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避战求和,含忍妥协,最后向法国、日本屈服投降,签订卖国条约。
同治、光绪之际,法国多次进犯越南。其时,法国金融资本发展迅速,积极对外扩张,叫嚣“必须征服那个巨大的中华帝国”⑤,显然,法国是企图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光绪八年(1882),法军进攻越南北圻,清军出境援越。但清朝统治者害怕由此危及自身的安全,授权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在天津谈判。双方议定:清军撤出越境;以红河中间之地划界,中法两国分别保护;开放保胜为商埠。
李鸿章的退让,“招引法国以为中国将不会反抗”①。法国内阁总理茹费理撕毁了协议,大举进攻越南,同时,派驻日公使脱利古来华向李鸿章施加外交讹诈,李鸿章为了保存军事力量和淮系地盘,主张继续执行“永保和局”的外交方针。他认为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②,声称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①,开战后,“兵连祸结”,“一发难收”。李鸿章的宜和不宜战的论调,在中法战争期间发挥得淋漓尽致。
光绪十年(1884),法军向北越发动进攻。法国水师总兵福禄诺通过粤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向李鸿章诱和。李鸿章函告总理衙门,务必含忍与议,同时强调指出:“与其兵连祸结,日久不解,待至中国饷源匮绝,兵心民心摇动,或更生他变,似不若随机因应,早图收束之有裨全局矣”②。清廷接受了李鸿章“兵心民心摇动”的警告,命他与福禄诺在天津举行谈判。四月十七日(5月11日),双方签订《天津简明条约》,规定:法国“保护”越南;滇桂边境通商;中国撤回军队。
条约签订后,法国又以清军未能及时撤退、双方发生冲突为借口,蓄意扩大事端。闰五月二十二日(7月14日),法舰开入福建闽江口,李鸿章“自度兵船不敌”,一面拒绝清廷调拨北洋船舰增援福建;一面致函会办海防大臣张佩纶,要他勿向法船开炮。七月初三日(8月23日),法舰进攻福建海军,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在李鸿章的影响下,也“严谕各舰,不得妄动”③,致使马尾海战失败,福建海军覆没。
法国的侵略暴行,激起全国军民极大的愤慨,前线广大将士斗志昂扬。
光绪十一年二月(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当时的局势对中国极为有利,但清廷缺乏胜利信心,李鸿章则认为镇南关大捷不过是“偏隅偶胜”,应该知足罢兵,趁胜求和。四月二十七日(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正式订立《中法新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允许法国在我国西南开埠通商;中国兴办铁路应与法人“商办”等,⑤《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①鲍维:《茹费理与法兰西帝国主义的复兴》,第169页。
②《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4编,第140页。
①《中法战争》第4册,第45页。
②《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卷4。
③《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卷15。
使法国得以插足中国滇、桂等省,西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日本从同治年间开始,多次入侵朝鲜,蓄谋大规模进攻中国。光绪二十年(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李鸿章调拨部分淮军赴朝,日本也派兵前往。朝鲜局势稳定后,清廷向日本提出双方同时撤兵,日军拒不撤走,阴谋挑起战争。
在中日关系恶化、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李鸿章为了保住他的权位和军事力量,外交上,他玩弄“以夷制夷”伎俩,先后乞求英、俄等国出面斡旋,阻止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把希望寄托在欧美各国的“干涉”和“调停”上,结果一一落空。军事上,他一面命令驻朝清军“镇静勿妄动”,“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切记勿忘”④,想以“万国公例”去制止日本的军事行动;一面表示不派兵增援朝鲜,说什么:“我若添兵厚积,适启其狡逞之谋”①,企图以中国停止派兵的行动遏制日本增兵朝鲜。李鸿章在外交上的畏葸怯弱和军事上的按兵不动,必然导致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
然而,这时清廷内部主战派坚主对日采取强硬态度,人民群众要求抵抗的呼声也很强烈,李鸿章不得不派兵往援牙山中国驻军。运兵轮系用重金租雇的高升号等3艘英国商船。六月二十三日(7月25日),高升号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遭到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
牙山战役后,李鸿章惟恐北洋海军与日作战遭到损失,丢掉个人政治资本,因此,只是“令游弋渤海内外,做猛虎在山之势”①,八月(9月)中旬,日军在平壤大败清军。接着,又挑起黄海海战。这次海战,中日双方各有损失,胜负未定。李鸿章却故意夸大败绩。借口船舰陈旧,武器落后,不能与日继续作战,命令北洋舰队全部躲藏在威海卫军港,造成了中国海军坐以待毙的局面。
九月(10月)下旬,日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金州告急,旅顺守将徐邦道力主派兵增援,李鸿章斥之为“糊涂胆小”。十月(11月),日军攻陷大连,进犯旅顺,海军提督丁汝昌“自赴天津请以海军全力援旅顺”,李鸿章又训斥说:“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②于是,号称东方第一要塞的旅顺军港落入日军手里。光绪二十年十二月(1895年1月),日本海军进攻威海卫。这时,北洋舰队尚有战舰炮艇等20余艘,重整旗鼓,仍可与日一决雌雄,但李鸿章不敢一试,终于在次年正月(1895年2月),北洋海军连同威海卫军事要地全部落入敌手。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全权大臣”到达日本马关。翌日开始谈判,日本提出许多苛刻条件,只准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曾力争“请让少许”,没有结果。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款银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这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④《中法战争》第1册,第18页。
①《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16。
①《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15。
②《中日战争》第3册,第172页。
地的深渊。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有辽东半岛,俄、德、法三国表示反对。在“干涉还辽”事件中,李鸿章又被迫对日让步。九月(11月),他与日本代表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订明中国“报酬”日本3000万两,收回辽东失地。
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的紧要关头,避战自保,消极应战,屈辱妥协,忠实奉行清廷的投降路线,造成中国惨败,签订牺牲民族利益的条约。战败投降固然是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决策,但李鸿章也应负重大的罪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