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宦官谗毁,失权无怨





  乾元元年(758)七月,郭子仪于黄河之上击败叛军,并擒获叛将安守忠上献,遂入朝京师。肃宗诏令百官于长乐驿迎接,并亲自于望春楼等待子仪,进为中书令。不久,肃宗诏命九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以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难相统属,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十月,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军至获嘉(今属河南),击败安太清军,斩四千人,俘五百人。安太清逃往卫州(治今河南汲县),据城而守。子仪遂乘胜进围卫州,鲁炅等节度使也相继来到卫州城下。安庆绪闻讯,调动相州之兵七万,并亲自南下救卫州。子仪先使射手三千人埋伏于营垣之内,并告诫他们说:“我退,贼必逐我,汝乃登垒,鼓噪而射之。”两军交战不久,子仪假装兵败,退至垒下,伏兵立刻登上垒垣,乱箭齐发,箭如雨下,叛军纷纷中箭,只得退走,子仪遂回军追击,安庆绪大败而逃,其弟安庆和被俘处死。郭子仪一战而攻克了卫州,并乘胜追击,直指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其他各节度使也先后率兵抵达相州。安庆绪困兽犹斗,收拾散兵败将于城西愁思岗负隅顽抗,又被官军击败。此战前后斩三万人,俘获千余人。安庆绪黔驴技穷,龟缩在城内,派人向史思明乞救。官军遂包围了邺城①。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困相州,筑壁垒两道,挖了三道壕沟,把这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官军还堵截漳水,引河水灌城,城内井泉溢水,人们“构栈而居”,粮草俱尽,州城危在旦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久攻不下,官军懈怠,“上下解体”。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以为时机成熟,亲率精兵五万于安阳河北与官军决战。时官军多达六十万,李光弼军等先与叛军交锋,“杀伤相半”,郭子仪尚未布好阵势,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大树连根拔起,霎时天昏地暗,对面不见人。两军大惊而溃。官军因无统一号令,诸节度使各自逃归本镇。郭子仪军退向河阳,毁河阳桥,以保东都。这次兵溃,朔方军战马万匹,只存三千;甲仗十万件,遗弃殆尽,损失极为严重。而且东都士民惊骇,纷纷逃往山谷躲避。①郭子仪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兵士相惊,又奔缺门(今河南新息东),诸将相继而至,将士仍有数万人。子仪依从了都虞候张用济的建议,以守河阳有利,即派都游弈使韩游瓖将五百骑兵急趋河阳,张用济率步兵五千人继之。官军刚至河阳,叛将周挚也随之赶到,见有官军守卫,即自行撤走。各节度使因相州兵败而上表请罪,肃宗皆释而不问,还任命郭子仪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

  相州之败,肃宗未责怪诸节度使,身为观军容宣慰使、实际上起统率九节度使作用的鱼朝恩不但不引咎自责,反因忌害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的责任都推到子仪的身上,并在肃宗面前说了他不少坏话。七月,肃宗将郭子仪召还京师,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李光弼为副帅,代领朔方节度使,从而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但他却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子仪虽失兵柄,乃心王室,以祸难未平,不遑寝息”。

  当时,东都再次陷入叛军之手,史思明率军于河阳同官军猛烈交战,并数次西攻陕州,气焰嚣张。同时,党项也乘机侵扰边城。在这种情况下,百①《资治通鉴》卷二二○,肃宗乾元元年。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

  官多认为不应该把郭子仪置于散地,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上元元年(760)正月,以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却不让赴镇,仍留在京师,不过“假其威名以镇之”。直到九月八日,在朝官的强烈呼吁下,才命郭子仪出镇邠州(今陕西彬县)。党项素闻郭子仪威名,听说郭子仪已赴镇,遂撤兵而去。二十一日,肃宗又颁下制书,命郭子仪统率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然后回师平定河北,并征调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这一作战方案,李泌早已向肃宗建议过,不失为英明决策。如果能付诸实施的话,史思明有后顾之忧,而且郭子仪与李光弼成南北夹攻之势,必将会加快平叛进程。但是祸国殃民的宦官鱼朝恩以私害公,制书已颁下十来天,“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①。

  宝应元年(762)二月,河东节度使为乱军所杀,推立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使。绛州突将王元振也作乱,杀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朝廷担心太原乱军与绛州合纵联合叛军,不是一般将领所能镇服的,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子仪辞行时,肃宗正患重病,将他召入卧室,付以重托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叛军见河东兵乱,有机可乘,史朝义派兵包围泽州。郭子仪调定国军前去救援,叛军听说援军将到,即撤围而去。郭子仪至行营,王元振自以为有功。原来朔方将士不喜李国贞治军严厉,皆思子仪治军宽厚,故王元振乘机作乱。但郭子仪不徇私情,斥责他说:“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耶!”五月,收捕王元振及其同谋者四十人,皆处以死刑。河东节度使辛云京知郭子仪惩治了乱将,也处死作乱者数十人,“由是河东诸镇率皆奉法”。②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穆元振专权用事,自以为有翊戴之功,忌妒宿将大臣,以郭子仪功高难制,极力从中挑拨离间,于是又罢免了郭子仪的副元帅之职,加实封七百户,充肃宗山陵使。郭子仪怕谗言坏了大事,为了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无二,以消除新即位皇帝对自己的猜疑之心,遂将自灵武出师以来肃宗前后所赐手敕、诏书千余件,汇编成二十卷,上奏代宗。代宗看过之后,下诏书答谢说:“肤不德不明,俾大臣忧疑,朕之过也。朕甚自愧,公勿以为虑。”以好言好语来安慰郭子仪。

  七月,再次任命郭子仪知朔方、河东、北庭、泽、潞、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八月,郭子仪自河东入朝,程元振忌妒子仪功高任重,屡次在代宗面前诋毁他。子仪心中忧虑不安,上表请解除副元帅、节度使职务,代宗安慰他一番,遂留其在京师。时承李光弼邙山新败,官军受挫,叛军谋攻陕州。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雍王刚过弱冠之年,不熟悉军旅之事,代宗欲以历经战阵的老将郭子仪为副元帅,佐雍王平定乱军,再次遭到宦官程元振、李辅国的阻挠而止。

  大历二年(767)十二月,郭子仪父亲之墓被人盗掘,官府未能捕获盗墓人。人们都以为鱼朝恩一向妒嫉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子仪也深知其原由。盗掘祖坟,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污辱。当郭子仪入朝时,人们都以为会喋血京师,公卿大臣也深感不安。可是当代宗向他讲述了此事,他却哭泣着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肃宗宝应元年。

  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郭子仪宽厚待人,犯而不校尽力把大事化小,朝廷上下才相安无事。

  尽管鱼朝恩一再诋毁、离间,坏事做绝,郭子仪对他仍是以诚相待。大历四年(769)正月,郭子仪入朝时,鱼朝恩邀他去章敬寺,宰相元载暗中使人告诉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将士们请内衣甲三百人随从侍卫,他又不允,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遂以家僮数人随从前往。朝恩亲来迎接,见其随从甚少,很感惊讶,子仪把所听到的事如实相告,并且说:“恐烦公经营耳。”朝恩听了很受感动,抚膺捧手,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①郭子仪英勇绝伦,功高盖世,因此屡遭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忌妒,多次失掉兵权,但他为人宽厚,不计较个人恩怨,一心奉国,殊不介意。他前后“遭罹悻臣程元振、鱼朝恩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四年。