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印刷





  雕版印刷的盛行

  五代是中国印刷史上雕版印刷开始盛行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民间印刷业有所发展,而且出现了由朝廷提倡和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刻印书籍活动。例如,后唐宰相冯道等奏准刻版印卖儒家群经,作为儒生学用的标准文本。当时,自后唐长兴三年(932)始据唐《开成石经》校刻《九经》(《易经》、《书经》、《诗经》、《三礼》和《春秋三传》),历后晋、后汉,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共用二十余年时间方告完成。这“九经”世称《五代监本九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雕印的儒家典籍。五代时在蜀、南唐、吴越、闽等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印刷业也比较发达。如在四川成都,前蜀雕印的贯休《禅月集》,后蜀雕印的增广《唐本草》(《蜀本草》),毋昭裔主持雕印的《九经》、《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都很著名。在杭州,吴越王钱俶曾雕造《宝箧印经》8.4万卷。从湖州天宁寺、杭州雷峰塔和绍兴城关镇等处发现的钱俶印经来看,其中有些经卷,扉画线条明朗精美,文字清晰悦目,纸质洁白,墨色精良,千年如新,说明吴越的印刷品不但数量多,质量亦臻上乘,可见当时雕版印刷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钱俶出资用绢素印的2万幅24种应现观音像,则是我国最早用丝织品印刷的版画①。后来如开封、杭州、成都、建康、福州等都发展成重要的出版中心。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成风,官、私、坊刻均有很大发展,雕版印刷业趋于鼎盛。两宋时,刻书地点已相当普遍,尤其是开封(今属河南),杭州(今属浙江),成都、眉山(今皆属四川),建宁、建阳、福州(今皆属福建),建康(今江苏南京)等地都刻印了大量书籍。据估计,宋代刻本当有数万部。所刻书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道、天算、医药、类书、丛书等,丰富多采,品类齐全。当时最早进行的大规模雕版工程是在成都开雕,自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历时12年才雕印完成的《大藏经》(世称《开宝藏》或《蜀藏》),共1076部,5048卷,所雕印板达13万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福州东禅寺刻印《东禅寺大藏》(世称《崇宁藏》或《福藏》)达6434卷。以后刻的福州《毗卢藏》,湖州《圆觉藏》、《资福藏》,平江(今苏州)《碛砂藏》等,也都达五六千卷之多。宋代刻印的几种《道藏》,如《宝文统录》、《大宋天宫宝藏》、《政和万寿宝藏》,也分别有四五千卷。这一系列大型雕印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时期雕版印刷的能力和雕印技术的成熟。宋代有不少著名刻工,甚至有妇女参加雕版,刻写精细。宋版书多由善书者书写上版,字体常用名家书体,且纸墨精良,装帧版式美观大方,素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代印刷中心是南京(或称燕京,今北京)。所刻《辽藏》和僧人行均的字书《龙龛手镜》都很著名。辽代约在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1031),雕成全部木板《大藏经》,世称《辽藏》或《契丹藏》。这是辽代最大的雕①杨万里:《诚斋集》。

  印工程。《辽藏》系据宋藏翻刻,并赠送了5部给高丽。后来高丽显宗王询又曾据《辽藏》和《开宝藏》刻成《高丽藏》。重熙十三年(1044),契丹贵族志智和尚在燕都募钱造经一藏,“以糯米胶破新罗墨,方充印造,白檀木为轴,新罗纸为幖,云锦为囊,绮绣为巾,织轾霞为绦,■苏枋为函”①。这是一部用高丽纸墨印造,上好材料装裱,白檀木做轴的卷轴本佛经,其中以糯米胶调墨印书,色泽极好,是辽代印工的一项创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一批辽代印刷品,其中有辽代刻经、辽版书籍和彩色佛像等,印刷年代最早的是统和八年(990)燕京印造的《上生经疏科文》1卷。这些发现是研究辽代印刷史的珍贵资料。此外,辽代还有一些汉文书的契丹文译本,但现尚不知是否有契丹文印本。

  金代的印刷业也比较发达,其印刷中心主要在中都(今北京)和平水(今山西临汾)。所印书籍有经、史、文集、科技书、医药书、释藏、道藏等。金代监本书和有些坊刻书,刻印精良,可与宋版书相媲美,说明金代的印刷技术也有很高的水平。金代最大的雕印工程是释藏《赵城藏》。据研究,《赵城藏》主要是据宋《开宝藏》翻刻,当有7000余卷,现存近4500卷,其中有不少是其他藏经所未收的。另一项可与之相比的是道藏《大金玄都宝藏》,共6455卷,要比《政和万寿道藏》多近1000卷,可说是最完备的一部《道藏经》。此外,金代还刻印有多种汉文书的女真文译本,但可惜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有何种传留至今。

  西夏也很重视印刷业,印刷中心在其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官、私刻书为数不少。据文献记载,最大的印书工程当属西夏文《大藏经》,但是否刻印全藏已难详考。西夏刻书除佛经外,还有用西夏文创作的语文、法律、诗歌、谚语、医术、历书,以及由汉文翻译的儒家经典、诸子、史传、小说、兵书、医书等等。

  除印制书籍外,两宋时期印造纸币和茶盐钞引等,是雕版印刷术的又一重要用途。当时所印交子、会子绘有人物图样,北宋徽宗时还特别铸造六颗印记,并饰以花纹图案,以便印行彩色纸币,南宋孝宗时又采用铜版印造会子,这些都为后来印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两宋时期,虽然雕版印刷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印刷方法费工费时,一套书版只能印一种书,而保存书板又要占用很大空间,因此其缺欠和局限性是很明显的,自有改革的必要。于是,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印刷技术又出现了重大的突破,这就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冯道)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①冯家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3页。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①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迄今尚未找到更多的确切资料。有些涉及印刷史的论著,根据沈括所说“布衣毕昇”,推测他是出身平民的雕版良匠或雕版刻字工,恐怕不妥。“布衣”一般指平民百姓,特别是未做高官的读书人。毕昇无疑是位平民,但他当是生活在北宋仁宗时的一位对刻印书籍有兴趣并很熟悉雕版印刷技术的知识分子,而不大可能是有些文化的普通工匠。他看到了当时对书籍的大量需要,也看到了雕版印刷的缺欠,因而致力于研究一种节省人工物料且效率较高的新的印刷方法。起初,他试制出木活字,由雕刻木版到制作木活字,这是很自然的,结果却没有成功。后来,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相当成熟的胶泥活字印刷术。另外,沈括《梦溪笔谈》卷20还提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一位老锻工毕升。从生活年代和称呼来看,“布衣毕昇”和“老锻工毕升”,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沈括关于毕昇活字印刷术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拆版、活字存放、检索、补刻冷僻字等完整的活字印刷工序,以及活字印刷的优点及其适宜于大量印制的情况。从沈括的记述看,毫无疑问,毕昇用他创制的胶泥活字印过书,但遗憾的是史缺有间,现在还难以说出他究竟印制过何种书籍。

  毕昇之后,特别是由于沈括的记载,活字印刷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发展。例如,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①。果真如此,则这一印本是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不过,有些学者对此还存有疑义。此外,据有关专家研究,1989年甘肃武威新华乡缠山村亥母洞遗址出土的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残卷①,及西夏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城西佛塔遗址发现的《维摩诘所说经》5卷(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①,都是西夏文泥活字印本,刊行年代应为12世纪中叶,不迟于13世纪初。南宋绍熙四年(1193),时任观文殿学士兼判潭州(今湖南长沙)的周必大,在给友人程元成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首■台览。尚有十数事俟追记,补段续纳。”①周必大运用沈括所记毕昇活字印刷术,印制《玉堂杂记》,这是现在已知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泥活字印本。其中铜板比铁板传热性能好,以之代替铁板,是对泥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这一时期木活字印刷术也有所发展。毕昇曾试制木活字,但因沾水变形和不易拆版而改用泥活字。如果选用适当木料和改变拼版方式,这两个问题①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①即满:《妙行大师行状碑》,见陈述辑校《全辽文》卷10,中华书局1982年版。①沈括:《梦溪笔谈》卷18《技艺》。

  ①金柏东:《温州市白象塔出土北宋佛经残页介绍》,《文物》1987年第5期。①孙寿龄:《西夏泥活字版佛经》,《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27日。是不难解决的。因此当时一些工匠按照毕昇的技术思想从事木活字实验,并取得了成功。清代以来藏书目录中著录了七八种宋活字本书籍。其中如缪荃孙所藏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刊范祖禹《帝学》,清宫天禄琳琅阁旧藏宋刊《毛诗》等,多认为是宋代木活字本,但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方能定论。1991年,在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发现了一批西夏文献,其中由藏文译成西夏文的藏传佛教密宗典籍《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印本9册,有些汉文数字倒置,经专家鉴定,其刊印于12世纪下半叶西夏仁宗时期(1140—1193),相当于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为西夏文木活字印本,也是现在已知最早的木活字本②。从其木活字技术和印本装订方式看,显然受到中原的影响。此外如西夏黑水城佛塔发现的西夏文《三代相照言集文》(现藏于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卷尾发愿文汉译文有“字活新印者陈集金”,灵武县发现的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现藏日本京都大学)题记汉译文有“都发愿令雕碎字勾管为印者都罗慧性”,该书卷40(现藏北京图书馆)题记汉译文有“实勾管作选字出力者”等③。在西夏文中,“字活”、“碎字”的意思都是汉文中的“活字”,“选字”则为拣字和排字。据研究,这些西夏文文献以及俄藏西夏文《德行集》等,都是木活字印本。西夏的木活字技术是由内地传入的,刊印工作也大多是由党项族工匠和汉族工匠共同完成的。然而在两宋文献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关木活字印刷技术的更多记载。到了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才在《农书》中对于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且有所创新。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大约在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16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大约也是在13世纪,活字印刷术经由新疆传入波斯,后来又经过蒙古军西征等不同途径传入欧洲。在这种经济、方便,尤其适用于拼音文字的中国印刷术的直接或间接的启发下,德国谷腾堡于1455年前后发明了用铅、锡等合金制成的金属活字和其他印刷设备,推动了欧洲印刷业的迅速发展,而大量印行的书籍,又在传播希腊古典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谷腾堡的发明已比毕昇晚了400多年。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

  ②史金波:《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北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第1期。③周必大:《周益文忠集》卷198《与程元成给事书》。

  第十节制瓷五代时期的瓷业五代时期的瓷业主流仍然是“南青北白”,而制瓷技术则继唐之后有所发展,其中尤以越窑青瓷与定窑白瓷最为著名。吴越国的越窑青瓷,多为贡品,胎质细腻,胎壁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润有光泽,造型和纹饰端整秀丽,反映了越窑瓷器在原料处理、烧造技术和装饰手法等方面的进步。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杯式执壶,流长而微曲,颈部加高,把手也较唐代的形式略长,壶腹近似圆球形,釉色明润,造型秀美,使用轻巧方便。又如浙江嵊县出土的青瓷七子纹盒,盒盖上贴印七个儿童,形象栩栩如生,装饰花纹层次分明,极为精美。这些都可说是越窑的代表性产品①。吴越王钱元瓘墓出土的龙身涂金瓷罂,是当时用金银装饰的所谓“金■越瓷”,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五代越窑制瓷工艺的另一成就,是烧制缸、瓶等大件瓷器,这在成型和烧成技术上都是相当困难的。

  唐代白瓷最有名的是邢窑。到了晚唐和五代,河北曲阳定窑的白瓷产品逐渐兴起,其声誉也逐渐超过了邢窑。如河北曲阳涧磁村窑址出土的器物有碗、盘、灯、碟、罐、盒、瓶、枕及玩具等,胎质一般都很细腻,胎体较薄,釉色也较莹润,说明其工艺水平是相当高的。

  五代时的柴窑瓷器曾被列为五大名瓷之一。明张应文《清秘藏》、谷应泰《博物要览》都载有关于柴瓷的精彩描述。如张应文提到:“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②谢肇淛提到柴窑时说:“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①。柴窑的“雨过天青”瓷器受到如此之高的赞誉和推崇,可见当时烧造技术的高超水平。但可惜的是明代人就已见不到柴窑的成器了。而柴窑的具体窑址迄今尚未发现。有人认为柴窑即在后来的钧窑范围之内,也有人认为在郑州,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①柴窑仍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宋代制瓷技术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的制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名瓷名窑遍布南北,特别是陆续形成的定窑、钧窑、耀州窑、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和建窑等八大窑系,以及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各具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北方的定州窑,后称“北定”,以烧造白瓷为主。定窑白瓷继承和发展了邢窑白瓷的技术成就。其胎质细薄,釉色滋润、洁白,造型端巧,装饰讲①牛达生:《我国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中国印刷》1994年第2期。②史金波、黄润华:《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集》,《文献》1985年第4期。①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①张应文:《清秘藏》卷上《论窑器第六》。

  究,烧造技术已臻完善。根据化验结果,定窑白瓷胎泥中氧化铝和氧化钛含量较高,尤其是氧化铝约在30%以上。瓷釉配方中,以白云石代替石灰石,氧化镁含量也较一般为高,而氧化铁则在1%以下,烧成气氛为氧化焰,烧成温度应高于1100℃。定窑工匠发明的覆烧工艺,是把盘碗之类的器皿倒过来烧,并用较薄的垫圈支垫,以代替过去的匣钵。这种装烧方法,不仅节省窑位,而且节省物料和更充分地利用热效,因此使得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后来得到了普遍的推广。②由于覆烧法制成的器皿,沿上多不施釉,称为“芒口”。有些定瓷芒口处包镶有金、银、铜口,以增强其装饰效果。定瓷在装饰方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及浮雕等,纹饰精美,对当时及后世各地瓷窑都有很大的影响。除白瓷外,定窑还烧绿釉、黑釉和酱色釉器等。

  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汝窑青瓷是北宋青瓷的杰出代表。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釉层较厚,釉色天青。谷应泰《博物要览》和高濂《遵生八笺》称汝窑瓷器“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针”。汝窑青瓷以支钉支烧,对支烧方法有所改进,对铁含量的掌握和还原火焰的控制也都十分准确。

  浙江处州章氏兄弟的哥窑和龙泉窑(弟窑)瓷器一向享有盛名,哥窑瓷器制作精巧,胎骨大都为紫黑色或棕黄色,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西哥窑釉为无光釉,色调比较浅淡,有粉青、奶白、米黄等色。釉层极厚,釉面有大小各异的裂纹,俗称“百圾碎”,这是由于胎釉热膨胀系数相差过大的缘故。裂纹的出现原本是一种缺陷,但因其自然美观,遂变病为美,成为一种天然装饰。龙泉青瓷胎骨白色,釉无纹片,釉汁透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为著名。粉青釉亦称虾青釉,釉层肥厚,釉表光泽柔和,具有青玉的质感。梅子青釉是青釉的登峰之作,釉层更厚,颜色碧青,柔和淡雅,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

  官窑也为宋代著名瓷窑。北宋时在汴京(今开封)烧制。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东京官窑瓷器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名贵青瓷。青釉釉色很淡,光泽晶莹,胎釉很薄,并有冰裂和梅花纹等。但由于较早的文献记载仅有上述一条,北宋官窑官址至今尚未发现,且传世官窑器物釉色和造型与汝窑多有相似之处,所以一些陶瓷史家怀疑北宋官窑是否在开封实有其址,也有人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宋室南迁后,南宋朝廷在杭州置官窑,称为南宋官窑。据文献记载,杭州有修内司官窑和郊坛官窑。修内司官窑水平很高。《负暄杂录·窑器》说它“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明曹昭《格古要论》也谈到:“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河南禹县的钧窑独树一帜,烧造出丰富多采的彩色瓷器,尤其是创造性地烧制成功铜红釉,以及“钧红”等著名产品,从而突破了传统青瓷的范畴,为后来景德镇釉里红等铜红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分析,“钧红”施用的是一种乳浊釉。“钧红”的红色是由于在1300℃的高温下还原铜的呈色作用。红釉的成分中含有少量的铜(氧化铜含量约为33%),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又由于釉中含磷(P2O5)较高,所以釉呈乳浊色。至于钧釉的紫斑则是有意在青蓝色釉上涂上一层铜红而造成的。钧瓷的青色也不②谢肇淛:《五杂俎》卷12。

  同于一般的青瓷,浓淡不一,多近于蓝色。蓝色较深的称为天蓝,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施用的是一种蓝色乳光釉。但其化学成分及呈色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钧窑的窑变,绚丽多彩,形态变化复杂,是窑变中的代表,为当时和后世许多窑场所仿制。在烧造技术方面,钧窑及汝窑、德化窑等还根据需要建有阶梯式窑床,对窑炉做了一些改进。

  北宋时景德镇瓷业和制瓷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南宋时期已成为白瓷的主要产地,后称“南定”。当时制品中以青白瓷最负盛名。青白瓷又称影青瓷,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这种瓷器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其白度和透光度都已接近现代水平,而且胎薄而坚,釉质晶莹,声音清脆,表明影青瓷的瓷质以及当时制瓷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如河北磁县的磁州窑,烧瓷品种有白釉瓷、黑釉瓷等,产品多为盘、碗、盆、罐、瓶、壶、枕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和装饰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有些还有俗称“宋加彩”的彩绘图案(有些学者认为“宋加彩”并非宋代所创而是金代所创)。磁州窑系及其他一些窑系不仅广泛应用化妆土以增加瓷器白度,而且还进一步利用它来剔划出各种花样,形成了不少别致的新品种。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主要烧造青瓷,产品以民用为主,兼烧白釉、黑釉等,其造型、釉色乃至花纹都达到了成熟阶段。尤其是耀州青瓷向以具有优美的地方风格,刻花、划花和印花取材广泛,技巧纯熟而著称于世,对邻近省区的瓷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耀州窑还采用耐火材料砌筑炉栅,并用煤作燃料烧窑,这在制瓷工艺方面也是很先进的。属于建窑的是福建的两处著名窑场:建阳窑和德化窑。建阳窑烧造黑瓷、青白瓷和白瓷,尤以黑瓷最为著名,称为“黑建”或“乌泥建”。这种黑瓷胎泥含铁成分较多,胎色紫黑,胎体厚重,黑釉光亮如漆。其中名品有“兔毫”、“油滴”、“曜变”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德化窑主要烧造白瓷,创烧于宋代,后来其烧造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明代,所产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光润明亮,且造型种类繁多,纹饰丰富精美,从而成为明代制瓷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德化白瓷也是我国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

  辽、夏、金的制瓷业辽夏金的制瓷业也比较发达。据研究,辽代瓷窑大约出现在辽太宗会同年间至辽世宗一段时间之内(938—950)。其制瓷工艺渊源于中原地区,与邢窑、定窑有密切关系。其造型和纹饰则吸收了中原的传统,又具有民族的特点。从林东辽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赤峰缸瓦屯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龙泉务窑、山西大同青瓷窑等处考古发掘结果看,辽瓷大体上可分为高温细胎白釉和黑釉瓷器,高温缸胎茶绿、黑、赭等杂色釉大型瓷器及低温三彩釉陶器三种。在烧造技术方面已有施用化妆土、覆烧法、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但烧窑所用的燃料为柴草,迄今尚未发现有用煤作燃料的辽瓷窑场。辽代陶瓷的造型和纹饰则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大类。后者有长颈瓶、凤首瓶、筩式瓶、穿带壶、注壶、鸡冠壶、鸡腿瓶、海棠花式长盘、暖盘、三角形碟、方碟等。在装饰手法上,以塑贴花纹最有特色,如塑贴皮条、皮扣、皮穗、皮绳,甚至加以缝线的针迹,仿照契丹人传统的便于携带的皮囊形状,尤为逼真,这也是适应于契丹民族游牧生活的反映。金代前期东北地区的陶瓷产品,绝大多数为日用粗瓷。如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冮官屯窑,都是在辽代基础上继续生产的瓷窑,其产品胎质粗厚,釉面不匀,且多为单色釉,造型不规整,装饰简单,但瓶、壶、罐等往往附有双系、三系或四系,这是前期金瓷较突出的器型特点。金代后期即迁都燕京后在关内广大地区的陶瓷生产,则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金代的定窑,河北磁县观台窑、钧窑、耀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山西浑源窑,安徽萧县白土镇萧窑、宿州窑与泗州窑等,不仅北宋时的瓷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且有所创新。如在造型方面,白釉黑花葫芦形瓶、黑釉桃形壶等,就是金瓷特有的器物。金瓷以实用的生活用瓷居多,花纹装饰趋于简化,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塑贴、加彩和纹釉等。其中白釉加彩即先施白釉初烧后再绘上红、绿、黄等彩色低温覆烧,这是金代工匠新创的瓷器品种(但也有人称之为“宋加彩”)。另外,为满足瓷器大量生产的需要,有一部分金代瓷窑不用覆烧法而采用砂圈叠烧工艺。这样烧造出来的器物如碗或盘心一圈无釉,内底出现刮圈露胎的现象。西夏陶瓷业,除少量高级瓷器由宋朝输入外,大部分为自己烧造。所产瓷器,大多胎质比较粗糙,器型单调,工艺技术较为落后,但其中也不乏佳品。如1956年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敏盖村发现的两件酱褐釉剔花瓶,造型凝重大方,瓶身刻有牡丹花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夏陶瓷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

  第十一节兵器火药与火器辽宋夏金时期,火药随着制法和性能逐步为人们所熟识,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创制出各种类型的火器,从而引起了武器装备和战争形式的重大变革。从此,我国兵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新时代。北宋前期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制成燃烧性火器,以作火攻器械。如《宋史·兵志》载,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③。开宝八年,宋军用火箭、火炮与南唐作战。真宗咸平三年(1000),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咸平五年,冀州团练史石普又制成火球、火箭,并应宋真宗之召,当众作了表演①。此外还有许多记载,说明宋代火攻器械的研制和发展是很快的。宋仁宗时,曾公亮、丁度等编著《武经总要》。曾公亮(999—1078),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进士,曾任会稽知县、开封知府、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等官职,封鲁国公。他在康定元年(1040)与翰林学士丁度等开始编著的《武经总要》,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共40卷,其内容不仅记述了各种军事制度和史事占候,而且相当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当时在陆战和水战中所使用的攻守器械,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展现了宋代军事技术的重要成就。在火器方面,《武经总要》较详细地记载了毒药烟球、蒺藜火球、火球等三个火药配方。如火球火药方:硫磺14两、窝黄7两、焰消(硝)40两、松脂14两以及砒黄、定粉、黄丹、干漆、竹茹、麻茹、黄蜡、桐油、浓油、清油等。由此可知,宋代火药配方中硝的含量增加了。同时宋代火药中还根据需要加进各种少量辅助性配料,以期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武经总要》记载的火药武器有弓弩火药箭、火药鞭箭、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竹火鹞、铁嘴火鹞等十余种,并简要介绍了这些火器的形制、制作和使用方法。如火球是一种特大的火药包;毒药烟球是一种内装砒霜、巴豆、草乌头等有毒药物的毒气弹,火药引燃后,由抛石机抛射出去,可焚烧敌方攻城器械,而散发的毒烟则可使敌方兵马中毒,丧失战斗力;蒺藜火球内装铁蒺藜,火药燃爆后,有刺的铁蒺藜飞散于敌军通道上,用以阻滞敌军兵马前进。

  北宋的火器中虽以燃烧性火器为主,但在实战中,对火药的爆炸性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渐重视和开始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如霹雳火球是火药拌和瓷片装入长二三节的干竹节,然后用纸壳裹制成的,在燃放的同时能产生出霹雳般声响。北宋后期又制成威力更大的霹雳炮。据《宋史》记载,宋与金战争中就曾多次使用过这种炮。靖康元年(1126)抗金名将李纲在开封(今属河南)就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进攻。北宋灭亡后,金人占领了开封等当时制造火药、火器的中心和泽州(今山西晋城)、大名等产硝地区,并大量仿制和研制各种火器,发明了更具威力的铁壳火球震天雷和单兵使用③参见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①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234页。的飞火枪等,为火器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如震天雷是金人约在13世纪初发明的一种铁制外壳内装火药的爆炸性火器(宋人称之为铁火炮)。《金史》描述说:“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大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大兵(蒙古兵)又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为龛,间可容人,则城上不可奈何矣。人有献策者,以铁绳悬震天雷者,顺城而下,至掘处火发,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①。由此可见,震天雷确有令人生畏的巨大杀伤力。

  在火器发展史上另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可从根本上提高火器发射能力和准确程度的管形火器。南宋绍兴二年(1132),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用“火炮药造下长竹杆枪二十余条”②。陈规发明的这种长竹杆火枪,用竹做枪筒,内装火药,临阵点放,可喷出火焰,烧毁目标。这是至今已知关于我国发明管形火器的最早记载。长竹杆火枪枪身较粗长笨重,须三人使用,一人持枪,一人点放,一人辅助。金末创制的飞火枪则有了较大改进。据记载,其形制构造为,“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磁末、硫黄、砒霜之属,以绳系枪端。军士各悬小铁罐藏火,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药尽而筒不损”①。这是一种携带和使用较轻便的单兵火枪。此外,南宋还曾制造过大量突火筒,可能也是类似的火器。开庆元年(1259),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又创造了一种叫做突火枪的管形火器,“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②。《宋史》没有具体说明“子窠”的质料和形状,但以火药点燃后将“子窠”射出的情形不难推知,“子窠”就是一种原始的弹丸。而突火枪则是一种原始的管形射击火器,它已具备了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管身、火药和弹丸。这一时期出现的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始祖。

  普通兵器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的火器制造技术有不少创新和重要进展,火器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作战时,官兵所大量使用的仍然是各种冷兵器。当时的冷兵器种类繁多,样式复杂。如长兵器有长枪、长柄大刀等,短兵器以刀、剑为主,还有蒺藜、蒜头、锏、鞭、棒、椎等杂式兵器。但有些长枪的枪头附近缚上装有火药的纸筒或竹筒,作战时先烧后刺,增强了长枪的攻击力量。许多兵器,工艺精湛,质量很好。如西夏制作的剑非常著名,太平老人《袖中锦》称赞道:契丹鞍、夏国剑等,“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①。又如西夏人经冷锻而制成的铠甲“瘊子甲”,坚滑光莹,强度性能好,“强弩射之不能入”②,是很好的防卫武器。

  这一时期的弓弩和抛石机,也有很大的发展。如宋代制造的安在床架上①《宋史》卷197《兵志》。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2。

  ①《金史》卷113《赤盏合喜传》。

  ②陈规:《守城录》卷4。

  ①《金史》卷116《蒲察官奴传》。

  ②《宋史》卷197《兵志》。

  发射的床子弩(二弓床弩、三弓床弩、■子弩等),最远可射一千步,少者也能射二百步。又如神臂弓、克敌弓等,射程可达三百余步,“能洞重札,最为利器”③。抛石机(时称砲,今作炮),也是当时战争中的重要武器,不仅用来发射巨石,而且在燃烧性和爆炸性火器出现后,又用来发射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火器。如《武经总要》列举的抛石机就有十多种,其中最大的可抛射一百斤重的石弹或火器,射程达五十步以外。据记载,金军所用的抛石机也有很多种,如九梢、七梢、五梢、两梢、独梢、旋风炮、撒星炮、虎蹲炮等,虎蹲炮所发石弹,其大如七八斗栲栳,撒星炮可并发数石,都具有很大的威力。金军的攻城器械也很先进有效,如陈规说:“城有敌楼而金人用火炮摧击,城外有壕而金人用洞子填垒,城高数丈金人用天桥鹅车对楼慢道云梯等攻具登城。据其城池之制,可以自谓坚固前古所未有,奈何敌人攻械雄杰亦前古所未有。”①以上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辽宋夏金时期兵器制造技术的进步。

  ③太平老人:《袖中锦》。一些史书称宋或北宋太平老人,但从此书书名及内容看,似为明人所著。①沈括:《梦溪笔谈》卷19。

  第十二节煤炭我国古代对煤的认识及煤炭开采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秦汉时期。而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则最早记述了煤的地理分布。当时称煤为“石涅”②,该书记载石涅有三处。最早记载煤窑洞穴的是司马迁,见于《史记·外戚世家》,其大意是说:西汉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年四五岁时为人所掠卖,..至宜阳,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夜寒,煤窑工人卧于煤洞内休息,发生了煤洞坍塌事故,一百多人被压死,唯窦广国不死。③由这一记述中可以想见当时的煤炭开采规模已经不小,一个煤洞可容一百余人睡觉,其开采延伸长度当不少于几十米。我国用煤炼铁也很早。如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曾出土煤炭,可能当时已试用煤作为炼铁用的燃料。

  煤在古代,还称为“石墨”、“石炭”等,大约在南北朝时,“石炭”

  这个名称已经通行,但直到明代陆深《燕闲录》才明确指出“石炭”即煤。据陆云《陆士龙集》载,西晋陆云在写给其兄陆机的一封信中提到:“一日上三台(指铜雀、金凤、冰井三台),见曹公(指曹操)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冷可用,然烟中人,不知兄见也不?今送二螺。”①从中可见煤产量已相当可观。南北朝时雷次宗《豫章记》、郦道元《水经注》等,则已有关于用煤炼铁和取暖炊饭的文字记载。唐代的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寻礼行记》中提到,太原西门外晋山产石炭,附近的县都去购买,有可能煤在唐代传入日本,日本至今仍称煤为“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煤量日增,煤炭开采规模日益扩大,开采技术不断进步。到宋代,煤炭开采与加工利用技术发展到一个高潮。

  据文献记载,辽宋夏金时期下述各省区的煤炭已进行开发:北京西山地区,江西今高安、萍乡、丰城、玉山,陕西韩城、铜川、旬邑,辽宁抚顺,河北曲阳、观台,河南鹤壁、鲁山、宝丰、渑池、新安、怀州,安徽安庆、淮北,山西太原、洪赵等。

  宋代采煤技术相当发达。北宋时代的河南鹤壁古煤矿遗址的发掘,为此提供了证明。1959年鹤壁中新煤矿在掘进中遇到了古煤井巷,并发现许多古瓷器。经河南省文化局考古工作队深入考察,进而发现了宋元时期的古煤矿遗址一处。尽管古煤矿遗址已残破不全,但从中可大致看出宋元时期的开采技术水平②:(1)开拓方式为圆形竖井,井深46米,井径2.5米。井筒位置选择得合理、准确,说明当时的煤田地层知识比较丰富,手工凿井技术也比较成熟。(2)巷道布置已有主巷和辅巷之分。主要巷道由井底向南北两端开凿,用于连接南北采区。这条残存的主巷,南段长4米,北段长6米,顶高2.1米,巷宽2米。采区辅助巷道共发现4条,全长约500米,自井口向东、西、南②沈括:《梦溪笔谈》卷19。

  ③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9引陈规《朝野佥言后序》。

  ①章鸿钊《石雅》推断“石涅”为煤的古称,这是很有可能的。但据本草书记载,“石涅”也指石墨。②《史记》原文有“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句,“岸”字费解,故有人认为此处并非指煤窑,有人则据《论衡》等认为“岸”字为“炭”字之误。关于窦广国卧煤窑洞的考证,见《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5页。

  三面伸延,通向八个采区。采区巷道一般高1米多,上宽1米,下宽1.4米。可能由于这里的岩层和煤层都比较紧实,顶板压力不大,所以均无顶柱承托。这种情况,在近代山西的土法采煤中还常见到③。

  (3)回采工作面共10个,分布在井筒的四周,距井口最近者10米左右,最远者100米。各工作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保留一定的煤柱,以减少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回采方式采用房柱法,回采顺序为“跳格式”,先内后外,逐步后退。回采工作面的形状以狭长的椭圆形及瓢、瓶形为多,很不规则。采空区面积大小不一,最大者长50米,宽30米;最小者长7米,宽2.5米。(4)井下照明采用固定式点灯的方法,在巷道两壁开凿了许多放置油灯的扁圆形和近似长方形的灯龛,高10—17厘米,长13—28厘米,深10—21厘米。灯为瓷碗和瓷盘。巷道中放有贮油的瓷瓶、瓷罐,可以随时为灯添油。(5)鹤壁古煤井下有许多条筐,还有扁担和一个辘轳,说明回采工作面采下的煤先用肩挑至井底附近,再用辘轳提升到地面。遗址中还有一口排水井,位于井筒东南20余米处,近似圆形,直径1米,深5米,井中尚有2米深的积水。说明当时的排水方法是先将矿井内的水引入低洼处的积水井中,然后用辘轳将盛有水的水具提至地面排出。

  在鹤壁古煤井中还发现一块长方形石砚和水碗等用具,似是管理者在井下记帐管理的用品。

  这一时期采煤业比较发达,是古代煤炭技术长期发展和当时经济一度繁荣发展的结果。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宋代已开始出现煤砖(古称炭■)、香煤饼和焦炭。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记载,有的地区出现了“家家打炭■砲”①的情景。文学家欧阳修关于发香煤饼的故事,曾在文人学士中传为佳话。欧阳修《归田录》卷2载:“有人遗余以清泉香饼一箧者。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清泉,地名;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以终日不灭。”

  考古发掘表明,至迟到宋代已经懂得加工利用焦炭。1957年—1958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河北峰峰矿区的观台镇发现了三座宋元时代的炼焦炉遗址①。观台即著名的六河沟煤矿所在地,盛产焦煤,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以煤为业,传统土法炼焦延续至今。1978年—197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稷山县马村发掘了一批金代砖墓,墓中尸体不用棺椁,直接置于砖床或木床上。两座墓的两床下堆满了煤炭和焦炭,各约五百市斤,“这些焦炭与今之炼焦无异,似当为人工所炼”①。在墓中放置煤焦,似是为了防潮。一座墓中尚且放置这样多的焦炭,由此推测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利用焦炭的范围一定相当广泛。

  这一时期,煤炭除了用于炊爨烤火、冶铁、烧瓷、殉葬之外,还用来制药。宋张锐的《鸡峰普济方》中记载了用于治疗血脏虚冷、崩中漏下疾患的“补真丹”药方:“禹余粮、乌金石各肆两”②。乌金石即煤炭。金代名医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曾谈到“乌金散”的配制,其主要药物是“乌金石”,③原文“冷”字为“复”,据赵承泽先生之意校改。“螺”可能为“籯”(竹筐)。①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①许志群:《山西之煤炭》,《矿业杂志》1卷1期,1917年。

  ①张子和:《儒门事亲》卷12。

  ②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观台窑址发掘报告》,《文物》1959年第6期。书中特别注明:“乌金石,铁炭是也。”③铁炭是宋代对煤的另一称呼,这也反映了当时广泛用煤冶铁的事实。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期。第十三节石油天然气五代辽宋夏金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由于民族融合和科技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也为我国古代科技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更雄厚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在新型凿井技术的产生,石油地质学的萌芽,以及石油粗加工技术的提高和石油、天然气应用范围的扩大等方面。

  在地质凿井技术上,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式的凿井方法——卓筒井技术。

  卓筒井是指井径仅有“碗口大小”的小口井。这种凿井技术是在隋唐时期大口井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苏轼记载,卓筒井始于庆历年间(1041—1048)④,它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凿地植竹”的方法①,并在长期以来开凿盐井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种凿井技术实际上就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圜刀”即是近代机械钻井的钻头。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凿井技术,人们还发明井下套管隔水法。它既能防止地层中淡水侵入,又起到固井作用。这在当时世界上实属首创。因为卓筒井“井口绝小”,所以如何将深井内凿碎的岩屑提出,是非常困难的工作。而当时发明的单向阀装置,则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使卓筒井技术更趋于完善。用这种方法开凿的井,深度已达数十丈。卓筒井技术起初用于盐业开采,后来传到西方,发展到近代,成为石油开发初期的重要钻井方法。

  在石油地质学方面,这一时期也有重要成就。石油地质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发展与地质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北宋时的沈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他对许多学科均有很深造诣,其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一定意义上开了石油地质学的先河。例如,我们现在所用的“石油”这一名称,就是沈括最早提出来的,也是较为科学的。他根据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之中的特点,为便于与其他油类相区别,所以称之为“石油”。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了石油“与泉水相杂”的油水共生性,迄今人们发现的各种类型的油藏都证实了沈括的推断。关于石油的储量,沈括作了大胆的论述。他认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地下石油的蕴藏量非常丰富。这种见解,在当时技术水平下,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沈括还曾用石油作炭黑制墨,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②这一预言用之于石油更为确切。900余年后,石油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以上这些都表明沈括对石油的认识已达到较高水平。

  这一时期,人们已掌握石油炼制的初步技术。北宋时期,我国出现“猛火油作”③,这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炼油工厂。所谓“猛火油”是石油经过粗加工的产品。猛火油作是宋朝廷军器监的11个作坊之一。由于猛火油是火攻的重要原料,广泛地用于军事上,因此它的炼制技术是密而不传的。①随着人们对石油性质认识的深入,其用途也愈加广泛。如陕北地区的石④张锐:《鸡峰普济方》卷15。

  ①张子和:《儒门事亲》卷12。

  ②《东坡志林》卷4。

  ③文同:《丹渊集·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

  ①《梦溪笔谈》卷24。

  油含蜡量高,人们用它制成“石烛”,“其坚如石,照席极明,亦有泪如蜡,而烟浓”。对于石油燃烧而产生的“石烟”,北宋时也加以利用。沈括在任鄜延路经略使时,亲自用它试制成墨,名之为“延川石液”,“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②。此外,石油还被用来配制成药,用以治疗疥癣等疾病。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中,记载有用石油制砒霜伏的配方。这是石油加工后入药的最早记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战事频繁,石油作为火攻武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开宝八年(975),宋太祖派曹彬攻打南唐,后主李煜命朱令赟从湖口发兵御敌,到达皖口时与宋军相遇。朱令赟“先创巨舟,实葭苇,灌膏油,欲顺风纵火,谓之火油机。至此势蹙,乃以火油机前拒,而反风回煽,自焚大筏,水陆诸军不战而溃,令赟投火死”①。这是继酒泉保卫战后,又一次用石油进行火攻的著名战例。此后,据《武经总要》记载,人们又发明使用石油的武器“猛火油拒”、“筒柜”等,并用于攻城和水战。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古代石油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最快的阶段,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相应地也有很大发展。仅以四川而论,以后,又在重庆、陵州、泸州等地相继发现了天然气。②由于天然气的广泛发现,人们对天然气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此外还混有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有可能熏人致死。宋仁宗时陵州推官杨佐为修复盐井发明了“雨盘”。这种雨盘是“以木盘贮水,穴窍洒之,如雨滴然”③。这样可使有毒气体溶于水滴之中,以避免对人的危害。“雨盘”利用了有些气体可溶于水的性质,对于开采低压天然气及在各种场合解决有毒气体问题,都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工具。

  ②王得臣:《麈史》。

  ①王得臣:《麈史》。

  ②沈括:《梦溪笔谈》卷24。

  ③马令:《南唐书》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