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王焘与《外台秘要》





  王焘(约670—755),宰相王珪的重孙。王焘青少年时期多病,常与当时名医交往,逐渐对医学产生兴趣。后任职弘文馆,管理国家图书达二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努力攻读医药书籍,心得体会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他深刻认识到以前中医学的重要缺点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此外,他在认真攻读医药书籍的过程中,每每摘录要义却苦于其书不注明出处而很难确知时代与作者。因而,他立志要改变上述缺陷,于是更加勤奋刻苦,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资料。其间,他虽然被迫离开弘文馆,贬守房陵,但其整理医药学文献,促进医学发展的意志坚定不移。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仍编撰医书,终于在天宝十一载(752)实现了心愿,将秘密枢要之方,编撰成书,命名为《外台秘要》。该书共四十卷,分一千一百零四门,每门皆以《诸病源候论》、《内经》或张仲景学说之理论贯其首,并分卷别类收载各种病症治疗医方六千余首,有着明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其次,凡他所攻读的五、六十家之古方,或数千卷新撰,只要《外台秘要》引用者,皆一一注明出处。这是我国医学文献强调详注引文出处之始。因此,他被誉为我国古代整理医学文献的大师。由于王氏治学严谨,并且《外台秘要》所引用的医学著作多已散佚不存,所以《外台秘要》成为现代医学家研究唐代以前医学和据以辑佚、校勘古医籍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