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斩首十五万。

  赵在三晋中,兵力最强,是秦统一六国最大的障碍。公元前270年,秦赵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之战,赵奢、廉颇战败了秦,使赵的威风大增,因而酝酿了秦赵之间更为剧烈、更大规模的长平之战。

  在长平之战以前,秦连攻韩,取得不少重要据点。公元前263年,秦已攻取了太行山的南阳地,以断绝韩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孔道。前262年,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又被秦攻取,韩的本土和上党郡完全隔绝了。韩国愿意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上党郡守不肯服从。韩惠王派冯亭去接替他。冯亭到任后,也不肯降秦,而把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赵于是封冯亭为华阳君,并派廉颇率领大军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防备秦军。秦白起、王进攻长平。这次战争,两国都派了大军和名将,是一场关系重大的战争。

  秦赵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后来赵孝成王中秦反间之计,听信了赵括(赵奢子)夸夸其谈的话,起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一到前线就大举进攻秦军。白起采用了迂回的运动战术,先在正面诈败后退,另外布置两支骑兵,袭击赵军后路。赵军攻秦堡垒不利,而秦的奇兵二万五千人已经断绝了赵军后路,另一支奇兵又切断了赵军的堡垒,把赵军切成两段。但秦军亦颇不利。秦昭王听到消息,亲自赶到河内,赐民爵一级,把十五岁以上的壮丁悉数征发到长平前线,用来堵击赵的军粮和援兵。到九月间,赵军已被困了四十六天,饥饿乏食,分为四队轮流向秦反攻,仍未能突出重围。赵括亲自带精兵搏斗,被箭射中而死,赵军大败。全军四十多万人全部被俘。白起竟把浮虏全部活埋。战国后期,秦战略战术不在夺其土地,而在歼灭敌人的战斗力,它的残酷性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到了公元前259年,秦攻取赵的太原郡,并占领了上党郡。白起正要乘胜攻破赵国,由于范睢和白起发生龃龉,另派王陵进攻赵的邯郸。白起托病不出。赵国军民坚决与秦抵抗到底。到了第二年,王陵的军队死伤很多,仍不能下。秦昭王改用王龁代替王陵,范睢又起用私交郑安平为将。

  到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始谋救赵。但魏的军队踌躇不进。后来魏信陵君以计夺得虎符,才使魏军前进,楚军也赶到。魏、楚两军夹攻,秦失利,大败。这是秦赵第二次大战。可见赵的兵力还是很强大的,仍是秦的劲敌。

  但这时秦统一六国的形势基本上已经完成。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

  前254年,魏攻取了定陶,又灭亡了卫,间接地有助于秦的统一。因为齐楚和魏韩实际上已衰弱了,秦的兵力已占中原腹心。前249年,秦又灭东周。前237年,秦攻占了赵的上党和河间。

  公元前231年,魏、韩被迫献出了土地。次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把所得的韩地建置南阳郡。

  公元前229年,秦乘赵旱灾,大举攻赵,进围赵都邯郸。赵王宠臣郭开受秦贿赂,谣言李牧与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忽和颜聚代替李牧和司马尚,后来又杀死了李牧。次年,王翦大破赵军。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秦于是建立邯郸郡。前222年秦灭了燕,接着又回攻代,虏代王嘉,赵亡。

  公元前225年秦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城坏,魏灭。

  综观三晋的兴亡,战国前期以魏为盛,战国后期以赵为强。赵尽管先后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的重大打击,但还是抗秦的重要力量。赵之亡,并不是由于兵力之不足,而是由于赵王听信奸言,更易良将。看来,秦王政得以灭六国,有多种原因,并不单纯是由于军事上的胜利,这是不能草草作出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